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孙 涛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刺绣是中国服饰设计中的重要工艺,不仅具有修补装饰衣物的功能,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紧密结合。《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画馈之事,五彩备谓之绣”[1],《尚书》中“衣画而裳绣”[2]表明当时上衣装饰为绘制而成,而下裳的装饰手法则为刺绣工艺。刺绣工艺历史悠久,经过4 000多年的演变发展,种类繁多。立体刺绣工艺是其中一种肌理明显、装饰效果强烈、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大于使用需求的刺绣工艺。
在20世纪中期,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生产加速,传统手工刺绣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国内高级定制行业的新兴发展,立体刺绣作为高级定制服装中的常用高级手工艺之一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与此同时,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使传统工艺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逐渐回归到大众视野。刺绣艺术的发展需要现代环境的支持,不能仅仅依靠传统,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当将其放入到现代设计的环境和氛围中[3]。
立体刺绣独特的装饰效果,以及灵活多变的针法组合与材料创新,使其成为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饰工艺。本文对立体刺绣工艺的种类进行梳理,分析其艺术特征,探讨立体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式,通过立体刺绣工艺丰富服装的表现形式、拓展服装造型美感,提升服装设计的档次,为服装企业带来商业利润。
东晋时期,人们研究出突破平面刺绣的针法时,就已经产生了刺绣立体化的意识,刺绣的实用功能逐渐向审美功能发展[4]。从留存下来的织物碎片中可以发现,当时的刺绣针法已经从平面绣法逐渐开始衍生出具有立体感的锁绣,采用细密的锁绣形成满地施绣的刺绣风格,又在随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迎合各时代使用者的喜好偏向,结合不同区域的刺绣风格及技法,融入不同材料最终形成风格各异的立体刺绣工艺。其装饰效果与使用价值也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立体刺绣作为刺绣工艺中的重要分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演变出具有不同材料、针法、装饰效果的种类,如盘金绣、打籽绣、珠片绣、垫绣、钩针绣、雕绣、缎带绣等,通常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或刺绣方式命名该种绣法。以下几种为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立体刺绣工艺及其装饰效果。
打籽绣是点绣的代表针法,亦称“环绣”“豆绣”“芥子绣”,魏晋南北朝时叫“结子绣”,是根据锁针绣法演变而来,汉代绣品可见其雏形,宋元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多用于动物的眼睛和花蕊,明清时期的补子也多用打籽绣[5],其装饰效果质朴、典雅精致。
盘金绣又叫“钉金绣”“金银线绣”,讲究象形,随刺绣图案的需要而用钉、垫、贴、拼、缀等技法[6],据记载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流行将金线应用在织物装饰中。明清时期制箔技术成熟,盘金绣多用于绣制皇帝龙袍上的金龙、宫廷装饰,盘金绣以图案为基础使用金银线盘绕勾勒图案边缘线,装饰效果对比明显、流光溢彩。金银色在钉金绣中应用时,其表现手法多样,富有形式美感,在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寓意明显,通过色彩表达人们在追求服饰美的同时的趋吉之心[7]。
珠绣在中国古代又有“缉珠绣”“穿珠绣”的称谓,起源于隋唐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传统珠绣使用玉、珍珠、金属等天然材料,装饰效果奢华富贵,具有立体感。而在传统社会中,精美华丽的工艺品多出自于统治阶级的需求。
通过对几种传统的立体刺绣工艺分析可以发现,以名贵材料为刺绣原料且做工精致华美的绣品,常是皇室贵族用于隆重场合的礼服或者是供给宗教仪式上使用,所以传统立体刺绣通常是富贵华丽的装饰特点,以彰显皇室威严的社会地位。
