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优惠政策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8-24 10:52张丽萍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纳税人税务

张丽萍

(渑池县财政局,河南 三门峡 472400)

1 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税收是国家通过强制力来参与到社会产品分配过程,是国家机构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任何国家在某一阶段想要提高国家综合实力,都与财政有密切关系。为了提高财政收入,政府通常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政策,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的形式。通过调整税制结构,影响纳税主体的相关利益,合理分配国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服务,同时能起到调节市场机制运行的目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在某个阶段为了鼓励企业与行业发展而制定的特殊形式的纳税义务免除,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纳税返还、降低税率、减免应纳税款等方式,降低企业税务负担,调整社会产品分配,让更多资金能投入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当中,有利于企业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达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力度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2 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执行跟踪研究和风险防范缺失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是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都是在坚持税收强制性与无偿性为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实施的,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高质量执行,是在完成小微企业税收申报与缴纳的基础上,按照政策做到应享尽享。这就要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监督与结果跟踪,运用结果数据判断政策执行是否存在漏洞。目前地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重点监控指标是小微企业减免税申报率,工作中过分强调完成任务,忽略了工作质量。在当前政策执行模式下,税务机关往往根据上级阶段性工作重点调整短期工作目标,也就是上级将指挥棒指向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税务局就单一执行上级机关减税要求,导致出现优惠政策执行“重宣传轻监督”的局面。比如,小微企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时,税务局会关注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但随着企业后期发展从业人数不再符合规定标准时,由于监管不到位,可能造成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仍在享受,导致国家税务流失。

2.2 政策执行的重叠,造成执行效果低

重点群体就业优惠政策与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享受范围绝大部分重叠,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属于低收入群体,这个群体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的纳税人,基本上经营规模都较小,大部分都在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同样对于属于小微企业的纳税人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也首先直接享受减免税政策,不需要选择执行扣减税收优惠。

2.3 政策执行优惠力度小,政策吸引力小

通过将小微企业减免税额与全省累计总额度进行对比,可发现在2018年,全省累计减税额为501351万元,其中企业减税金额仅占据10%,2019年占比有所增加达到15%,2020年占比达到20%。虽然从数据看来,企业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将企业税收与其增长情况对比,可发现企业减免税占比较低,说明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中存在优惠力度不大、吸引力小的问题。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目的是减轻其税收负担,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各种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都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享受,能达到优惠条件的企业很少,导致政策执行优惠幅度被极大限制。据调查,自2019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19年第55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务院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的公告》和2020年第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政策的公告》相继出台后,社会组织、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据统计,2019—2020年,河南某市累计享受税收优惠企业21户,允许税前据实扣除金额543.16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35.79万元。

扶贫捐赠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优惠力度不大,政策吸引力小。因该政策免征增值税的同时,对捐赠物资需要做对应的进项税额转出,对捐赠企业的实际影响较小,部分纳税人认为捐赠物资再做进项税额转出,也增加了纳税人核算的负担。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条件,扩大政策优惠力度。

2.4 优惠政策执行效率偏低和政策落实反馈信息的滞后性

政策执行的效率与政策是否能全面实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等待时间较长,这无形之中提高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以及纳税人所消耗的时间。目前我国使用的金税三期系统存在着一定问题:通过与处理企业涉税的前台窗口的工作人员多次交流发现,目前我国政策执行的电子税务系统服务器容量较低,系统运行不稳定,因企业大部分是以季度为单位核算,因此,在各季度申报高峰期时,系统很容易出现卡顿现象,网络数据丢失,有时候针对企业出台的新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能因为电子税务系统升级出现滞后现象;部分税收优惠文件纳入系统时间较慢,数据查询功能还不健全,会导致企业在电子税务段的减免税务备案提交成功后,出现税务系统内网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政策的推出目的是扩大生产、促进就业、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但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或几个月、或一年、或两年时间等,才能显现出它的宏观调控目标效果,政策的合理性与企业发展状况的吻合性,对经济调控的适应性,政策制定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对执行政策主体的税务部门和享受政策主体——行业、企业、个人等进行调研信息反馈后才能确认,存在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滞后性。

