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土布的创新应用实践

2022-08-29 15:41冉喻菱
纺织科技进展 2022年8期
关键词:土布崇明小熊

冉喻菱,周 雯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崇明土布是江南土布的代表之一,同时崇明土布传统纺织技艺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一员。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由于手工生产效率低,土布逐渐被现代工业纺织品所取代。许多老一辈在年轻时保存下来的土布,已逐渐成为压箱底的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崇明土布已经失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鼎力推广和相关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帮扶,崇明本土纺织业和艺术界一直在探索如何复兴与发扬本土文化,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自己的领域做着不同的探索,为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

1 崇明土布的起源与发展

崇明岛作为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岛上土地松厚、土壤肥沃,因此种植出来的棉花吐絮畅、纤维品质高,以它为原料的崇明土布色泽好、品级高。崇明岛种植棉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发展至明代中叶,棉花已成为崇明岛的主要经济作物。

陶九成《辍耕录》记松江乌泥泾“有黄道婆白崖州来,教以纺织,人遂大获其利……而松江之有木棉,实自元始……元初始至江南,又始于松江耳”[1]。黄道婆在元代元贞年间从海南黎族地区,习得先进的纺织技术,带着最原始的织机回到江南。据《崇明县志》记载,嘉靖三十一年唐一岑临危受命,从广西临桂赴崇明岛担任县令,抗击倭寇。为感恩其人而重修的祠堂碑文《重建唐愍忠公祠记》载:“崇邑妇女知机杼而工织布者,皆公夫人之教也”,得见当时唐氏夫妇不仅守护岛上民众安危,还从广西带来少数民族发达的纺织技艺,大大提高了崇明岛纺织水平。

兼具了优质的原料和发达的技术后,崇明土布也因此而开启了它灿烂光辉的时代。到了明代中期,已非常繁盛,每年都有数十万的土布被运出。清代光绪年间,崇明土布的销量急剧增加,每年有250万块布运往各地,崇明岛也成为继松江和江阴之后的第三大土布生产县[2]。但时运不济,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手工棉纺织业在列强的机器和资本冲击下开始衰败。1931年国内战争爆发,加剧了传统手工纺织业的没落,崇明土布的产销难上加难。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类符合当时生活场景的格纹应运而生,崇明土布纹样种类繁多的情形盛况空前。然而随着纺织机器的迭代更新、化纤面料性能的蹿升,手工棉纺布渐渐被代替,仅供家庭自用。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追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自2018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计划,而土布正“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土布经过600多年的沧桑,汇聚了千百万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亮的色彩、丰富的图案及背后美好的寓意,这些都是崇明土布天生的优点。例如活泼、温暖、鲜亮的双喜布,放在当下,拿来做些桌旗、杯垫等生活用品或是直接裱起来送给结婚的新人自是再好不过的礼物。在一些崇明本土的文创工作室对土布的再设计和相关部门的扶持之下,文创产品的销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仅崇明市布布瀛工作室文创产品销售额就达到了500多万元。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居民就业率的增长,为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不愿远走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助力了乡村振兴。面对这个宝贵的机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同时借此机会复兴发展崇明土布。在自身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政策的加持下,崇明土布未来的复兴和发展之路会走得更顺利。

2 崇明土布的艺术特征

土布是人们对手工棉纺色织布的俗称,崇明岛上的本地居民都叫它老布,是一种区别于现代机织布的纯人工纺织布料。由于是人工用土织机织造制而成,受制于臂长和织布机宽度,土布幅宽大多只有40~60 cm。土布质地结实,由纯棉织造,具有透气性良好、保暖吸汗、便于劳动、穿着舒适等优点,因而受到大众喜爱,是过去那个年代最大众化、实用的布料,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民族的瑰宝。以下将从崇明土布的工艺特征和色彩纹样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

2.1 崇明土布的工艺特征

崇明土布的织造工艺是色织,它是由黄道婆提炼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多层多综提花织造工艺发展而来[3]。该工艺是将棉纱用天然染料,例如茜草、靛蓝等染成需要的颜色,随后将天然染色纱线经过平织、提花工艺或斜纹织成各式纹样的棉布(表1)。色织土布的特点是在织造前先设计图案,根据想要的颜色对纱线进行染色,然后排列不同颜色的经纬纱线,最后交织。

