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珠
对话口译一般指发生在教育、医疗、法庭、旅游、商务等环境中面对面发生的口译活动。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对话口译员不仅要通过语言与各方进行交流,同时还会与交谈各方进行眼神交流等非语言互动。此外,与正式场合的交替传译不同,通常情况下,虽然对话口译员交替翻译双方的发言内容,但是在具体交流过程中,译员不可避免地会主动或被动地与其中一方进行单独对话,也就是进行“私下对话”(side conversation),或发生“二元对话”。在这种复杂、立体的交流过程中,译员可能同时扮演着语言转换和其他多种不同的交际角色。因此,一些涉及具体交流细节的问题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对话口译员如何与交谈双方进行眼神交流?当其中一方发起私下对话时,对话口译员能否通过眼神交流识别发言的接收者是译员自己?在发言人发起私下交流后,译员如何应对?译员的不同角色如何通过眼神交流和话轮管理表现出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对话口译互动过程中译员的角色问题开展了一个小规模实证研究,拟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模拟对话口译环境中对私下对话产生后译员的眼神互动和话轮管理进行了观察、记录和分析,探讨译员在对话口译中的角色表现,并尝试总结译员如何通过眼神交流和话轮管理表现不同的角色。
话轮转换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对话分析(CA,Conversation Analysis)研究之中,用于描述在日常生活的不同交际场景中对话参与者对谈话进程的贡献(Sacks,1995)。根据对话分析研究,话轮转换是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机制,谈话参与者通过话轮转换,根据对方的发言不断对交谈进行干预和调整(Sacks et al.,1974)。
对话口译由译员和双方讲话人共同参与,因此也常被研究者称为“由译员参与协调的三方交际”(interpreter-mediated triadic exchange)。研究发现,在对话口译中,通常情况下译员交替翻译谈话双方的发言,形成“AIBIA...”的话轮转换模式(Niemants &Cirillo,2017)。 换 言 之, 译 员总是持有每次对话的第二个话轮(Bot,2005)。但是,由于对话口译的互动性和复杂性,在对话口译中常常会出现其他形式的话轮转换模式。例如,Bot(2005)通过观察六组面对面的精神分析对话口译,发现存在以下几种话轮转换模式:第一,AIAIA…,即讲话人首先发言,然后译员翻译,同一讲话人继续发言,译员再次翻译。第二,BIBIBI…,在另一位讲话人发言后,译员与其进行多个话轮的对话。第三,AB... I,即一位讲话人发言完后,不等译员翻译,另一位讲话人立即发言,通常发生在谈话刚开始的寒暄阶段或出现Yes / No 等简短作答的情况下。此外,Defrancq &Verliefde(2017)通过观察法庭口译中的话轮转换,也发现译员偶尔会与其中一方(通常是与被告、证人等)进行多个话轮的交流,然后再将对话内容翻译给另一方,形成AIBIBIA 模式。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发生在讲话人和译员之间的、以彼此为接收对象的对话定义为“私下对话”,这种对话可能仅由一方单独发起,只持续一个话轮,也可能在二者之间持续多个话轮。
对于话轮转换的意义,Roy(2000;2002)发现,对话口译中的话轮转换体系解释了译员脱离“管道”(conduit)翻译模式的需求;Gavioli(2015)也指出,“从三方交际模式转为二元对话模式,与实现一些诸如解释、澄清问题及促使弱势一方发言等交际目的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译员的角色表现与话轮转换,尤其是表现为二元对话形式的“私下对话”,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存在何种具体联系,还需通过实证研究对其进一步展开分析。
社会语言学家Goodwin(1981)提出,“眼神不仅是一种用于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际行为……在对话中,参与各方的眼神互动受到眼神的社会特点的约束,这种约束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行为,相反,它对于话轮中对话的组织和意义的解读都存在着影响。”Goodwin(1981)对于对话中的眼神互动模式进行了总结:“讲话人在话轮开始的时候一般会看向别处,但在话轮趋于尾声时会将目光稳定地投向发言接收对象,而此时听者会将视线从讲话人身上移开,表示将要开始自己的话轮。”
