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芸,吴秀山,郑梦君,李莹,国欣欣,王立莹,普天春
(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
非洲灰鹦鹉(African Gray Parrot),通常体长35~40cm、体重300~400g[1],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北京动物园内圈养非洲灰鹦鹉为群居,在繁殖季节发生争斗或游客惊扰坠落栖架,造成鹦鹉外伤,偶有发生。在圈养野生鸟类日常临床诊疗工作中,对行为异常鸟类快速准确诊断,避免应激反应给动物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尤为重要。国内对野生鸟类面部骨折报道较为少见,相关影像资料较少。本文对北京动物园内一例非洲灰鹦鹉面部肿胀,进食困难进行影像学检查,结合血常规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为今后野生鸟类临床CT影像留存数据,为相关诊断提供参考。
病例为北京动物园内圈养非洲灰鹦鹉,雌性,3岁,体重389g。
近2周有食欲但进食困难,使用喙部边缘小心碾碎食物,再采食。视诊发现该鹦鹉右面部肿胀,咬合异常。龙骨处有结痂,右侧翅膀远端有结痂,且该侧一级飞羽全部缺失,羽根有明显啃咬痕迹。为明确诊断,防止疾病加重影响进食,在镇静下进行X线平片、CT扫描及采血进行血常规,全血生化检查等血液检查该鹦鹉疾病状况。
为降低临床检查给该鹦鹉造成应激反应,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80μg/kg,滴鼻镇静。待鹦鹉状态平稳时开始进一步检查。
1.2.1 血液检查
鹦鹉左侧卧位,稳定颈部后,采集右颈静脉血液。对患病鹦鹉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血常规及生化结果显示该鹦鹉所有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2],细胞形态未见异常。
1.2.2 X线平面检查
鹦鹉分别进行左侧卧位、背腹位,牵拉喙部拍照患部,进行X线检查(如图1)。右侧面部可见有高密度影像,但因面部骨骼重叠较多,难以具体判别异常骨骼。
图1 X线平面检查结果
1.2.3 CT扫描检查
CT检查结果(如图3、图4)显示右面部软组织肿胀,右侧方骨(quadrate bone)不连续,骨折线清晰,右侧方骨、颧弓及下颌骨骨皮质增厚,周围少量平滑型骨膜反应及骨痂生成。
考虑鹦鹉为攀禽的行为习惯,及野生动物敏感,远离人类的行为特点。如对方骨进行骨痂切除,切开骨折端进行内固定及修复,术后疼痛及康复时间较长,会对该鹦鹉造成更多的压力,可能会引发自残等行为。该鹦鹉可自主进食,使用美洛昔康1mg/kg·bw口服镇痛,保守治疗,疼痛管理每日多加观察该鹦鹉。每日提供小颗粒商品粮,及切碎新鲜果蔬,饮食量明显增加。1月后攀爬逐渐流畅有力,上下喙活动未见进一步受限,预后良好,放回大群。
图2 头部骨窗CT扫描检查结果
表1 非洲灰鹦鹉血常规检测结果
表2 非洲灰鹦鹉全血生化检测结果
由于鸟类头骨包含轻量的气化骨骼[2],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很容易导致呼吸系统感染。在鹦形目中,下颌骨不直接与头骨相连,而连接在方骨上。方骨牵引鹦鹉下颌完成日常攀爬、采食等重要行为。上下颌及头骨间交错形成关节,方骨骨折则造成患病鹦鹉因疼痛,咬合无力[2],无法攀爬,影响日常进食等行为。
X线在对鸟类头部检查中,由于头骨交错重叠,影像判断会受到一定阻碍[3,4],该病例面部呈现肿胀,在X线影像中,可见高密度影像,为避免是因骨骼重叠造成的判断错误,也为进一步查明损伤的明确位置,判别密度增强处具体原因,排除骨瘤等恶性疾病,而使用CT扫描技术,该技术诊断相对明确。在野生动物鸟类的临床检查中,易受惊吓易应激的特点,在操作中需进行镇静或是吸入麻醉保障检查可顺利进行。
该病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骨痂已经形成且骨折所致下颌骨、方骨和颧骨骨皮质增厚,表明骨折时间已有3~4周以上[5,6]。考虑到野生动物在受到创伤后,常隐匿疼痛状态的行为,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在特殊季节,如繁殖季应当多加关注动物动态,如有争斗造成非开放性骨折等情况,可及早发现处理。
在动物园圈养鸟类笼舍中,饲养的动物密度及躲避空间是预防动物间争斗的重要环节之一。因场地有限,且不似该物种在野生环境下具备的多种躲避环境[7]。在繁殖季节争斗,或是领地争斗时,弱势方因无处躲藏常会在争斗中发生坠落及受伤。笼舍内应针对鸟类具体情况,如飞羽缺失,爪趾缺失的鹦鹉,设计合适的栖架直径及高度,预防坠落摔伤[8]。作为动物园内展出鸟类,游客的不良行为如敲击玻璃,使鹦鹉受惊跌落受伤。劝阻游客逗引动物的行为也可降低对鸟类的意外伤害。
该病例通过X线与CT扫描技术,对面部右侧肿胀进行了明确诊断,确诊了面部右侧方骨骨折。也获得非洲灰鹦鹉颅骨的CT扫描影响,为今后野生动物临床诊疗相关病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