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认知与行为调查

2022-08-27 09:38亓德云李丽平江艳微汪碧芸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认知率职业高中学段

亓德云,李丽平,江艳微,周 媛,汪碧芸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上海 20008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文中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最为严重的“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危机”。 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人群普遍易感,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对国家生物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1-2]。为抗击疫情,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2020年上半年延迟开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于秋季陆续开学。学校是学生集中生活学习的公共场所,人群密度大,一旦有感染发生,极易造成疫情传播。为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与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中小学生进行新冠肺炎认知与行为的专题问卷调查,以期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复学复课后有针对性地调整学校疫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9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抽取7所学校,其中小学(四至五年级)、初中(预初至初三)、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各2所,职业高中学校(高一至高三年级)1所。每所学校按年级分层,每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研究对象,每所学校每个年级不少于80人。

1.2 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2020年上海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提供的“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行为专题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相关症状和行为及对新冠肺炎认知和态度。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按照统一指导语组织学生自填匿名问卷,问卷当场发放和回收。

问卷中,有关新冠肺炎防控认知有10道题,8道单选,2道多选,多选全部答对才得分,每道题目赋值1分,满分10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分及以上,为高认知,低于8分为低认知。有关新冠肺炎防控行为有9道题,答对一题得1分,共9分;得分达7分及以上为具备防控良好行为,低于7分为防控行为不良。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3.0建库录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新冠肺炎防控认知情况

共对1 94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答正确率超过90%的有2道题,分别为“洗手有助于预防新冠肺炎”(94.9%)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94.2%);而对“七步洗手法”及“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为58.6%和41.2%。详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 N=1 949

2.2 新冠肺炎防控行为具备情况

在新冠肺炎期间,98.8%的学生到人群密集地方佩戴口罩;94.2%的学生选择在疫情防控期间,尽量不去商场、饭店等密集地方;83.2%的学生能做到正确洗手。详见表2。

表2 中小学生新冠防控行为具备情况 N=1 949

2.3 疫情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喜欢的知识获取渠道

在疫情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中,排前3位的是课堂、讲座(15.9%),网页、手机微信、App(15.9%),老师(13.1%);排后3位的分别为书刊(7.3%),海报、宣传单(7.4%),同学、朋友(8.0%)。学生喜欢的传染病知识的获取渠道,排前3位的分别为专题讲座、课堂教学(20.7%),网页、手机微信、App(19.5%),看电视节目(17.1%)。详见表3。

表3 中小学生传染病知识获取途径和喜欢的知识获取渠道

2.4 单因素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平均得分为(7.85)分,高认知率66.8%。小学生高认知率(81.0%)高于初中生(60.7%)和普通高中学生(69.6%),职业高中学生的高认知率最低,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80,P<0.001);父亲学历越高,新冠肺炎防控高认知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54,P<0.001)。新冠肺炎防控行为平均得分(7.24)分,良好行为率45.3%。男生良好行为率(48.6%)高于女生(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8,P<0.001);但女生防控行为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0,P<0.001)。随着学段上升,防控良好行为率升高,小学生(30.5%)<初中生(44.2%)<普通高中学生(50.1%)<职业高中学生(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13,P<0.001);在防控行为平均得分方面,小学生得分最高,职业高中学生得分最低。详见表4。

表4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及行为情况

2.5 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认知得分高低(低认知=0,高认知 = 1)及行为得分(不良行为 = 0,良好行为 = 1)为因变量,将部分人口学基本信息和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性别:男 = 1,女 = 2;学段:小学 = 1,初中 = 2,普通高中 = 3,职业高中 = 4;父亲学历:小学及以下 = 1,初中 = 2,高中/中职/技校 = 3,大专 = 4,本科 = 5,硕士及以上 = 6;母亲学历:小学及以下 = 1,初中 = 2,高中/中职/技校 = 3,大专 = 4,本科 = 5,硕士及以上 = 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具备新冠肺炎高认知的可能性较低,父亲学历硕士及以上的学生具备新冠肺炎高认知的可能性较高;女性、母亲学历为大专或本科的学生具备新冠肺炎防控良好行为的可能性较低;与小学生相比,初中、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学生具备新冠肺炎防控良好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均P<0.05)。详见表5。

表5 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及行为二项Logistic回归

(续表4)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66.8%的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学生对洗手有助于预防新冠、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及共用毛巾容易传染疾病的知晓率较高,均>8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3];但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及七步洗手法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1.2%和58.6%,表明学校针对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行为的健康教育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教。

由中国健康教育组织编写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册》[4]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5]指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人们在恢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的同时,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健康行为对于预防新冠肺炎感染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小学生行为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整体良好行为具备率较低,为45.3%,稍高于梅欣等[6]的调查,但仍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健康行为。94.2%的学生做到少去人群密集地方,98.8%的学生做到去人群密集地方戴口罩,83.2%的学生做到了正确洗手,70%以上的学生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及触摸宠物后都会注意手卫生,高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武汉中小学生的洗手行为[7],但对正确使用公筷行为具备率较低,仅67.3%,高于宋杨肖等的调查[8]。多项研究[9-10]显示,手卫生和戴口罩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建议学校在疫情持续期间,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加强对学生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目前已有部分针对不同人群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行为的调查[3,6,11-12],但缺乏统一的调查问卷及评分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是课题讲座、微信网络及老师,选择通过书刊、海报宣传单等途径的人最少,这与近期关于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13];说明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媒体宣传作用非常大,也是学生及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接收方式[3],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进行防控知识宣传,但需要加强儿童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管理,确保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科学准确的科普信息。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段、父亲学历对中小学生新冠肺炎认知有影响;性别、学段、母亲学历是中小学生新冠肺炎良好行为具备的影响因素。从性别来看,男生良好行为具备率高于女生,但平均得分低于女生,可能与女生普遍细心,更注重个人卫生有关;从学段来看,小学、初中、高中随着学段升高,高认知率及认知平均得分逐渐下降,职业高中学生的高认知率和认知平均得分也最低;但随着学段上升,良好行为具备率逐渐升高,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比较遵守规则,对老师、家长讲授的知识接受度高,普遍按照要求来做有关;而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放松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但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比较强,良好行为具备率及得分均较高;职业高中学生虽然学习压力并不是最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技能较高,所以出现良好行为具备率高,但行为平均得分较低的现象,说明两极分化大;从父母亲文化程度看,父亲学历越高,学生的新冠肺炎高认知率及平均得分也越高,父亲学历为硕士及以上的学生,具备新冠肺炎高认知的可能性高;母亲学历为大专、本科的学生具备新冠肺炎防控良好行为的可能性较低,这与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6],这可能与对良好行为的界定标准不一致有关。通常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主动获取健康知识,其自身越容易养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也能更好地指导子女养成良好的新冠肺炎防控健康行为[14]。

中小学生正值行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强[15],在这一时期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健康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冠肺炎作为新发传染病,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和其他学校常见传染病对学生的影响,是学校卫生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建议学校及社会各界继续加强对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宣教,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学生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合理选择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督促学生防控措施的实施,切实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本次调查采取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认知行为情况,为今后的宣传提供了依据,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中小学生对影响新冠肺炎认知与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如父母学历及家庭经济状况)存在信息报告偏倚,且未对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认知率职业高中学段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CLASS STRUGGLES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提升作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护理专案对癌痛患者爆发痛控制的影响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