立体刺绣工艺有着特殊的装饰效果,在服饰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立体刺绣与平面刺绣相比使用更加复杂的工艺以及材料,所以在视觉上有更加丰富、华丽的装饰效果。除此之外,人们还在衣物关节多磨损的位置使用立体刺绣工艺来增加服装的牢固性,且在刺绣图案的选择上多以带有人们美好愿景的题材为装饰图案。传统立体刺绣的应用效果包括:耐磨耐穿的实用效果、奢华富贵的装饰效果、寓意美好的情感价值。
耐磨耐穿的实用效果。在传统的立体刺绣中,刺绣的立体感在于触摸衣物刺绣装饰部分时,刺绣的肌理感比普通平面刺绣更加凹凸,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更加丰富。在面料的接触面中增加一层具有装饰性的材料,使得面料的摩擦面积减小从而使衣物更加耐穿,这也是传统服饰刺绣部分通常装饰在人体关节部位的原因之一。使用成本较低的丝线为刺绣材料的方式在保护衣物面料的同时又增加了装饰性,这样的立体刺绣工艺在民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奢华富贵的装饰效果。早期的立体刺绣工艺中通常将立体刺绣与平面刺绣组合使用,既降低刺绣难度,又能使绣品风格更加奢华富贵。满绣且使用金线的绣法一般是供给皇室贵族与宗教场合使用,效果更加富丽堂皇。唐代蹙金绣半臂(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如图1所示,这件绣品以花卉为纹样主题,衣服上用金线盘绕成象征吉祥如意的朵朵折枝花,平铺绣在罗面绢里的服饰上,刺绣图案大面积平铺在整件半臂中。其中以金属丝为刺绣材料盘绕在纹样的边线上,使图案更加有立体感,在绣品的配色上使用红色面料与金线搭配显得雍容华贵。该绣品是唐代皇帝为捧真身菩萨特制的微型供养衣物,在蚕丝线上捻入金箔材料,使用盘金绣法将金线盘绕而成,更加立体生动,给人奢华富贵的视觉效果。
图1 唐代蹙金绣半臂
寓意美好的情感价值。古人常有“连年如意”用莲花来寓意平安吉祥,以牡丹来寓意富贵吉祥,以物表意是传统文化中常用的表达手法。从传统服饰中可以看到,人们将这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图纹装点在服饰上以寄予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心,而这些美好的装饰图案纹样,往往也表现得十分具象,使人一眼便能看出所绘制缝制的是什么物体,也能体会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红呢打籽绣花卉纹阑干裙(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图2)中,运用了2种立体绣技法,是与打籽绣结合勾勒牡丹花边缘的盘金绣法,以打籽绣的方式填充图案内部,使花瓣的颜色过渡自然,绣品面料为砖红色提花绸,边缘再以盘金绣勾勒轮廓,纹饰中三蓝打籽绣牡丹花头、三蓝平绣蝴蝶、瓜瓞及其他花卉纹样,绣工精致细腻光彩夺目,体现着装者的雍容奢华。打籽绣最大的特点在于绣线的绕针缠圈所产生的作用要大于刺绣本身,似圆球状的绣结,极富有立体感和肌理感[8]。图2所示的阑干裙整体纹饰布局规整、色彩搭配和谐稳重,刺绣针法细腻,纹样内容寓意美好,并以物寄情,通过牡丹来表达对富贵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图2 红呢打籽绣花卉纹阑干裙
在中国传统服饰所运用的多种立体刺绣种类中可以看出,题材以花卉为主,或是花卉纹样与其他题材的组合使用,这与古人对吉祥寓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息息相关;配色以金、正红、宝蓝等鲜艳明快的色系为主,热衷喜庆的传统配色;使用的材料以金银贵金属、宝石珍珠为上,或以材质较轻的丝线,以平衡面料与绣料的质量;工艺精致针脚整齐,从打籽绣细节图中看到打籽的排列非常均匀,颜色渐变自然细腻,这也反应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秩序之美。传统立体刺绣的装饰效果虽然与平面刺绣有区分,但还未突破面料与服装款式的限制打破二维空间,从半立体真正达到三维空间的立体装饰效果。
立体刺绣工艺的创新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保留工艺的装饰效果,与其他刺绣的特长结合起来,达到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装饰效果,从而获得新生。材料是刺绣的载体,是刺绣中必不可少的要素[9]。时代进步,立体刺绣突破材料上的限制,在空间造型上创造出新的高度。相比传统立体刺绣的含蓄与内敛,现代立体刺绣的表现方式更加夸张与张扬,这也与现代人们更加乐于表达自己、突出个性的思想有关。立体刺绣在现代服饰上的创新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创新、图案创新、工艺创新、空间概念。