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语言结构形式研究

2022-08-26 00:55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字格洛神赋助词

覃 觅

(河池学院 文传与传媒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洛神赋》[1]419-422成就极高,被后世誉为中国文苑奇葩,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和艳丽光鲜的辞风。《洛神赋》语言清新华丽,在锤词炼字、协音调律、排偶对仗等方面极为讲究。今究其语言结构,可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四字格”短句的运用

“四字格”短语的运用是《洛神赋》语言形式的一大特点。文中大量的“四字格”语言表达,经笔者对全文赋辞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洛神赋》“四字格”表达统计表

《洛神赋》“四字格”短句非常丰富,全篇共80句,占全文178句的44.9%。其中“引言”部分用了7句介绍洛神“宓妃”,交代写作缘由。第一段用15句,叙述了“我”从京城回鄄城途中“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交代偶遇神女“宓妃”的过程。第二段用了30句,描绘洛神“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的姿态,分别从远、近的角度,描写了“宓妃”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脖颈秀美,皮肤白皙,发髻如云,眉毛弯曲细长,红唇水润,牙齿洁白……这些描写活灵活现,一位绝代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这一段“四字格”出现频次最高。第四段用22句着力渲染作者对神女爱恋追慕之情。“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写出了洛神与曹植相遇后泛起了感情微澜的心理变化;继而以“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写洛神与众神的嬉戏;又以“体迅飞凫……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写神女的体态与容颜,惟妙惟肖,让曹植神魂颠倒。第五、第六段共6句“四字格”。“四字格”,是汉语重要的语言形式,它结构凝练、均匀对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智慧。“四字格”语言形式的运用,在表达上有如下语用效果:

1.“四字格”的表达,构建了语言形式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语言美的灵魂。汉语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音节的和谐、平仄相间、韵脚和谐、叠音的运用等方面[2]178-182。平仄相间的抑扬顿挫,给人以起伏变化感;韵脚和谐回环,给人以优美的旋律感;音节的和谐自然,体现节奏的整齐自如。“四字格”的平行运用,就体现出这种音节的整齐自如,读起来给人以共鸣,或欢快,或激昂,或沉痛,或轻盈。譬如辞赋中对“宓妃”形态的描写:“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这一段描写中“四字格”运用一气呵成,鲜活绝艳的佳人形象跃然纸上。

2.“四字格”的平稳性,筑成了语言结构的对称美

《诗经》开了四字诗歌的先河,后世的成语多数是四字格形式。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中,对称是一种平衡之美,也是和谐之美的体现。可以说,“四字格”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格式形式整齐,前后对称,概括力强,节奏明快,铿锵悦耳,便于记忆。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一直是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形式。

3.“四字格”的精炼性,成就了语言形式的形象美

如果说诗词歌赋的语言必须具备听觉上的声韵美、节奏美、旋律美的话,那么它们的语言在视觉上则应该具备整齐美[3]。这种整齐美指的是语言形式的形象美,它们是由汉字序列(音节)组合而产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上下对称,左右平衡。这样一来“四字格”的组织群,以4个字的空间架构作为一个整体,形式整齐对称,形成视觉的“形象美”。听觉上,则声律节奏匀称,节律平衡,气势贯通。同时也体现出含蓄美,含蓄美是一种含而不放的表达方式,这种含蓄主要取决于汉字表意的这一特质。汉字符号记录着汉语词的意义,意义不直显于形而含于形。一个“四字格”结构意义,不是4个字意义简单的相加,而是这“四字结构”的整体意义组合与整合,尤其是成语。所以说,“四字格”的精炼性,体现了语言形式的形象美和含蓄美。

二、“三字格”与“四字格”组合运用

《洛神赋》“三字格”共9句,其中“三字格”与“四字格”组合表达的仅有3处,譬如: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于是越北扯,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