研究发现,作为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在对话口译中,参与各方不仅通过语言进行沟通,还通过眼神、手势等非语言信号展开交流(Davitti, 2013;Mason,2012)。Lang(1978)最早对口译中的眼神互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法庭口译中译员的眼神互动进行分析,他发现译员通过转移眼神来表示与发言人之间的距离感和自身的中立性,这可能会干扰话轮转换,因为缺少对他人行为的监控。Wadensjö(2001)也对心理咨询中译员的身体语言等因素展开了研究,探讨译员座位安排与眼神交流之间的关联性。Bot(2005)、Mason(2012)研究了眼神互动如何具体影响心理咨询对话口译等场景中的谈话参与框架。Davitti(2013)关于对话口译中的眼神互动研究最具代表性,她通过对家长、教师谈话口译中的眼神互动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眼神互动对于谈话参与者的投入程度、赋权和跨文化调解的影响。简言之,当前研究已开始关注对话口译中包括眼神在内的非语言因素,认识到它们对于译员角色展示和谈话进程的影响,但对于具体语境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眼神互动展现译员角色,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证研究中进行观察和总结。
当前对于对话口译中译员的角色研究呈两极分化趋势:一派认为译员是隐身的、中立的“传声筒”;另一派认为译员在对话口译中具有高显身度,积极参与对话过程。大量实证研究发现,译员在对话口译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显身角色。最新研究发现,国内外对口译员角色的认知一直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从“居间者、调解人和交流促进者”逐步转变为“跨文化调解者”和“形象建构者”(李陆婷、高彬,2021)。
手语传译研究者最早开始探讨译员的角色问题。Roy(2000)、Metzger(1999)通过对手语传译中译员的交际行为进行详细的话语分析,发现译员在话轮管理、语言传译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预行为,并未完全隐身。Berk-Seligson(1990)也在具有代表性的法庭口译研究中对译员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她发现译员在翻译不同人物的发言时会采取不同的礼貌修辞方法,并指出译员的干预行为可能会影响陪审员对证人可信度的看法。Wadensjö(1998)通过对大量真实的对话口译语料分析,发现翻译过程中存在“翻译语言”(renditions)和“非翻译语言”(non-renditions),前者主要是对谈话内容的翻译,而后者则用于对谈话进程进行“调节”(coordinate),由此提出,对话口译是一种译员参与的三方交际过程,译员在其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立”角色,而是积极地对交际过程进行协调和干预。其他大量实证研究也指出,译员并非进行中立的、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通过言语和非语言行为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复杂角色(如:Bolden,2000;Bot,2005;Hale,2004 等)。
目前,话语分析广泛应用于对话口译研究,帮助研究者探讨口译员的语言行为和社会角色,并对参与谈话各方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但是,一些研究者也开始认识到,对话口译是一种立体的沟通过程,面对面的互动不仅包含语言层面的内容,同时也包括非语言层面的内容(Bot,2005;Davitti,2013;Mason,2012;Pasquandrea,2011)。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对多模态话语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在话语分析的过程中,所有的交流模式都被认为是一种意义建立的资源。换言之,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对语言本身进行分析,同时对人们所使用的包括眼神、身体姿态、手势在内的所有沟通渠道进行观察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O’Halloran(2011)将其定义为一种“将语言研究的范畴拓展到对语言和其他包括画面、符号、手势、动作、音乐等在内的沟通渠道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话口译与其他面对面发生的话语行为一样,对话双方在译员的协助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沟通,译员的语言、非语言行为都会对交际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够对对话口译员的角色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私下对话发生时译员的眼神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与译员之后的话语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探讨译员是否能够通过讲话人的眼神识别发言的接收对象,以及是否会对谈话进行干预。
1. 研究问题:在对话口译中译员是否存在不同的角色表现?是否能够通过译员的眼神表现、话轮转换策略对其进行观察和总结?译员的角色表现呈现出什么一般性规律?
