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新作文 执行/寒云
鲁迅先生1881年出生,1936年逝世,在55年的人生中,他靠一支笔成为近代中国最坚强的精神力量,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从他的文章、他的思想中汲取着力量。今天我们怀念鲁迅先生,是怀念他作为一个人的精神——一个大写的人,一道不息的炬火,一个民族的魂魄。
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官,家庭殷实,所以小时候他们会雇闰土父亲这样的短工来家里帮忙。鲁迅人生的转折点是十三岁,这一年,祖父出事,父亲生病。三年后,父亲也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这一年,鲁迅十六岁,自此家道中落。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之家而陷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童年时,他的乐趣在百草园,读书在三味书屋,那个著名的“早”字就是刻在了三味书屋的书桌上。后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因为父亲是病死的,所以他立志学医。去日本仙台医专学医时,因为在课堂上看到日本的幻灯片里,日本人把为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砍头,居然有中国人围观看热闹,而觉得中国人的愚昧麻木靠医生是治不好的,于是转向文艺。在日本,他师从章太炎,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国学,和弟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小说。
回国后,应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教育部长蔡元培之邀北上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被任命为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这段时间里他很苦闷,天天在绍兴会馆抄古碑。直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在日本时的同窗钱玄同找到他,要他为《新青年》写小说,于是有了那段著名的“铁屋”论,鲁迅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反驳:“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在这之后,鲁迅就写出了名震天下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从此开启文学创作之路。之后便去往北大教书,讲义后来出版,就是《中国小说史略》。
1926年,因为北京的政治形势严峻,鲁迅陆续去了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最后于1927年定居在了上海,成为职业作家。1936年10月19日,因病不幸逝世。
鲁迅先生的创作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个时期。北京时期,小说、散文居多;上海时期,杂文、政论文居多。那时的人们,并不重视杂文的价值。然而鲁迅先生很多重要的思想,恰恰是通过杂文传递出来的。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一生都站在人民的一边,一生都在思考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出路,关心底层,同时也批判国民性,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哀其被辱,怒其欺人。从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他便批判几千年吃人的封建礼教,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灯下漫笔》里,批判一层压迫一层的等级制度;《记念刘和珍君》里,痛惜青年的牺牲,批评当局的暴力;《孔乙己》里批评读书人的迂腐;《小杂感》里批评国人的丑陋习性;《热风》则给人坚强的力量,让我们觉得我们民族依然是有希望的……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那始终抱持着的对民族深切的关怀和不灭的希望,让我们时常反思自己,反思社会。
《热风·四十一》里,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时至今日,这段话仍能鼓舞青年不沉沦、不认命、不躺平,永远为民族而奋斗。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其中的“他们”即指年轻一代。
几十年来,在中学生中一直流传着一句“箴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课本上或者宣传中鲁迅先生始终“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始终觉得鲁迅先生是严肃的、冷峻的、难以接近的,然而真实的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有血有肉的人。
他爱吃,和孩子一样的爱吃零食、爱吃甜食,还干过半夜爬起来吃零食的趣事;懂时尚,自己特别注重穿搭,还指导过萧红怎样穿搭更好看;爱版画,自己有收藏,也资助过很多木刻版画的青年画家;爱收藏,在北京的时候,就很爱逛琉璃厂,到了上海,依然如故,每月很大的花销都在收藏上,除藏书外,还有汉画像拓片、碑帖、版画、铜镜、古钱币……不一而足;爱设计,北大的校徽,自己的文集封面,杂志封面,很多都是他自己设计的,而且颇有创意和美感;爱钱,曾因为编辑不给标点符号算稿费而将文章不加标点寄过去;疼儿子,鲁迅先生五十岁才有了海婴,因此异常疼爱,客人们到家里来,鲁迅总是把儿子抱出来给大家看,疼爱之情溢于言表,朋友说他溺爱,他反驳“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关爱青年,无数的青年都把他奉为导师,而他也非常真诚地帮助他们,萧红萧军从东北到上海慕名拜访鲁迅,他真心地把他们当学生去帮助,帮助他们出版自己的小说,从此结下终生的友谊……
鲁迅是一个很爱美、爱干净的人。他用的那些宣纸、笔,都是很精致很美丽的。还有他写过的与浮世绘、比亚兹莱、版画、明清瓷器等艺术相关的文章也很值得读。我们应该从鲁迅的美讲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个更真实全面的鲁迅,从而产生兴趣,而不仅仅是干巴巴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个头衔。
钱理群认为鲁迅之于中学生的意义有两点:
第一,鲁迅不是一般的伟大的作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原创性的作家,就像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国一样。他们的意义在于,当这个民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永远可以回过头去重新读他已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中学阶段也是对一个民族的未来很重要的阶段,所以鲁迅在这个阶段不可缺席,应该让他的作品作为源泉性的基础教育读本。
第二,鲁迅的作品文字非常优美,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典范,所以也应该成为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应该找到一个浅显与深刻以及文章数量的平衡点。“初中阶段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的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
总之,在思想上,鲁迅的意义就在于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体现出一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逼你去思考,而这也应该是教育终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而在语言上,学术界的共识是,他的文字非常细腻优美。阅读鲁迅,可以把每个孩子内心最美好的东西都激发出来——对汉语的感知也好,对内在想象力的拓展和激发也好,都能够通过阅读鲁迅完成。
正如鲁迅先生去世后盖着的那面“民族魂”旗帜一样,从他去世到现在,可以想象几十几百年后,他依然会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最美好的品质,他也成为那道光,一直照耀着我们。有这道光照着我们,是我们的幸运,也希望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样,方不负他的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