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效果评价

2022-08-24 05:06管志红柳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因性淋巴肌力

管志红 柳伟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濮阳 457000)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案之一[1]。患者手术后常因淋巴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淋巴液滞留于组织中,导致淋巴及上肢水肿,引起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和康复进程。当前对于乳腺癌术后发生淋巴水肿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以降低患者水肿程度,但效果不明显[2]。本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31~60岁,平均(51.27±5.81)岁;体质量指数(BMI)20.87~24.53 kg/m2,平均(22.71±1.09)kg/m2;发病部位:右侧20例,左侧25例。观察组年龄31~63岁,平均(52.36±5.22)岁;BMI 20.95~24.58 kg/m2,平均(22.77±1.13)kg/m2;发病部位:右侧23例,左侧2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医学伦理审批号:20191018)。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符合非浸润性乳腺癌诊断标准;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上肢水肿分级为中度及重度水肿(上臂周径增加3~5 cm 或>5 cm);具备乳腺癌根治术手术指征,未实施放疗方案;术后未发生感染、积液或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既往无上肢手术史并首次接受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心肾功能衰竭、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术后1 周内针对患者肘、腕部等关节加以训练;在术后8~14 d 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5 d 进行全身综合训练,其中包括加压按摩、弹力绷带压迫等方式。训练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肌内效贴:手术治疗后1个月采用AQ9611 肌内效贴布,利用爪形贴扎的方式,扎贴起点设定为肘部腕伸屈肌群的起点,沿着前臂掌侧延长蹼贴直至手掌,锚于肘关节肘窝;扎贴起点至5 cm 内不对其施加拉力,拉力起点为腕关节中点,向双侧进行施加拉力,其他剩余部分施加10%的拉力。连续干预2个月。等速肌力训练:术后1个月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训练过程中嘱患者坐位,屈膝屈髋90°,选择等速向心收缩程序,训练范围最大外展肌内收角度30°/s,10 次/组,训练5组,2 次/d,后逐渐增加训练量。干预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双侧上臂周径差,采用水置换法测量双侧上肢体积差,将上肢手指到鹰嘴上20 cm 放入装满水的特制容器中,测量溢出水的体积,每侧测量3 次,取平均值,取双侧体积差值;采用放射性核素测量患侧上肢淋巴流量。(2) 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包括认知性疲乏(4个条目)、躯体性疲乏(7个条目)及情绪性疲乏(4个条目)3个维度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0~4 分),总分60 分,分值越高患者状态越差。(3)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 分,分值越高患者上肢功能越好。(4)治疗前后采用测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活动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双侧上肢体积差均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液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比较(±s)

?

2.2 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分,±s)

?

2.3 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及外展活动度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

2.4 两组干预前后上肢功能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34.22±4.51)分,对照组(35.07±5.3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7 6,P=0.415 8);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48.37±6.22)分,高于对照组的(43.84±5.04)分(t=3.795 9,P<0.05)。

3 讨论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为患者手术时腋窝淋巴结被清扫,上肢回流至腋窝的淋巴通路遭到破坏,导致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水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当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欠佳[3~4]。因此,目前研究重点关注如何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肌内效贴是一种应用于骨关节疾病及肌肉损伤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通过合适贴扎可增加皮肤与肌肉间隙,能减小组织液回流阻力,可促进淋巴循环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可改善患者水肿、出血等现象,可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减低肌肉过度伸展以及痉挛症状,继而有效消退患者淋巴水肿[5]。等速肌力训练根据患者力量进行训练程度的调节,对深层组织加以挤压,促使肌肉收缩和舒张,有助于运动单元募集率的提高。此外,等速肌力训练可规律挤压血管、淋巴系统,使肌肉保持最大收缩力量,起到“肌肉挤压泵”的效果,有助于增加上肢淋巴回流量,减少淋巴水肿[6~7]。

本研究中观察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双侧上肢体积差均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液流量高于对照组,说明肌内效贴与等速肌力联合训练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肢淋巴结水肿。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肌内效贴可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水肿,增强患者肌力,减少肌肉间隙浆液纤维蛋白残留,抑制局部组织的粘连,增加上肢淋巴液回流[8~9]。

本研究中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这是因为肌内效贴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能有效增加患者活动量,改善患者因长时卧床或活动量降低引起的心理生理性疲乏[10~12]。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可减轻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改善癌因性疲乏,有效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

猜你喜欢
因性淋巴肌力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