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亭,李建东,赵 莹
(1.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37; 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建筑学院,郑州 450046; 3.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郑州 450001; 4.河南知新营造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郑州 450001)
郑州因商代早期王都郑州商城遗址成为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经春秋管邑、隋唐管州、明清郑州、民国郑县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关于郑州的城市研究,考古学领域多关注郑州商城遗址等早期遗址及其与早期地理环境的关系[1-3],历史学领域多关注民国或铁路开通以来郑州的城市建设[4-6],城乡规划学领域多关注现代城市建设,如二七广场地区、西部棉纺工业基地等[7-11],建筑学领域则多关注郑州文庙以及郑州八景等典型建筑和景观[12-13]。综合来看,对郑州老城城市形态演变的研究相对较少。
郑州老城起源于商代,经汉代设县、唐代筑城并一直延续至清末,随着铁路开通后商埠建设及省会迁郑,老城如何一步步消隐在现代城市中是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因此,本研究以郑州老城为研究对象,以《乾隆郑州志》《民国郑县志》等方志文献、测绘图及其他文献为基础,梳理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郑州老城功能布局、街巷及建筑等城市形态的变化,厘清变迁的背后缘由,探明郑州由古代城市向现代城市发展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
郑州老城是汉代以后在郑州商城内城南部发展至今的城区,经过近现代城市的不断拓展和建设,老城已成为当代郑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郑州老城的范围西起北(南)顺城街,东到城东路,南至城南路,北至城北路南侧的汉城垣一线。
郑州老城位于汴洛通道上的关隘地区,也是大运河通济渠的关键地区,更是现今全国铁路枢纽的中心位置。西周时期郑州便是官道上的重要城邑管,西周至隋唐全国政治中心在以西安、洛阳为核心的关中和中原地区,郑州老城一直在延续发展。唐宋时期全国政治中心向东转移至开封地区,随着开封在大运河上交通枢纽作用日益凸显[14],郑州的城市等级和职能也随之提升,先置管州后寻改为郑州,宋代更是成为了开封的西辅[15](宋代曾将对拱卫开封安全比较重要的城市设为“四辅”,郑州为“西辅”)。元至清代,全国政治中心转移至中原地区以外,郑州成为开封管属的重要府州。清末民初,因郑州地区的桃花峪处于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台阶过渡地带[16],是数千年来黄河中下游较为锚固的节点,铁路选择从这个关键位置跨越黄河,从而奠定了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
从《嘉靖郑州志校释》《乾隆郑州志》《民国郑县志》等地方史志文献可以看出,郑州老城由来已久,历史延续性强。郑州,《禹贡》豫州之域,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叔鲜于郑州,秦置管县,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东汉亦然[17]。由此可见,郑州历史悠久,且郑州老城秦代便是管县县治所在地。隋开皇十六年置管州,大业初改郑州,治管县(今老城),唐置郑州,属河南道[18]。隋唐时期是郑州历史地位的转折之期,这一时期郑州地区的中心移至老城,归洛阳管辖。宋熙宁五年,废州,以管城县属开封府,元丰八年复置州,崇宁四年建为西辅。金元复为州,明省管城,以州属开封府,清雍正二年题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裁府置县,郑州遂名郑县[19]。宋代以后,郑州老城归属开封,民国时期改为郑县。
《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上、中、下册)》《郑州商城遗址考古研究》等考古资料进一步佐证了郑州老城自商代,经战国、秦汉、唐宋、明清至今的延续关系。1953—1973年,郑州商城遗址四面城墙上前后共发掘大小不等的探沟22个,对围合郑州老城的南城垣和东西二城垣中部和南部探沟断面分析可见:在残存的商代夯土城垣外侧和上部,普遍附加和叠压有战国时期的夯土城墙和文化层,其上部还普遍叠压有汉、唐、宋以及明、清等代的夯土城墙与文化层[1](图1)。
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郑州老城从商代伊始,经汉代缩小至内城南部发展后,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时期,体现出完整的历史延续性。
图1 郑州商城城墙探沟位置及剖面图
郑州老城起源于郑州商城,郑州商城拥有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的格局。战国时期仅保留内城作为军事用途延续使用,汉代在郑州商城内城垣南部约三分之二处增筑东西向城垣,框定了郑州老城的范围[1]。唐武德四年筑城确定“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顶阔二丈,趾宽五丈,隍宽四丈,深二丈五尺。城门四:东寅宾,西西成,两门相对;南阜民,北拱辰,两门不相对,南门偏西,北门居中”的老城格局[17]。历经宋、元、明、清的延续使用,这一格局较好地延续下来。整体来看,郑州老城经商代选址、汉代定城、唐代谋局延续至今,城市形态层积脉络清晰。
