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伟,王静娜,张 娜,张玉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济南250012)
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救治技术的不断提高,极早早产儿和超早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但早产儿的各项重要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差,口腔运动功能发育不完善,吸吮、呼吸、吞咽功能不协调,易感染,经口喂养困难,导致患儿治疗难度加大、费用增加及住院时间延长[1]。有研究表明,将初乳涂抹到患儿口腔后,免疫因子与口咽部淋巴组织相互作用,增加血液中免疫因子水平,调节肠道内正常菌群的作用,减少感染的发生[2]。口腔按摩干预训练是近年来NICU最常用的口腔喂养策略和技术之一,口腔按摩干预训练的原理是通过刺激早产儿口唇、舌、咽、喉与吸吮-吞咽-呼吸有关的组织和肌肉群,从而改善口咽肌的张力和力量,促进正常吸吮的建立,提高吸吮能力,促进早产儿呼吸、吸吮、吞咽的相互协调,帮助早产儿从管饲转变为自主的经口喂养[3-5]。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行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0 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50 例早产儿作为实验组。纳入标准:①出生体重<2500 g,胎龄<34周者;②出生后24 h内转入NICU者;③无先天性呼吸道、消化道畸形或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者;④患儿母亲有母乳喂养意愿,无乳腺疾病,能正常提供初乳。排除标准:①出生时伴严重窒息和宫内感染者;②严重疾病者;③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遗传代谢疾病[6]者;④母乳喂养禁忌证者(如母亲HIV感染,母亲结核病急性期等)。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胎龄 28+4~33+6(32.04±1.26)周;体质量0.9~2.4(1.60±0.46)kg。实验组男27例、女23例,胎龄 29+3~33+6(31.56±1.31) 周;体质量1.0~2.4(1.69±0.52)kg。家属基本资料:对照组母亲42例、父亲8例,年龄(32.00±3.22)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中专11例,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14例;家庭月收入:≤3000元5例,3001~6999元19例,≥7000元26例。实验组母亲39例、父亲11例,年龄(33.00±2.6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中专9例,大专16例,本科及以上16例;家庭收入:≤3000元 3例,3001~6999元22例,≥7000元25例。两组患儿、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所有家长均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家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初乳的收集、储存和运输。鼓励患儿母亲产后24 h内开始规律、频繁、有效泵奶,收集初乳(手挤奶和吸奶器泵奶),采用专用储奶袋或储奶瓶储存,并在储奶袋或储奶瓶上标明患儿住院信息和挤奶时间,立即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有效期为24 h,并冷链运输,护士接收母乳时应和家长一起核对,确认储奶袋上信息与患儿信息完全一致,并做好交接记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暖箱保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皮肤、口腔、脐部、臀部护理)、呼吸道管理、各种管路管理、体位管理、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等措施,根据医嘱将母乳应用于早产儿的微量胃肠内喂养,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涂抹口腔3次。如母乳不充足,遵医嘱补充早产儿院内配方奶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喂养前30 min采用初乳口腔涂抹配合按摩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佩戴好无菌手套按摩早产儿口周:a.用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摩早产儿两侧脸颊,轻轻按压鼻翼根部至耳根处,然后再从耳根部至嘴角轻轻按压约2 min。b.将示指放在一侧唇角,用力轻柔的力量轻压上唇角,以圆周进行运动的方式将示指从一侧唇角移向上唇中央,再移动至对侧唇角约1 min。同样的方法按摩下唇。c.将拇指和示指放于上唇正中,分别用轻柔、持续的力量向双侧唇角连续按压并移动,约1 min,同样的方法按摩下唇。②更换一无菌手套后,在手套示指涂抹少适量初乳,进行口腔内按摩:a.将示指于上牙龈中央,以恒定和持续的力量缓慢而轻柔地移到牙龈后面,用同样的方法再从上牙龈后面移回到上牙龈中央,在上牙龈另一侧重复上述动作约1 min,在下牙龈的两侧重复上述动作约1 min。b.将手指放在左侧唇角内侧,在脸颊的内部以适度轻柔的压力向磨牙牙龈水平位置,形成“C”形按压,来回按压再移回唇内侧,将手指放在右侧内嘴角,在脸颊内部重复该动作约2 min。c.将示指按压硬腭和软腭3 s,手指向下至舌中央,按压舌部约1 min。d.最后将示指指腹伸入早产儿的口腔中央,来回轻柔按压摩其软腭和硬腭,持续约 1 min。③引出吸吮。将示指掌面朝上置于早产儿硬腭中央(舌中线),用适当的力量按摩,以引出吸吮。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喂养情况包括开始肠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等。开始经口喂养指有自主吸吮能力,首次经口吸达到5 ml/次及以上;达全肠道喂养是指经口喂养达140 ml/(kg·d)[7-8]。患儿出院当天,采用本院自制的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2.1 两组NEC、LOS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NEC、LOS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名(%)]
早产儿容易出现吸吮、吞咽功能不成熟与呼吸系统协调性差等,喂养时吞咽、呼吸比例更不协调,易发生呼吸暂停、心率下降、血氧下降、全身皮肤青紫等情况,影响经口喂养的效果[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NEC、LOS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李育梅等[9-10]研究结果一致。母乳是新生儿的天然首选食物,而有“液体黄金之称”的初乳富含免疫因子,如对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SlgA,保护胃肠道屏障功能的乳铁蛋白、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生长的母乳寡聚糖(HMOs)等[9],胎龄越小,其母亲初乳中免疫因子含量越高,这些保护性物质对早产儿非常重要,少量的初乳和口腔黏膜接触,也可以更早的刺激早产儿免疫系统。低出生体重儿越早获得初乳进行喂养或者口腔涂抹,其肠道越早受到母乳中各种免疫因子的保护,从而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和肠道成熟,减少NEC和LOS 等疾病的发生[11-1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易出现吸吮能力不足、吞咽与呼吸功能不协调,导致出现经口喂养问题,需要长期静脉肠外营养,且在最初数天病情最重,感染风险最高,易因各种并发症导致患儿住院时间长[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开始肠内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及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涂满梅等[15-17]研究结果一致。初乳口腔涂抹后,初乳中的细胞保护因子、免疫活性物质与口腔黏膜接触后直接被口腔黏膜吸收,并与口咽部的淋巴组织相互作用;随着吞咽动作咽下的初乳直接激活消化道内相关淋巴组织,促进胃肠道免疫调节,维持胃肠道正常微生态,增强其消化吸收及排空的能力,从而加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初乳口腔涂抹配合口腔按摩训练,通过积极锻炼口腔肌肉改善口腔功能,同时调节吸吮中枢,促进神经系统成熟,提升吸吮能力和调节吸吮的节律,促进吸吮和吞咽功能相互协调[20-21]。通过初乳口腔免疫配合口腔按摩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成熟,加快喂养进程,促进生长发育[9,22],从而有效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初乳口腔涂抹配合口腔按摩可有效促进经口喂养的进程,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初乳口腔涂抹配合口腔按摩作为早产儿的喂养策略,可有效促进早产儿身体恢复,促进喂养进程,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