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社区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对高龄孕产妇妊娠的应用价值

2022-08-24 02:06:54姜秀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31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孕产妇高龄

姜秀华

(青岛市李沧区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在社区,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主要是及时对辖区内孕妇进行建档建册,并对有关孕期各阶段出现的心理、生理等问题进行指导和处理。实行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的目的,一是针对孕产妇,尤其是高龄产妇(预产期年龄≥35周岁)[1],以期通过指导可预防孕期及妊娠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二是针对胎儿及新生儿,提高健康胎儿生产率,防止早产和死胎的发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高龄孕妇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原因,妊娠风险和妊娠并发症增多,已成为社区重点管理对象。本次研究利用收集到的辖区内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社区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对高龄产妇妊娠的应用价值,以期改善高龄产妇负性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资料来源于本社区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中心医院妇保科建档的180例高龄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接受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次数将其分为观察组90 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孕产妇不定期检查或从未检查,接受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服务少于7次[2],观察组孕产妇定期接受产前相关检查及孕期的健康宣讲活动。入选标准 :(1)年龄≥ 35周岁;(2)单胎妊娠;(3)孕前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史。排除标准: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慢性肾炎史等。此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孕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

给予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具体操作如下:(1)建档建册:收集孕妇基本资料,询问病史,嘱定期进行产检,并记录产检具体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给予预防及解决措施。(2)进行孕妇健康教育宣教:初期予孕妇宣传手册,并定期开展孕期健康知识讲座,孕产妇及家属均参加,共同了解孕期知识,包括孕期生理、营养、作息、胎儿发育等内容;向产妇及家属普及受孕、怀孕及分娩全过程;同时告知高龄产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增加心理干预内容:针对孕产妇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情绪及心理干预,并指导家属多与其进行沟通,使孕妇保持心情舒畅,降低焦虑、不安情绪。(4)饮食及运动指导:根据孕期各阶段情况,并结合孕产妇喜好,给予全面和规范的营养饮食计划;根据孕妇的各阶段生理及身体状况,指导孕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机能。(5)胎儿生长发育监测:每次产检时告知其胎儿状况,以便其了解胎儿各阶段生长发育状况,使其尽早适应母亲这一角色,并根据需求给予相应心理支持。

1.2.2 对照组

孕产妇不定期检查或从未检查,接受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服务少于7次。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比较: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进行评定。(2)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子痫前期、晚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3)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4)妊娠结局比较: 自然分娩、剖宫产、死胎、难产率。(5)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龄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产次、住院天数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 (±s,n=90)

表1 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 (±s,n=90)

组别 n 年龄(岁) 文化程度(年) 产次(次) 住院时间(天)观察组 90 38.35±2.12 13.95±2.7 1.12±0.98 4.9±2.3对照组 90 39.02±2.59 13.55±3.1 1.26±0。11 5.2±2.7 t 1.899 -0.923 1.347 1.337 p 0.059 0.357 0.1798 0.183

2.2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总分>24分为严重焦虑、抑郁,总分17-24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17为轻度焦虑、抑郁,<7分为无焦虑、抑郁。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孕妇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可有效缓解高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n HAMA 评分 HAMD 评分观察组 90 干预前 16.35±5.13 14.95±2.22干预后 10.04±2.15*# 7.03±0.75*#对照组 90 干预前 17.25±5.72 14.97±1.54干预后 13.17±3.23* 10.75±0.83*

2.3 两组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孕期保健与指导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高胆红素血症及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能够减少胎儿并发症,提升胎儿健康率。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5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及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死胎、难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能够改善分娩结局。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及新生儿Apgar 评分[例(%), ±s]

表5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及新生儿Apgar 评分[例(%), ±s]

组别 n 自然分娩 剖宫产 死胎 难产 新生儿Apgar 评分(分)观察组 90 67(74.4) 23(25.6) 0(0.00) 8(8.89) 9.93±2.15对照组 90 49(54.4) 51(45.6) 4(4.44) 21(23.33) 8.08±1.87 t/χ2 13.576 13.576 4.091 6.947 -6.159 p 0.000 0.000 0.043 0.008 0.000

3 讨论

在社区,孕期保健工作的开展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社区医生及护士可在孕产妇早、中、晚期至少进行1次家庭访视,以便更加了解孕产妇情况;在孕产妇各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如:健康手册,宣传栏,健康讲座,微信公众号,健康教育小视频,进行健康宣教,同时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宣讲;通过定期家访及电话访视、产检及早发现高危孕产妇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指导产妇进行处理。其次,在社区进行孕期保健的另一优势,孕期服务的对象不止针对孕妇,而是一个家庭,医生可依据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整体资料,针对其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的不同制定方案,来分别指导,特殊化管理。目的是使孕产妇及其家属均掌握一定的孕期保健知识,从情绪、健康、饮食、运动、生产方面入手,帮助家庭成员给孕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理环境。

进行保健与指导具体要根据孕产妇各阶段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大体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孕早期,孕产妇主要生理表现为嗜睡、恶心、呕吐等,由于为初期阶段,孕产妇心理状态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同时一部分人可能伴随紧张、焦虑。此期应以健康教育宣教为主,须发放孕妇宣传手册,定期开展孕期健康知识讲座,孕产妇及家属均参加,了解孕期知识,包括孕期生理、营养、作息、胎儿发育等内容;向产妇及家属普及受孕、怀孕及分娩全过程;同时告知高龄产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指导家属多与其进行沟通,使孕妇保持心情舒畅,降低焦虑、不安情绪。孕中期,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稳定,对妊娠适应能力增加,早孕反应减轻或消失,所以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此期,孕产妇应以加强营养及提高身体机能为主。应指导孕妇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心情愉快;合理饮食,制定全面营养餐食,既能保证母体足够营养,为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又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适当运动,避免劳累,注意休息;提醒孕产妇坚持定期体检,进入中期后,需每隔2周体检1次,经产妇往往因自己有过怀孕经验,对产检不重视。孕晚期,孕产妇再次出现情绪不稳定,对自然分娩及剖腹产的恐惧,对胎儿是否健康的焦虑和不安。随着此期胎儿逐渐发育成熟,孕产妇身体负担加重,行动不便。此时,应注重缓解孕妇恐惧心理,普及分娩知识及过程,告知产前准备,进入孕晚期后,提醒孕产妇每周产前检查1次,及时告知胎儿情况,有无异常,缓解孕产妇临产前的焦虑情绪。

受生育政策影响,我国高龄、高危产妇比例增多[3],有研究表明,高龄孕妇的不良妊娠发生率是适龄孕妇2.46倍,[4]经产妇因自己有过怀孕经验,对产检及孕期保健不重视,常常造成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5]而研究显示,规律产检及孕期保健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胎儿并发症及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报道[6-8],高龄孕妇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调适与干预能够明显缓解孕妇的负性情绪,改善分娩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亦证实,经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两组高龄孕产妇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社区孕期保健与指导对减少高龄产妇负性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降低孕产妇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有助于优生优育工作的落实,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孕产妇高龄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海峡姐妹(2016年1期)2016-02-27 15:14:57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