清代郑州老城是典型的明清城市,格局清晰,规制严整。京广铁路开通后,郑州与北京的关系被强化,在老城西侧开设郑州商埠。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城市层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最终成为河南省省会,进而在老城北侧建设省会迁郑后的行政区。本研究以《乾隆郑州志》(1748年)中老城城市形态为基础,阐述清至改革开放(1978年)前郑州老城功能布局、街巷、建筑的演变,以厘清这一关键时期城市形态演变的脉络。
清代,郑州老城主要包括衙署区、庙祠区、居民生活区等功能区,被“十字街”为主的商业区所串联。衙署区位于老城西北部,北大清真寺、开元寺、城隍庙、文庙等所处的庙祠区位于老城东北部,居民生活区位于老城西南部,商业则主要沿管城街、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所形成的“十字街”分布。这一时期,老城建设主要集中于西南部、西北部,老城东部除沿东大街分布的文庙、城隍庙等外,在老城东北部、东南部及西北部还有大量农田和空地(图2a)。
民国时期老城内功能布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局部功能有所调整,如老城西南部书院街、南学街两侧建设了高等小学、县视学驻地,老城西北部增加了郑州日报社,衙署、开元寺、城隍庙等功能被置换为市政府、医院和学校等(图2b)。1927—1930年,冯玉祥主豫,设立郑州市,倡导开展“新郑州运动”,使城市建设与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沿铁路在老城西侧建设商埠[20](图2c)。1942年郑州以老城西城垣、南城垣为界,呈现出老城和商埠两个重点发展区域并置的城市格局,商埠区自铁路开通以来逐步形成并快速发展,建成区规模和街巷数量都已经远超老城。在这一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虽商业中心转移至西侧商埠区,老城依然是传统意义的行政中心所在地[21],老城内功能布局基本延续。从整个城市的视角来看,虽拓展建设了西侧商埠区,但老城内建成区规模变化不大(图2d)。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省会迁郑,在郑州老城北侧建设行政区,城市建设主要在行政区和民国商埠区北侧,省政府、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的。1958年,市政府从老城内衙署西迁至京广铁路以西的中原路,至改革开放前老城东北、东南部仍有大量空置用地。新中国成立后,在郑州老城和陇海铁路之间以郑州东货站为中心进行了大量建设。从整个城市视角来看,老城已经被西侧商埠区、北侧行政区及郑州东货站的建设所环绕,老城内建成区规模仍没有扩大(图2e~2f)。
由此可见,清代老城内以商业为主的十字街串联了衙署区、庙祠区、居民生活区等功能区,民国时期城市商业中心在商埠区发展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行政管理也移至京广铁路西侧,老城逐步转变为以居民生活区为主的城市区域,建成区规模变化不大。
图2 清至改革开放前郑州历史城图及测绘图
清代,郑州老城街巷格局以管城街(衙前街)、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等主要街巷构成的“十字街、大市口”为骨架。东大街主要分布有子产祠、东里书院、文庙、祖师庙等。西大街及十字街一带主要集聚了商业活动,不仅各地来郑州的官吏、公人、旅人、客商要到西大街,老城区的人购物、吃饭、娱乐等也要到西大街。南大街出过很多高官、名人,历朝历代官宦人家、名门望族、乡绅富商就生活在这里,历史上流传着“东街穷、西街富、南街顶戴一大铺”的谚语[22]。大市口北侧的北大街是郑州回族人聚居的区域,周边的清真寺街两侧分布着回族的餐饮商铺。整体来看,老城内东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通向城外,形成了“四门丁字大街”较为严整的街巷格局(图3a)。
民国时期(1912—1949年),郑州老城主要新增了两条东西向道路,加强了老城与西侧商埠区的联系。一是在北部将老城外的太康路向东延伸至衙署的天成路,二是南学街西延与西侧大同路相连。此外,冯玉祥主政郑州时拆除了老城西城墙,并沿西城墙修建了(南、北)顺城街。这一时期,城市商业中心移至火车站前的商埠地区,1920年郑州的92条街道中有42条都集中于商埠地区[20]。从整个城市视角来看,民国时期郑州城市街巷强调了商埠区与老城东西向的交通联系,老城封闭完整的街巷体系在西侧被打破(图3b)。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主要围绕“省会迁郑”、棉纺工业基地建设而展开,虽然采取了“改造棋盘城”[23]等道路建设的举措,但主要是在老城外实施。从整个城市视角来看,这一时期城市向北侧发展,通过建设人民路强化商埠区和行政区的联系,改变了老城与行政区的联系仅依靠北大街的局面。至此,老城街巷体系与强调交通职能的现代城市道路体系不协调的问题逐步凸显(图3c)。
图3 清至改革开放前郑州老城街巷示意图
此外,郑州老城内多数街巷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但街巷名称却随时代变迁发生改变。今老城内主要街巷名称以明清老城相关要素命名,或因城命名,或因街巷沿线建筑、构筑物或居住人群而命名;也有少量街巷以解放、向阳、团结、革新、红光等命名,这些街巷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表1)。
表1 郑州老城主要街巷名称变迁
总之,清至改革开放前,郑州老城内街巷格局变化较小,老城内街区层面形态格局延续较好,民国时期老城封闭完整的街巷体系在西侧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新增建设用地和街巷主要在老城外,老城街巷在现代城市道路体系中呈现出交通职能相对弱化的特征。
清代,郑州老城内主要有衙署、文庙、城隍庙、子产祠、开元寺、北大清真寺以及城门等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多延续至今或留有基址,老城内民居主要分布在老城西南部,现仍保存有康家大院、岳氏民居、李世鼎民居、王家大院、团结大院等近10处传统民居。