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创新使得立体刺绣工艺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装饰性,表现方式更加自由化,使传统立体刺绣工艺的发展更适应现代审美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更新,审美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服装的新需求和新欲望必然增强。刺绣服装的发展,既需大众化又需个性化[10]。立体刺绣工艺越来越完善,刺绣针法、工艺、材料不断更新与多样化。根据对材料创新的研究探索,笔者尝试使用人造材料,在服饰中突破立体刺绣的使用范围。现代材料的组合使用使得立体刺绣风格更加灵活多变;随着各种原材料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还出现了新的实验性创意材料。材料的创新给现代立体刺绣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传统立体刺绣中,多数精美华贵的绣品是为皇室贵族而精心制作,所以使用的材料多为真丝、金银绣线、玉石玛瑙等贵重材料。制作成本高、缝制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工艺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不易保存,并不适合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因而传统刺绣的生存、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11]。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情况下,生产了更多低成本且装饰效果能媲美贵金属、玉石的人造材料。可以人为控制材料特性和质感,满足不同立体刺绣的材料需求。人造材料的出现使立体刺绣有了更多的风格选择与材料搭配方式。人造材料立体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践如图3所示,笔者以水母造型为灵感来源,选择3种不同造型的刺绣材料——球形人造米珠、长度不一的珠管、大小各异的珠片,在绣绷上勾勒出设计好的图案草图,在刺绣过程中使用传统锁链绣的针法,加入刺绣材料使图案造型更加丰富。在图案的中间部分使用珠片堆叠出一定的空间造型感,完成立体绣品。最后将绣好的图案用手针固定在筒袜上,完成的服饰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且使用的材料造型比传统立体刺绣更多样化。
图3 人造材料立体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践
除了材料性能的创新之外,通过将不同质感的材料相互组合也是立体刺绣的创新方法之一。人们不仅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创新组合刺绣材料,也实验多种未曾在刺绣中使用过的材料,用以表现不同装饰质感。陶瓷与羽毛组合材料的刺绣效果如图4所示将珠片、羽毛与陶瓷材料组合,能够呈现出飘逸轻盈的装饰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刺绣的立体感。
图4 陶瓷与羽毛组合材料的刺绣效果
组合材料的使用需要注意材料之间的适配性,材料与面料之间的平衡性。将陶瓷与羽毛组合,陶瓷光滑硬朗的质感与羽毛轻盈蓬松的效果产生碰撞,2种截然不同的材料在面料上分解重组,形成全新的装饰风格。在立体刺绣的材料组合中,可以使用多种质感接近的元素,也可以使用效果相反的元素来重组。立体刺绣灵活的材料组合可以形成多种艺术风格。
材料创新使传统立体刺绣在视觉风格上取得重大突破,真正打破了刺绣的空间感。在材料创新中,将2种或多种材料进行组合搭配是现代立体刺绣工艺材料创新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使用之前未出现过的材料寻求其在立体刺绣中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从其他领域中寻找适配材料以及通过现代原料的特性来实验创新型材料。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立体刺绣具有独特的艺术创新价值。
3.2.1 图案题材创新
《世界服饰纹样图鉴》提出“纹样的表层意义是花纹样式、深层意义其实是文化的样式”[12]。在传统立体刺绣中人们主要以花鸟植物纹、吉祥图案为题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图案内涵特征[13]。所以传统立体刺绣的图案都是具有美好寓意的吉祥纹样,而在现代立体刺绣中图案的题材选择更加广泛。现代立体刺绣图案题材的创新灵感来源取材范围扩大,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二次创作、现代思维延申等。