崇明土布的织造工艺一般分为4个步骤:纺纱、染色、上机和织造。从生产过程来看,可分为14个步骤:去籽、开松、搓棉条、纺纱、摇纱、染色、浆线、卷绕、整经、插芦苇、刷线、棕线、纬纱卷绕和织造[4]。色织土布多为平纹组织,在织造之前,经线的排列是预先计算的,而纬线则需要根据梭子的移动进行织造。繁复的图案需要经常更替不同颜色的纬线,并且在织造时还必须相当仔细,稍微有疏忽则会导致纬线变换出错,从而延长织造布料的时间。由此可见土布的制造从播下一颗棉花种子到收获一匹精美的布,都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汗水。

表1 崇明土布典型组织分类

2.2 崇明土布的纹样特征

崇明土布色泽鲜明,颜色主要以蓝、绿、红、白、黑居多。土布纹样生动繁多,主要分为格子类、条纹类和印花类(表2)。其中格子类纹饰可以算得上是崇明土布的代表,有芦扉花纹、口字类纹、豆腐格子格纹、梅花纹、回纹、囍字纹、蝴蝶纹、井字纹、桂花格子、水波纹、十字纹、鱼鳞纹等,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着夺目的视觉效应。

表2 崇明土布常见纹样分类

续表

同时这些纹样背后还包含着许多特别的寓意。如芦扉花纹,它形似“卍”字,而看到“卍”字往往就会把它与佛联想在一起,其在梵文中也是吉祥的意思。口字类纹样主要出现在芦扉花格子之中,因为形状像古代的铜币,因此也被叫做“腰缠万贯芦扉花”[5]。中心的“口”字周围均衡地布列着横竖直线,象征着家中井然有序,表现了旧时人们对家和人美、秩序井然的殷切期盼。而“豆腐格子”纹格大小不一,几乎是平纹类的格子状纹路都可将其称为“豆腐格子纹”。其中“豆腐”来源于当地方言“头富”的谐音,通过谐音来求得鸿运当头,流露出人民对家中富裕、蒸蒸日上的渴盼。“梅花纹”代表着一种坚忍,不畏严寒,纵使天寒地冻也能傲然屹立于天地间的精神,让人时刻保持乐观坚强的态度,以及敢于奋发向上的勇气。所以在以前女子出阁之日,母亲都会赠予女儿几匹梅花布,愿其能像梅花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气节,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和期盼。同时“梅花纹”也会与“蝴蝶纹”结合,称作“梅花蝴蝶布”[6]。“囍”具有双喜临门、成双成对的文化含义,常在婚嫁时使用“囍字布”。“井字纹”正如其形象一样方方正正,被赋予了有条不紊的寓意,希望家庭成员齐齐整整,氛围和谐井然有序。“十字纹”象征着辽阔的天空上闪烁的星辰,代表了隐秘、美丽、烂漫。而“桂花格子”则抒发了百姓盼望年年花果飘香、五谷丰登的美好期望。

土布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风俗的手织物,其织造技艺和文化内涵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惯关联密切,各种相关的民俗文化都由此而生。崇明土布有丰富多彩的图案,每种纹样都隐喻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这些土布代表了母女、姐妹和邻里之间的日常交流、学习传承,它是女性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更深层次上传达着一种重要的女性文化。

3 崇明土布的创新实践

崇明土布作为一种有“温度”的手织布,由于幅宽有限,用于服装、被单这些需要大量布料的产品不是特别合适。幅宽小,需要进行同一布料的多次拼接,受限于人工手织与其本身纹样特点的原因,在进行拼接时条纹与条纹之间往往会有所偏差,假设强行对齐缝合,那面料与面料之间必然会产生不自然的褶皱和隆起,显得十分突兀。如果用于现代服装中,基于现代服装和古代服装裁片的差异,现代服装裁片多弧线,无法像古代衣片那样用的都是整块方布,进行裁剪时也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碎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成本。想要节省布料的话,所选择的衣服款式就没有那么多。所以崇明土布最适合用于布料耗费量较小的文创产品和剪裁简单的衣物。