民国时期(1912—1949年),郑州老城内贡院、常平老仓、新建仓、养济院、卧佛寺、芦医庙等公共设施逐渐消失,开元寺、城隍庙等这类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被功能置换成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表2)。从服务范围上来看,开元寺、城隍庙等宗教建筑在清代服务整个郑州乃至更大范围,而新置换的医院、学校等功能则主要服务城市中的一个片区。民国时期(1912—1949年),老城内新增建筑较少,主要增加了北大清真女寺,以及南大街、唐子巷周边硬山形式的传统民居。这一时期,商埠区主要新建了商业建筑、平民公园、图书馆等新兴设施及杜岭、阜民里、五里堡等平民住区,老城内新增建筑与商埠区相比,功能和形式均较少(表3)。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人民政府暂驻于老城衙署,1958年西迁至中原路后,衙署成为管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地至今[24]。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近30年间,城市新增建筑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商埠区,老城内较少(表3)。
总之,民国以来(1912年以来),老城内建筑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公共建筑上,小型庙祠大量减少,服务整个城市的开元寺、城隍庙公共建筑功能逐步转变为医院、学校等片区级公共设施,新增建筑较少。
表2 民国时期郑州老城内主要公共建筑[20]
表3 1912—1978年主要新增建筑(老城、商埠区和行政区内)
清代末期铁路开通(1905年)以后,城市的生活和商业中心移至商埠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主要为工业生产和省会迁郑服务,城市的行政管理职能也移至京广铁路西侧,致使老城在城市中的职能逐渐弱化。
清代末期,铁路在老城西侧经过并开设郑州站,为郑州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民国时期,郑州的交通、商贸职能不断提升,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发生了转换,原有的城市重心——官府衙门驻地被取代,火车站及其畸连的商业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2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服务工业生产,城市行政中心也西迁到京广铁路以西。随着城市商业、行政等中心逐步迁出,郑州老城逐渐发展为城市中相对独立的生活区,成为现代城市的“城中城”。
历史延续的完整和清晰的层积过程塑造了老城长期封闭的城市形态,无论是商埠区还是行政区的建设,都选择在老城外以建设“新区”的形式向外拓展,致使老城内街巷格局较好地延续下来。民国时期,老城虽增加了与商埠相连的道路并拆除了西城墙,但由于老城和商埠两个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已经形成,大量现代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在老城外建设,老城内严整的街巷格局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后亦是如此,省会迁郑后的行政区成为郑州的另一个“新区”,且城市道路体系主要注重行政区与商埠区的联系。可见,由于老城的封闭形态促使郑州形成了包含老城、商埠和行政区3个独立功能区的空间结构,老城内外城市建设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老城街巷格局得以较为完整的延续。
清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进入近现代的转型期,郑州的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均发生了变化[26],从而导致老城内建筑功能的更新。清代郑州老城总人口约2万人,外来人口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涌入,大量外来人口聚集在老城西侧的商埠区和北侧的行政区,再加上新兴的交通、商贸、工业等城市产业类型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城市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元寺、城隍庙及小型庙祠的传统宗教功能需求逐步消失,而学校、医院、商业、工厂等新兴设施的需求愈发强烈。原有郑州老城内公共建筑功能被置换为新兴功能,以满足老城内对新兴公共设施的需求。
居“中”的地理区位,不仅使郑州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重要位置,更使其在民国后逐步成为铁路交通的关键枢纽。区位及外部交通条件的重大变化促使城市能级的提升,不管是民国时建立的商埠区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省会迁郑建设的行政区,都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反映在郑州老城城市形态上,就是原有居于核心地位的商业和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被移至城外。郑州老城经商代选址、汉代定城、唐代谋局直至宋元明清的长期延续,形成了封闭的城市空间形态。虽然具有公共属性的城市职能外移,但街巷格局却较好地延续下来。民国后新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对新兴公共设施的需求促使老城内的建筑功能得以更新。在城市形态的演变趋势下,随着城市整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格局相对完整的郑州老城逐步转变为现代城市的“城中城”。
致谢:对北京建筑大学汤羽扬教授的帮助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