从表达效果上看,“四字格”一般是二二拍,“三字格”一般是一二拍,两者搭配表达,就会产生一种节拍的错落感。“三字格”的结构节拍,前面的“一”是一个动词,后面是个名词,形成一个“动词+名词”结构。譬如: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越——北扯;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

“背、越、经、陵”是动词,“伊阙、轘辕、通谷、景山”是山名。这一小节通过一系列的动词“背、越、经、陵”等烘托路途之遥远艰辛。“越、过、纡、回”同样也是动词,“北扯、南冈”指地形地貌,“素领”指白皙的颈项,“清扬”是清秀的眉目,二者都是形容女子身体的部分。这种组合,形成一种排比的语言形式,句式整齐,简洁有力,铿锵悦耳。

三、“虚字格”的多形式运用

汉语诗歌也有两种符合汉语特点的形式:一种是以楚辞为代表的“虚字格”,另一种是以唐诗为代表的平仄格。“虚字格”是一种诗体,由屈原开创,也是由屈原完成的。“虚字格”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杂言;二是大量地、有规律地使用虚字。杂言与《诗经》的四言相比,更能表现丰富的思想和复杂的感情。虚字的大量使用,则灵活地调节了语言的长短轻重,使之形成了一种悠扬悦耳、回肠荡气的音律效果。稍有遗憾的是,当前“虚字格”的“理论研究不仅落后于创作,而且远远落后于平仄格的理论研究”[3]。

“虚字格”是“骚体”诗特有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骚体”诗的语言参差错落,变幻灵活,是古代荆楚“南音”的代表。其语言形式是“用‘纷、汨、忽、羌、謇、耿、盍……’等施于句首调节外,主要运用独具特色的音韵助词‘兮、些、来’等来调节其音节和音步”[4]。这种形式发展到了“建安”时期,其音韵助词有了很大变化。除了“乎、若”等少数几个有表示语法意义的之外,其余“而、之、以”等几个与“兮”字组合搭配使用,它们一般起到强化语气,调节音节和音步的作用。“虚字格”在本赋中形成多种结构格式,详见表2。

表2 《洛神赋》“句式”结构统计表

表2(续)

1.“……乎……”格式

例文:“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乎……”结构形式一般用以表达“在……地方/怎么样”,“乎”相当于“于”。“乎”字前一般为一个动宾结构或形容词。“尔乃”是个承接连词,表示承接上句语势,相当于“于是”。“税驾”“秣驷”是个动宾结构;“容与”“流眄”都是表示一种状态。“乎”字后边则是表示事物名词或处所的地名。“阳林”“洛川”均为地名。

2.“……兮,若……之……”格式

例文:“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兮,若……之……”格式的“兮”是语气助词,起到调节音节和音步的作用。“兮”前是个双声或叠韵的形容词,“若”即“像……的样子”,“之”无意义,用于主谓之间。“髣髴”就是“仿佛”,意即若隐若现的样子;“飘飖”是一种飘忽的状态。

3.“……而……之,……若……”格式

例文:“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而……之,……若……”是前后分句并举而用。第一个分句的“而”作为连词,表示顺承[5]365,“之”用于句末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5]2017;第二个分句的“若”前为一个单音节形容词,“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像”,以示比喻,用以描述人或事物的形态;“若”后是一个主谓结构。

4.“……之……兮,……之……”格式

例文:

①“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②“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③“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④“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第①句第一分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前是个动宾结构,“之”后是个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兮”是语气词,用在第一分句末,无实在意义,大体相当于“啊”,用以抒情。“兮”字的使用,其节奏悠扬婉转,旋律自由随意。这种格式,一般是6字成句,“兮”字在前一分句(前一音步)末,使这个音步的两句之间一顿,读来语气舒缓,合乎感叹抒情的语气,而又能将两句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分句的“之”与上一分句的“之”一样,也是结构助词。此结构的“之”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中心语与修饰语位置倒置,相当于“璀璨之罗衣”“华琚之瑶碧”。全句意思是“她身披明艳华丽的罗衣,戴着华琚般精美的瑶碧玉佩”。此格式,②③④句“之”前后不存在倒装,这里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之……,……以……”格式