取材范围扩大。由传统的动植物题材延伸到自然界的题材,包括存在的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甚至以宇宙星空为刺绣题材。现代人们能从以往前人从未踏足的领域中得到灵感,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可以潜入海底,攀上雪峰,飞往宇宙,看到其他星球。从这些环境中得到灵感的刺绣作品也更加具有现代时代气息。
文化IP二次创作。从现有的动画、漫画、电影等其他文化作品中获得灵感,与之联名设计而成为刺绣题材。现代艺术各具特色,随着信息网络的覆盖,许多艺术家通过社交网络展示出自己的艺术作品,服装设计与艺术家的跨界联名给服装的创新开辟了新方向。DIOR 2021秋季打籽绣衬衫如图5所示,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立体刺绣方式,但其选题的海底动物充满了趣味性,通过打籽绣与各珠片的组合表现出来,更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图5 DIOR 2021秋季打籽绣衬衫
现代思维延申。在现有的设计灵感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新的刺绣图案创作灵感,如图6以建筑为灵感来源,结合几何元素与抽象线条创作刺绣图案,该图案可以结合锁绣、盘金绣与珠绣来制作。图案的上半部分为传统亭台的宝顶造型,可以以金属丝为材料勾勒宝顶造型,组合珠片为宝顶瓦片。使用异形珠片装饰飞檐底部,使亭台呈现仰视效果。图案下半部分的设计打破传统柱身的造型,以线条为造型,抽象又给人遐想,图7为将该图案设计运用在短裙上的应用款式图。立体刺绣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以及立体肌理感,该图案将传统亭台元素与现代思维相结合,笔者使用综合珠片材料堆叠的方式表现宝顶瓦片以增强立体感,使用串珠刺绣方式表现亭柱线条,突破传统刺绣图案题材的限制。
图6 以建筑为灵感的刺绣图案设计
图7 刺绣图案设计应用款式图
此外现代立体刺绣的图案选择并非必须具体的表意和明确的主题。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见所闻抽象化,并赋予图案不一样的情感,通过刺绣所表现出来的肌理和立体感来表达个性。选题的范围扩大与现代人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网络信息相关。
3.2.2 图案配色创新
在图案配色上传统绣品多以砖红、正红、宝蓝面料做底布,以金线、彩线、明艳的珠宝做材料,使传统立体刺绣的配色鲜艳明快。现代立体刺绣配色风格更加灵活自由。首先,在遵循设计美学的原则下,配色跟图案主题相搭配,同一个图案也可以有多种配色方案选择;其次,立体刺绣的配色与所使用的材料质感之间联系紧密,底布面料与服装款式有更多选择,随着人造材料的增加,颜色的选择范围也更加广阔;再次,现代信息发达,流行周期缩短,配色也需考虑流行色的影响。现代立体刺绣配色特点由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和思想观念决定,配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配色灵活多变。
立体刺绣图案配色风格还与服装风格息息相关。目前立体刺绣工艺主要应用在高级定制、礼服设计、手工饰品中。高级定制中的立体刺绣图案配色沉稳脱俗,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礼服设计中的图案配色则偏向典雅大气,婚庆礼服中的刺绣图案以红色、金色为主,突出喜庆欢乐的氛围。手工饰品中的立体刺绣配色风格多变,可以根据制作者的心情和灵感进行创意配色。图8为设计师佳冉制作的立体刺绣团扇:用珠片搭建起空间感图案,使用纯色配色或相近色配色统一图案的秩序感,而重复循环的图案设计中则更加适合撞色搭配的配色。
图8 制作的立体刺绣团扇
现代立体刺绣的工艺创新方式主要在于:现代工艺与立体刺绣技法的组合创新、借助便利工具实现刺绣方式的创新。
现代工艺与立体刺绣技法的组合创新。现代刺绣有多种风格和流派,传统立体刺绣在现代的发展需要借鉴结合其他刺绣的长处。通过将传统立体刺绣的针法与现代各具特色的工艺结合,能展现出更丰富的视觉装饰效果。图9为不同工艺组合下的立体刺绣,这是纤维艺术家Amy Louise Baker创作的立体刺绣作品,其充分利用纺织艺术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混合了编织、刺绣、染织与地毯编织等工艺,让作品看起来生动立体,其中还使用了多种材料的混合,包括米珠、羊毛、棉线等。不同材料使用不同的针法组合,使得其效果更加贴近真实的苔藓纹理。
图9 不同工艺组合下的立体刺绣