2. 实验设计:研究者设计了一组发生在中国教师(王伟)和外国家长(Susan)之间的模拟对话,该外国家长的孩子希望转学到该教师所在的国际中学,两人就孩子的基本情况、中国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双方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沟通。该对话包含3 次由其中一位讲话人发起的私下对话。本研究将记录10 位不同的学生译员对这3 次私下对话的处理方式,并对译员的眼神和话轮转换表现及其所体现的译员角色进行分析。
3. 实验流程:本研究包括对话设计、角色扮演者培训、受试者招募、模拟对话口译实施和数据收集分析等环节。
4. 参与人员:对话口译角色扮演者2人(一组)、学生译员10人、视频记录人员1 人。其中,中方角色的扮演者为高校翻译研究教师,外方角色的扮演者为高校口译教学研究教师,学生译员为通过互联网随机招募的某高校的在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译员大多接受过1 年以上的口译训练,其中有3 位是英语专业本科生,7 位是口译专业研究生,其中,研究生全部持有CATTI 二级口译证书。
5. 数据转写和分析:研究者使用录像设备对10 组对话口译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在实验结束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转写。结合本研究的研究问题,研究者重点对私下对话发生时译员的眼神表现和话轮转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从整体来看,当其中一方发起私下对话时,译员会下意识地与其进行眼神交流,从译员角度来看,各方之间的眼神互动和话轮转换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1)译员未与私下对话发起者进行眼神交流,不参与私下交流,直接将发言内容翻译给另一方,形成AIBIA 模式,表现出“管道”的隐身模式。
(2)译员与发起私下对话一方持续进行眼神交流,直接作出回应,并未把私下内容翻译给另一方,形成AIBIBIB 模式,表现出对话的参与者角色。
(3)译员看向私下对话发起者,作出“嗯嗯”“OK”等简单回应,然后快速转向另一方,将私下对话内容翻译或转述给另一方,形成AIBIBIA 模式,译员表现出谈话的参与者或交际的协调者角色。
下文将结合三次具体的私下对话内容对译员的角色表现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次私下对话由外方讲话人Susan 发起,在中方讲话人问道“您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之后产生,Susan 看向译员并对译员小声说道:“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specific class performance with him for now. ”表1 列出了10 位译员(编号1—10, 下同)对本次私下对话作出的不同的眼神互动和话轮转换反应。
这次私下对话的话轮较短,表1显示,在一方发起私下对话后,10位译员都看向了该讲话人,其中7位译员同时进行了语言回应(“嗯嗯”“OK”)。这说明大部分译员能够通过与讲话人进行眼神交流,识别自己是本轮发言的接收对象,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表1 .
在话轮转换层面的数据表明,有2 位译员对话轮进行了管理,选择不对这句话进行翻译,形成了AIBIBIB 模式。在继续话轮转换的8 位译员中,有5 位译员采用第三人称对谈话内容进行转述,有3 位译员采用第一人称对私下对话按照常规模式进行了直接翻译,形成AIBIBIA 模式。
由此可见,译员首先通过眼神与讲话人形成互动,判断谈话的接收对象,通过眼神识别之后,再采用相应的话轮转换策略体现译员的不同角色:如译员选择不对本轮对话进行翻译,则此时译员是私下对话的参与者和接收者,认为没有将信息进一步传递给另一方的必要;如译员选择采用第三人称对谈话内容进行转述,则译员此时是私下对话的信息接收者,但同时是双方之间沟通的协调者,需要将讲话人发起的私下对话转述给另一方,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目的;如译员选择采用第一人称对私下对话进行直接翻译,则表明译员尽管通过眼神信息能够识别自己是私下对话的接收者,但是仍然选择保持中立,将话轮传递给另一方,表现出更多的“管道”角色。
第二次私下对话在中方讲话人介绍完课程内容后,由外方讲话人发起。Susan 看向译员并问道:“How many classes are there? Why are there so many classes? Do you have to take so many classes when you were in school?”表2 列 出 了10位译员对本次私下对话的反应。
表2 .