例文:“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之……,……以……”格式第一分句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之”前是个动宾结构,“之”后是个名词,表示事物的属性;第二分句的“以”是介词,相当于“用来”,其前是个动宾结构,其后也是个动宾结构。其意相当于“……用以……”。

6.“……之……,……之……”格式

例文:

①“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②“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第①句前一分句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之”前是个动宾结构,“之”后是个偏正短语。此结构的“之”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中心语与修饰语位置倒置,相当于“文履之远游”。第二分句的“之”也是结构助词,“之”前是个动宾结构,“之”后是个偏正短语。不同的是后分句的“之”的前后不形成倒装。

第②句的内部结构有所差异。第一分句的“之”,前后不形成倒装。这句话的意思是:“洛神的身边跟着娥皇和女英,手里挽着汉水神女。”“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把两位女儿嫁给舜,后来舜南巡,死于苍梧。两位妃子起初还不知道,等到了九嶷山知道了舜的死讯,抱头痛哭,泪染青竹,那个竹子就叫湘妃竹。“汉滨之游女”,即汉水之女神。

7.“……之……兮,……于……”格式

例文:“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之……兮,……于……”格式与第4类一致,第一分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前是个动宾结构。不同的是第4类“之”后是个形容词,而此类“之”后是名词,此处不存在倒装。“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于”,介词,相当于“在”。全句意思是:“隐隐散发出幽兰的芳香,徘徊倘佯于山边。”

8.“……于……兮,……之……”格式

例文:“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于……兮,……之……”格式第一分句的“于”是介词,相当于“在”,“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这是个状语后置结构,相当于“于神浒攘皓腕”。第二分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9.“……其……(兮),……而……”格式

例文:

①“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②“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其……(兮),……而……”第一分句的“其”是代词,相当于“他的”,表领属关系。“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而”顺接连词,用于两个动词性结构之间表示顺连关系[5]365。

10.“……以……兮,……而……”格式

例文:

①“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②“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③“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④“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以……兮,……而……”格式第一分句的“以”是连词,用于两个谓词性之间,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5]1848。“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而”顺接连词,用于两个动词性结构之间表示顺连关系。

11.“……之……兮,……以……”格式

例文:

①“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②“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之……兮,……以……”格式第一分句的“之”用于主谓之间,无意,起到调节句子节奏的作用。“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第二分句的“以”是连词,用于两个谓词性之间,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5]1848。

12.“嗟……之,羌……而……”格式

例文:“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嗟……之,羌……而……”格式第一分句的“嗟”是发语词,表示肯定语气。“之”用于主谓之间,无意,起到调节句子节奏的作用。第二分句的“羌”也是发语词,表示肯定语气。“而”是顺接联系,用于两个动词性结构之间表示顺连关系。

13.“……而……兮,……以……”格式

例文:“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而……兮,……以……”格式第一分句的“而”是连词,表示并列结构,相当于“和”,其两端是形容词性的偏正结构[5]365。“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第二分句的“以”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5]1848

14.“……以……,……而……”格式

例文:

①“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②“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以……,……而……”格式第一分句的“以”是连词,“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示修饰”[5]1848。“而”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15.“……之……,……而……”格式

例文:

①“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②“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之……,……而……”格式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而”是顺接连词。第②句的“之”用于主谓之间。

16.“……之……兮,……而……”格式

例文:“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之……兮,……而……”格式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是顺接连词。

17.“……以……,……以……”格式

例文:“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以……,……以……”格式的第一个“以”作介词,表示“用作”,第二个“以”是连词,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示修饰。

18.“……其……,……之……”格式

例文:“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其……,……之……”格式的“其”为代词,“之”处于主谓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六龙”,相传神仙多驾六龙出行;“俨”即整齐之态;“云车”是仙人坐的车;“容裔”就是缓慢前行。

