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2022-08-25 08:48范江华聂剑飞黎成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膀胱次数研究组

范江华 马 甜 杨 艺 聂剑飞 黎成林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肇庆 526000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有着高发病率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多元化的特征,极易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后尿失禁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占40%左右,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需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救治,恢复其膀胱功能,对于其预后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过该结论有待验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膀胱功能的影响,现将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 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中,男29 例,女16 例;年龄46~68 岁,平均(52.7±3.5)岁;尿失禁程度:轻度9例,中度21 例,重度15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8例,女17 例;年龄47~67 岁,平均(52.3±3.2)岁;尿失禁程度:轻度10 例,中度22 例,重度1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尿失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诊断为脑卒中后尿失禁,并经头部CT、磁共振成像扫描证实。排尿情况:患者在评估的48 h 内,曾发生过漏尿的情况或是留置尿管,同时,1 周内至少有1 次膀胱失控。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脑卒中后尿失禁的诊断标准;②参与研究者知情并同意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的患者;②机体主要脏器组织(肝、肺、肾等)严重受损的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④临床基础资料不全的患者;⑤有精神异常或不配合的患者。该研究已经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选择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D-2A 型),开启双向波,电流频率设置为20 Hz,刺激电流脉宽设置为0.2 ms,1 次/d,30 min/次;运动想象疗法:患者闭眼想象,治疗的整个过程需要重复3 次,治疗间隔时间为15 min。患者需维持治疗4 周。

1.2.2 研究组 患者采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膀胱功能训练:主动收缩盆底肌肌力锻炼,10 s/次,间断收缩,治疗过程需要重复10 次;刺激肛门,借助手促使膀胱反射性收缩;Grede 按压法。呼吸功能训练:腹式呼吸训练、胸式呼吸训练。2 次/d,30 min/次。患者需维持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排尿可以自主控制,尿失禁等临床症状基本没有发生;有效:排尿前有尿意,但是不能完全自主控制,尿失禁等临床症状偶尔发生;无效:排尿不能自主控制,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经常性发生。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尿流动力学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膀胱容量、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内压力。其中,膀胱容量通过导尿法进行检测,逼尿肌压力、膀胱内压力通过压力/流率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测,膀胱顺应性通过自由尿流率的方法进行检测。

1.3.3 膀胱功能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功能指标,包括24 h 排尿次数、24 h 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通过影像学检查、视疹、触诊、叩诊的方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及膀胱内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大于治疗前,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及膀胱内压力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及膀胱内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 排尿次数、24 h 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少于治疗前,每次排尿量多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24 h 排尿次数、24 h 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的比较(±s)

3 讨论

近些年来,基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工业化进程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中的发展迅猛提升,人们在生活、饮食、环境等方面随之发生了特别大的调整,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日益上升的态势。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范围内,每10 万人中,脑卒中疾病的患病有719~746 人,死亡有116~142 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征,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极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后尿失禁是最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不仅困扰患者的健康安全,还会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负担。现阶段,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临床医师主要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其中,经皮神经电刺激借助电极片,改善逼尿肌过度收缩的症状,并刺激膀胱四周组织,从而提高膀胱的容量。而运动想象疗法通过不断的运动想象,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感觉的输入以及对于中枢神经的传出,以此缓解膀胱压力。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极易降低患者的膀胱容量,导致患者发生遗尿、漏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泌尿系统感染,影响预后。因此,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现在临床医师特别重视的课题。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是一种新型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方式,其中,膀胱功能训练属于行为疗法的一种,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训练,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肌力,缓解膀胱压力,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锻炼腹部四周的肌肉组织,增强膀胱顺应性,提高膀胱容量。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容量大于治疗前,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内压力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内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膀胱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 排尿次数、24 h 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少于治疗前,每次排尿量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 排尿次数、24 h 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具有特别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尿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有利于促进膀胱功能尽早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膀胱次数研究组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最后才吃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膀胱憩室病例报告1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