8月LPR报价下调,显示政策对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尤其是地产周期再度下行的反应,我们预计LPR报价,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还有更大下调空间。往前看,利率下调有助于缓解房贷实际有效利率的上行,但或不足以扭转房价的预期。随着下半年内外需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加码。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地产加速去杠杆,居民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以5年期以上LPR报价减去房价同比增速衡量的房贷实际有效利率持续攀升。近期居民提前还贷的意愿明显上升,也从侧面凸显5年期以上LPR报价相对房价预期,以及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来说,均明显过高。下半年内外需下行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地产周期再度下行可能从地产投资、相关服务及相关产业链/消费三个维度拖累2022全年名义GDP增长约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欧洲大概率于下半年陷入衰退,而美国增长可能进一步减速,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可能整体減速,出口相关的行业和地区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由此,稳增长政策仍需进一步加码,以打断增长下行的势能。
8月LPR非对称下行意在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当前房企债务违约和楼盘停工的关键症结在于资金流紧张,稳定居民购房意愿是缓解房企资金流紧张的有效途径。仅就贷款利率下行而言,对稳住居民购房预期的效果可能较为有限,仍需要适度放开限售、限购以及限贷等多项政策措施的配合。同时,LPR下行有利于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企业融资需求,并且可以缓释实体经济存量负债压力。市场方面,2019年8月LPR报价机制改革以来,LPR一共出现过8次下行,前7次LPR下行短期内基本都未改变股市和债市的原有运行方向;长期来看,LPR下行对市场的影响更多依赖于宽信用的效果。向前看,疫情反复长尾化态势下,居民和企业预期仍然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年内LPR仍有望下行。
之前降息中5年期LPR调整偏谨慎,关键是贯彻“房住不炒”。由于现在房地产市场大周期下行,居民部门转而降杠杆,稳地产的压力仍较大,未来或持续调整房贷利率来拉动地产销售回暖。
当前非对称调降的背景是经济修复弱,信用启动慢,地产明显拖累中长贷,政策意图降成本,托地产,“慢破快立”支持宽信用。我们认为此次降息空间并没有打满,若后续不动MLF,5年期LPR至多还有10BP空间,若MLF再度下降作为先导,则在我们判断后续政策利率20BP空间的前提下,5年期LPR最大空间可以达到30BP。对比历史住房贷款利率刺激幅度,落地15BP概率较大。此次调降对地产领域融资更多是托底,影响有限。信用启动仍偏缓,债市受负面影响有限,股市流动性因堰塞湖的疏导而部分改善,增量层面更利好基建、资金密集型、绿色转型类行业。
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71万亿元。人身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22.04万亿元。上半年,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年化)为3.66%,综合收益率为2.82%。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6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
人社部消息,从2012年到2022年6月的十年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9万亿元,社会保险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市场化投资运营基金超过8万亿元。
财政部消息,1月~7月,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3.47万亿元(含部分2021年结转额度),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
878%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为9369吨,环比下行67%,同比上涨108%;进口均价为62498美元/吨,环比降低3%,同比上涨878%。
商务部数据显示,1~7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0940亿元,执行额7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3.1%,服务外包行业实现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