借助便利工具实现刺绣方式的创新。近年来,随着簇绒绣的再度流行,簇绒工具也再度升级。簇绒原本是用于制作地毯与保暖服装的传统工艺,由于其丰富立体的质感以及方便简易的操作成为服装设计中的流行装饰技术。图10为使用簇绒绣工艺的成衣,设计师Paolina Russo将传统的簇绒工艺与运动感的服装造型相结合,使这项技术在现代设计中有了新的使用价值。簇绒绣与传统墩绣原理相似,绣品效果厚重饱满。簇绒绣对布面的粗线线圈进行修剪,使线圈散开垂直于布面形成立体效果。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手工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簇绒(Tufting)体验馆,这种制作方式使灵活方便的立体刺绣工艺受到了全球艺术家、设计师的青睐。
图10 使用簇绒绣工艺的成衣
中国传统的立体刺绣,例如缉珠绣、打籽绣等都是以点为元素,以点为面整齐地排列在面料上,这与传统的秩序思维有关。传统文化崇尚秩序,所以刺绣排列讲究工整平铺。现代立体刺绣的创新可以将有序与无序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材料堆积效果,通过材料、技术、主题的创新以面、体为元素达到更加丰富的立体刺绣视觉效果。在现代立体刺绣的空间创新中,本文重点探讨刺绣材料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以及立体刺绣部分与服装之间呈现的空间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面料在进行立体化处理时应充分考虑面料的承重性及厚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工艺处理形式对基础材质的要求[14]。
3.4.1 立体刺绣的空间感
传统立体刺绣所具备的立体意识是将刺绣部分通过技法的堆叠、交织等方法使材料在绣面上有起伏,呈现刺绣肌理感,而现代立体刺绣所追求的是突破二维空间,更注重立体与造型的视觉表达[15],将刺绣对象立体地展示在服饰上,以花卉主题为例,传统立体刺绣更注重装饰美感,将花卉图像化,通过珠片组合或丝线编织等方法脱离二维束缚。
现代立体刺绣的空间表达还可以使用视错觉的设计方法来达到这种立体感。立体刺绣的空间感具有光影效果,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材料产生的质感变化带来新的空间感受[16]。通过改变刺绣材料的排列方向、图案设计的颜色递进等方法来放大刺绣部分的立体感,打破空间束缚。借助新材料与空间设计能使刺绣风格更加具有科幻感、未来感。
3.4.2 刺绣部分与服装的空间感
在现代立体刺绣服装上,刺绣部分与服装形成了新的空间感。作为点缀服装的部分甚至能够突破服装的廓形,通过刺绣材料的堆积使服装面料与立体刺绣的空间作为服装的一部分延伸出来,所以立体刺绣在服装上的部位很大程度影响了服装整体所呈现的风格。当立体刺绣在肩部时,刺绣部分和服装形成的空间感能让服装呈T形结构,整体造型潇洒、大方、硬朗;刺绣在服装下摆位置时,刺绣和服装的延伸空间使服装呈A形结构,整体给人浪漫、优雅的服装风格。通改变立体刺绣在服装上的位置,能调整服装廓形特征,营造不同的服装风格。
3.4.3 立体刺绣在服装上的设计实践
立体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的运用应该考虑与整体服装风格的统一性、应用部位的适穿性、材料组合的适配性等。以立体刺绣为工艺基础,以醒狮文化为灵感来源设计了一系列作品,图11所示为《醒狮印象》系列设计稿。其中装饰工艺以传统立体刺绣中的珠绣、锁绣、盘绣、墩绣为基础,使用综合材料配合服装风格,使传统立体刺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艺术魅力。
图11 《醒狮印象》系列设计稿
在该系列设计中款式1的裤子以及款式5的裙摆使用墩绣绣法,将醒狮元素中的抽象虎斑纹表现出来。在款式2袖片和款式3衣片及袖口使用珠绣点缀,袖片的珠绣部分打破了服装H型的直线造型,丰富了廓形变化。在款式4的大衣衣摆部分使用的是传统盘绣技法,将面料曲折蜿蜒成线条,用绣线将布条垂直固定在面料上,使服装具有立体装饰美感,这也正是立体刺绣所表达的空间感装饰效果。
传统立体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需要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点,汲取东西方工艺的长处。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方式是基于材料、图案、工艺、空间等元素的变化和拓展。运用新技术使立体刺绣运用于现代服饰的制作已日趋普遍,使用新材料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结合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形成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通过传统立体刺绣工艺的解读与创新实践,体现立体刺绣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也为现代服装中的装饰手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