3.1 包袋设计

用土布自制的包袋合集如图1所示,是早期对崇明土布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其主要设计原理就是利用多种色彩和纹样的土布进行搭配、组合、拼接。例如图1左下角的三色拼布抽绳水桶包,就是利用红蓝绿3种不同粗细的豆腐格子纹土布组合构成包身外部,包身内部则是较为硬挺的厚棉布。包带部分则是由竹节纹、梅花纹、印花图案等长度不一的小布条拼合而成,密集紧凑与包身部分形成疏密对比。图1右上角的方形梅花纹挎包,与水桶包相较则柔软许多,通体采用的都是梅花纹和同色系豆腐格子不同比例的拼接,把包身翻过来就是相对应的另一个纹样占比更大。双面可背可替换,也正践行着老布的实用理念之一,最大限度利用每一方布。其他2个小钱包也是同样的制作思路。

3.2 玩偶设计

小熊玩偶以其可爱呆萌的形象成功俘获了大众的心,作为比较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消费群体覆盖年龄段广,下至二三岁的小朋友,上至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而手织土布的气质温和质朴、面料天然耐用,与小熊的外表十分匹配,所以也将它纳入了这次文创产品制作当中。了解学习玩偶结构之后,参考资料结合大众审美绘制了小熊纸样,根据纸样,初步缝制了白坯小熊玩偶样品。制作白坯(图2)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小熊的四肢如果直接缝上去,小熊就只能保持一个动作,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其次就是初次制作时,小熊的头、身体及其他止口部分在手缝的时候线头不能很好地藏进去。正式运用土布完成时,首先分配了不同土布在小熊身体的具体位置,根据色彩搭配进行放缝、裁片、缝制。在小熊的四肢身体组合时,四肢部分添加了“关节”零件,使得小熊的四肢可以灵活变换。前期的线头问题改变了一下针法,使用藏针法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最终成品如图3所示。

图1 包袋成品合集

图2 小熊玩偶纸样及白坯样品

图3 小熊玩偶制作及最终成品

3.3 服装及服饰设计

图4是运用平裁拼接的方式,制作的抽褶断腰连衣裙。这条裙子由于款式特征,裁片大多都是规则图形,贴近土布本身形状,没有产生太多剪裁上的浪费;结构方面整条裙子没有任何省道设计,胸省、腰身均是通过抽褶进行转移的,最大限度不破坏土布本身纹样;颜色方面则是采用大面积浅色崇明金鱼印花老布,搭配靛蓝色手捻坯布,在裙子的腰身、下摆和飞袖部分进行撞色搭配。可以单独作为连衣裙穿着,也可搭配T恤和裤子作为长款马甲组合穿搭。

图4 撞色抽褶连衣裙正背面

帽子部分则是选定了一款以蓝色为主的竹子印花土布面料,根据面料的特点选择了和竹子颜色相呼应的白色毛绒面料来和粗布印花布做一个碰撞和呼应。由于为文创产品最后买单的群体还是大众,所以在整体造型上没有做得太夸张,但同时也考虑了区别于传统帽子造型和产品本身的实用性。综合以上情况和设计理念,绘制了可双面佩戴印花老布毛绒帽的效果图,如图5所示。

图5 帽子正反面效果

下一步就是根据效果图,打版,绘制纸样,制作白坯样品(图6)。但在白坯车缝流程中遇到缝合的难题:即使数据一样,由于帽墙和帽檐之间布料丝缕方向不同,帽檐是斜丝一方,车缝的时候极易被拉大,导致帽墙帽檐长短不一,无法合上。因此在成品制作时,根据前期出现问题,在帽墙帽檐交界线处做了一个棉绳嵌条的处理,很好地解决了因丝缕方向牵拉易变大的问题。同时老布包裹的棉绳也能在毛绒面料的那一面起到点缀呼应的作用。为使老布印花正面一方与另一面契合,也加入了嵌条元素。只是为避免帽围线处布料过厚导致实际帽围变小,将嵌条加在了帽顶与帽墙交界处,既规避了帽子过小勒头的风险,又达到了相互呼应的目的。

图6 帽子的白坯样品及最终成品

4 结束语

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逐步增长,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也更为苛刻。更多有生活情趣的人愿意回溯历史,追寻并购买这些传统和复古的物件,像崇明土布这样的传统手工艺品被挖掘和关注。繁多的纹样,软实的质地,这是崇明土布在借助设计力量跃上新台阶的先天优势。基于这种情况,民间传统艺术产物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发土布推陈出新,利用好现代设计语言,崇明土布将重返当今社会生活中。

猜你喜欢
土布崇明小熊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小熊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土布不『土』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可爱的小熊
A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