本轮私下对话内容较长,因此译员的眼神互动和话轮转换表现得更为复杂。在10 位译员中,有1 位译员未与讲话人进行眼神交流(10 号),因此并未识别自己为私下对话的接收者,而是直接将私下对话翻译给另一方,形成AIBIA模式,表现出“管道”的角色。
其他9 位译员都与私下对话发起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眼神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译员(7号)尽管与讲话人进行了眼神交流,仍然将私下对话直接按原文翻译给另一方,同样表现出了“管道”角色。
除10 号和7 号外,其他8 位与讲话人进行眼神交流的译员展现出了不同的话轮转换模式。第一,AIBIBIB 模式。译员直接对讲话人的提问进行了回应,或是对其发起的提问进行解释,在结束对话后,并未将谈话内容翻译给另一方,表现出谈话的直接参与者角色。第二,AIBIBIA 模式。译员对讲话人的提问进行简单回应,然后将内容转述给中方。在这种模式中,尽管译员通过眼神互动意识到自己是私下对话的接收者,但在话轮转换层面表现出了交际协调者的角色。
第三次私下对话发生在外方讲话人描述完家长施加给学生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之后,由中方讲话人向译员发起。王伟看向译员并说道:“的确,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但其实‘鸡娃’的现象并不是我们中国才有的,对吧?”表3 列出了10 位不同的译员对本轮私下对话的反应。
表3 .
在本轮私下对话中,所有的译员都与讲话人进行了眼神交流,并通过眼神互动识别到自己为私下对话接收对象,作出了点头或是“嗯嗯”之类的回应,之后,有2 位译员未将私下对话翻译给另一方,形成AIBIBIB 模式,表现出谈话参与者角色。
但在具体的话轮转换中,译员表现出了更为复杂的角色。有8位译员选择将私下对话翻译给另一方,形成了AIBIBIA 模式。其中,有3 位译员沿用原发言中的第一人称“I”,表现出隐身的“管道”角色。有2 位讲话人将第一人称单数改变为第一人称复数“We”,体现与原语讲话人相同的立场,作为私下对话接收者与另一讲话人展开直接对话,表现出谈话参与者角色。其他3 位译员则选择将原文的主观表达转换为无人称客观陈述的形式,弱化自己作为谈话参与者的角色,而是对信息进行传达,表现出交际协调者的角色。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译员的角色表现进行总结。在讲话人发起私下对话后,一类译员会忽略眼神信息,将发言视为常规话轮并对其进行翻译,表现出“隐身”的管道角色。另一类译员会根据眼神互动识别自己为接收者的私下对话,在话轮层面或是不将其转述给另一方,形成AIBIBIB 模式,表现出私下对话中谈话参与者的角色,或是直接对其进行回应,然后将其转述或翻译给另一方,形成AIBIBIA 模式,表现出交际协调者或是接近“管道”的角色(见图)。
图. 对话口译中译员通过眼神互动和话轮转换形成的角色表现
对话口译是一种由译员参与协调的三方面对面交际沟通方式。在对话口译中,译员与对话各方的交流是立体的、多模态的,这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还体现在包括眼神互动在内的非语言层面。此外,除了常规情况下的交替发言模式,对话口译中还存在私下对话,即由其中一方发起的、以译员为发言接收对象的二元对话。在对话口译中,译员并不是简单的“管道”角色,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协调性角色。当前研究表明,译员的眼神互动和话轮转换模式多与译员的角色表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译员的角色如何通过这两种因素表现出来,还有待实证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本研究在实验环境中通过模拟对话口译观察译员对于私下对话的处理方式,通过眼神互动和话轮管理两项指标对译员的角色表现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并尝试总结译员的不同角色表现。根据三轮私下对话发生之后译员的反应,本研究发现,首先译员的角色体现在通过眼神互动对私下对话进行回应和判断,其次译员会通过不同的话轮转换模式表现出不同的角色。鉴于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能进一步推广为一般规律,但本研究的发现能够为对话口译实证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期待后续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扩大实证研究规模,进一步探索口译员的角色内涵和角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