3 增值税优惠政策协调性风险

3.1 县级财政协调性风险

在整个招商引资过程当中,受到政绩、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如用地、环评、税收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进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在具体政策制定当中,政府作为招商的主导方,政策制定中有一定的优势,而忽略了税收的风险,如引进企业抽逃资本问题、账外资金回流问题等。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企业被稽查的风险会越来越大。金税三期主要概括为“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类系统”,简单概括为就是建平台建系统。而金税四期将会纳入“非税”业务,加强了个人数据的管控,企业数据信息会更加透明,监控更加全面,同样意味着税务稽查会更严、更精准、更全方位。据专业人员调查,在河南某县20家享受税收财政优惠的企业都属于商贸企业,且都不属于本地法人,无专业运输业务、无储存加工场所,会计核算处于集中状态,甚至出现多家企业核心地址在一栋办公楼。由于从事再生物资与煤炭经销行业都是从全国各地零散采购货物,需要承担的税务几乎为零,对财政的贡献很小。

3.2 县级经济风险

县级招商引资主要是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核心。但从目前情况而言,2013—2019年河南某县招商引资进入的企业以制造业、工业企业、商贸型企业为主,企业引入后,出现了只见厂房不见生产,只见占地不见效益,多数的商贸企业经营业务不在本地。大部分企业都呈现亏损状态,其利润主要依靠政府税收财政返还,一旦税收优惠政策取消,这些企业将会面临转移或者破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4 以风险计划方式提高税收优化政策规范性与制度化

4.1 借鉴国外成功国家税收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税收政策的规范性

首先,将指标判断与企业风险自检融合。要结合国外国家税收风险管理方法,如荷兰税务局与第三方机构相互协调合作,创建了评价企业税务风险体系。其中税务人负责评估企业税务风险,第三方会计师负责检测企业管理结构和内控能力。其次,个性化管理与服务。在税务系统当中,由于涉及的管理范围较广,很容易出现多样化税务风险评估结果。针对这一情况,企业要进一步研究市场结构,当面对不同风险水平市场时,要采用多样化管理方式,将管理方式逐渐向个性化服务发展。英国税务局则将目光放在高风险纳税人方面,构建科学的税务风险监控机制。纳税人风险系数越高,将会承受更多的日常税务风险控制检测以及税务调查。对于税收风险系数较低的纳税人,英国政府通常会在两年时间内进行一次风险核查,从而提高纳税人服从意识。最后,税务风险管理与税务管理主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确保税企交流渠道的畅通,是提高税务管理的重要保障,能帮助税务局及时控制风险,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效率。

4.2 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对政府部门而言,要提高政策税收制度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进一步了解法律责任与税收风险,让企业懂得如何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税法实施效率。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要采用备案制,相关企业要向税务机关单位进行备案。除此之外,还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增值税优惠企业的监督管理,构建健全的行业管理制度。对企业销售流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必须开具相关销售发票,按照优惠政策缴纳相应的税收金额。同时,要对企业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将侧重点放在纳税人发票开具金额突增、购销不匹配等问题方面。

5 增加政策相关横向部门协调性

5.1 推进金税四期系统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通道畅通,推进综合治税平台上线

2021年我国税收管理推出金税四期系统,目前还没有正式启动,这款系统是以信息化网络技术为基础,提高纳税人服务水平,同时增设了纳税评估系统,定期对纳税人进行风险分析。尤其是通过系统将纳税人信息加入纳税人诚信系统当中,对纳税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全国统一的电子平台上线,进一步加强了对税务机关规范执法的规范性,优化税收执法环境。自从该系统上线以来,经过多次优化与升级,对数据进行更新与合并,将税收两个系统合二为一。

另外,为了解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效果评估、存在问题,以及对下一步政策落实的建议等,要建立全国的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平台,能了解政策落实情况短期或长期的效果,从而使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达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等职能。

5.2 加大对优化政策的监督力度

在税务优惠政策监督过程当中,优惠政策台账是现阶段最有效的监督方式。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控制在日常管理范围,及时掌握优惠政策运行情况,更好地划分税收优惠企业类型,减少偷税漏税的问题。要构建税收优惠政策监控机制,将先征后退、减免税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以县为单位,在税务内部机关进行检测,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监督人员进行检测。

5.3 提高优惠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

为了帮助在经营模式上不具有优势且成立相对较晚的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在颁布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前建立试点,通过实践验证,让政策在符合政策制定背景前提下,尽可能避免经常性变动,从而提高政策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对政策有效期内已经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要及时做好调整期的准备工作。对于政策即将到期的情况,要研究是否可以延伸相关规定内容,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经济调节能力。除此之外,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要符合时代需求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时做出合理调整,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结论

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政策中的一部分,从微观层面来说,为了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生产,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稳固税源,保障企业从经济发展低迷期或不稳定期顺利过渡。引导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为国家税收提供保障。从宏观层面来说,税收优惠和减免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由于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疫情、自然灾害等外因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目的是刺激经济快速发展,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相适应,对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社会稳定较快发展等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纳税人税务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