19.“……而……,……而……”格式

例文:

①“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②“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③“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而……,……而……”格式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5]365。

20.“……以……,……之……”格式

例文:“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以……,……之……”格式的“以”是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5]1848。“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1.“……而……,……乎……”格式

例文:“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而……,……乎……”格式的“而”是顺接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乎”是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5]598。

22.“……以……兮,……之……”格式

例文:

①“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以……兮,……之……”格式的“以”为连词,表示并列,有“并且”的意思[5]1848。“兮”是语气词,用以调节音步和抒情。“以”前后均是动宾结构。第二分句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第②例第二分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3.“……于……,……于……”格式

例文:“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于……,……于……”格式的“于”是介词,相当于“在”。整句话的意思是:洛神说自己虽然身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阴阳五行家以北方属水,主冬,太阴为北方,所以也指冬季或水;君王指曹植。

《洛神赋》的“虚字格”源自《离骚》的“虚字格”。《离骚》的“虚字格”的虚字主要用途有三种:一是用虚字作句腰;二是用虚字加强不同的语气;三是用虚字构成不同的句式关系[3]。《洛神赋》“虚字格”的23种形式更丰富,变化更灵活了。曹植深厚的语言创新能力也由此可见。

四、骈偶句的精妙表达

以上23类格式中,带“兮”字句的有19句,在这19句中,除了“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兮”用于句中之外,其余“兮”字均作为句末语气词,出现在六字句末,用以调节音步,表示抒情或感叹。另外,这23类格式,均以偶句成对出现,形成一种骈偶句式。这种骈偶句,又是《洛神赋》语言形式的一大特色。当然,这种骈偶句跟后世的对仗是有区别的,它不像对仗那样讲究、严格。除了骈偶句外,也有对仗句的运用。譬如:

①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②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③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④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这些对仗句,长短不一,形式各异,但是在语音韵律方面是一致的。如例①的俯——仰,则——以,未察——殊观;例②的近——迫,望——察,皎——灼,太阳——芙蕖,升——出,朝霞——渌波;例③的践——曳,远游——雾绡,文履——轻裾;例④左——右,倚——荫,采旄——桂旗。它们词义对举,语音平仄彼此配合,前后句式相互对应,从而提高了语言音律的表达效果,给对仗增添无限魅力。

五、倒装结构

句式倒装是一种常见的句法现象,《洛神赋》中的倒装有以下三种情况:

1.定语后置。定语后置,顾名思义是定语置于中心语的后边,这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截然相反。《洛神赋》中“定语后置”出现2例:

一是“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在“……之……兮,……之……”结构中,第一分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前的“罗衣”,“之”后的“璀粲”,相当于“璀璨之罗衣”。“瑶碧之华琚”相当于“华琚之瑶碧”。另一例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远游之文履”相当于今天的“文履之远游”。这种倒装,其目的是音步节拍韵律的需要,句中的“之”“兮”“琚”同韵。同时“之”“兮”也起到补足音节的作用。

2.状语后置。就是状语置于中心语的后面,这与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截然相反。

文中的“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在“……于……兮,……之……”结构中,第一分句的“于”是介词,相当于“在”,“兮”是句末语气词,用以抒情。这是个状语后置结构,相当于“于神浒攘皓腕”。整句意思是:“在水边伸出素手,在水浅急流的水边采撷神草。”“攘”就是挽袖子,伸手这么个动作。“浒”是水边的沼畔。“神浒”就是浴神所在的水边平地。“湍濑”是水很浅,这里指水流比较急的地方。

3.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就是主语放在谓语的后面。文言句式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而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就形成了主谓倒装句。文中“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眷眷”,即依恋貌,就是依恋之情;“款实”,就是诚实;“斯灵”,即此神,这里指宓妃;“我欺”,即“欺我”,是主谓倒装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怀着一片眷恋的赤诚,但是又怕受到这位神女的欺骗。”这里的主谓倒装,其目的是押韵的需要,“兮”“欺”同韵。

六、《洛神赋》语言结构形式是对《诗经》《楚辞》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从《洛神赋》语言结构形式的变化,我们可以窥见《洛神赋》语言结构形式是对《诗经》《楚辞》和汉赋语言的继承和发展。《诗经》开四字诗歌的先河,语言表达以四言为主,句式整齐匀称。据罗昌奎先生统计,《诗经》总句数为7 281句,四言共6 724句,占比92%;《楚辞》30篇作品总句数2 735句,四言句839句,占比30.2%[6]。“兮”字是先秦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虚词,常用于诗歌,一般多用在句末,也有句中使用的情况,只是“北音”“南音”存在使用的差异。“北音”以《诗经》为代表,《诗经》中“兮”字用了285次[6],多出现在句末,句中偶有用之;“南音”以《楚辞》为代表,《楚辞》中“兮”字出现1 333次[6],其用法多是用在五字或六字句末,也有用于句中的,但频次比较少。

“赋”本是一种表现手法,源于《诗经》,后发展成一种注重文采和韵律,重在铺陈的文体,其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刘勰指出:“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7]9“赋”的语言表达形式可溯源到《诗经》和《楚辞》,《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楚辞》是以古代荆楚地的语言形式来创作,语言形式是一种长短不一的“骚体”,句式参差错落。“赋”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的宋玉和荀况。宋玉是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有《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其作品体制、风格和语言与汉赋相近,因此后人怀疑此类作品为宋玉之伪作。荀况的《赋篇》现存的《礼》《知》《云》《蚕》《箴》等篇目,多数是以君臣对话的形式进行铺陈咏物。到了汉代,“赋”始盛行,按其发展,大致可分“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骚体赋”脱胎于楚辞,为汉初常见,其内容和风格与楚辞相近,常带语气词“兮”,贾谊《吊屈原赋》是其代表。就“骚体赋”的功能来说,重于抒情,而“大赋”则重在铺陈描写。“大赋”兴盛于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其中以司马相如为代表,《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代表作,其主要特点是“铺张扬厉”。出于铺陈的需要,“大赋”在语言上以词藻富丽著称。在用词上讲究选词炼字,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繁博瑰奇,文采斑斓”。东汉中叶以后,“赋”渐衰落,于是出现—种篇幅短小、文词清丽、不用问答体的赋,这就是“小赋”。“小赋”注重抒发性情,或讥讽时事,或托物言志。代表作如张衡的《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

东汉末年的曹氏父子,奠定了“建安文学”的历史地位,他们的诗歌继承了乐府民歌的传统并加以发展,其诗歌语言形式四言、五言、七言皆有,其中五言古诗是主要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曹操的《短歌行》为四言,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而他们大量的诗歌都是五言形式。在曹植《洛神赋》中,各种语言形式交错使用,从中可窥见《诗经》《楚辞》和汉赋语言形式的表达痕迹,可以说《洛神赋》语言主要形式是对《诗经》“四字格”和《离骚》“虚字格”的继承和创新。

七、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洛神赋》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主要有5种:一是“四字格”的大量运用;二是“四字格”与“三字格”的结合使用;三是“虚字格”的多样变化,这种结构多达23种;四是骈偶句的运用;五是倒装结构,倒装主要是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主谓倒装。《洛神赋》语言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语言节奏起伏,措辞丰富,形态多姿,词韵铿锵,气势波澜。《洛神赋》的语言在继承了两汉“骚体赋”及“大赋”“小赋”的基础上,吸收《诗经》和《楚辞》骚体诗的篇章句法精髓,形成了“繁博瑰奇,文采斑斓”这样一种独特华丽的风格。

猜你喜欢
字格洛神赋助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品鉴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