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楠,龙 晶
(成都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近年来,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成熟,进一步实现了资金流通,为数字货币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现代年轻人逐渐有理财意识,最初余额宝的利息比银行高,大多人会将盈余的资金放在余额宝、微信零钱通,随用随扫,进一步减少了纸币在市场上的流通。人民银行自2014年起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在未来不影响网络理财平台,也不影响金融体系,且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使未来数字货币趋势愈加明显。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DC/EP,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在2020年就宣布在深圳开展第一轮试点活动,包括已在进行市民参与的试验等,应用场景扩大到商业、贸易和旅游等领域。同年,多个国家都宣布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究。
数字货币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词”,本质上就是电子化的现钞。现在的移动支付需要向银行账户内存入实体现金,通过其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移动支付。数字货币充分结合了这种特点,但不需要往里存入实体现金,也不用依靠其他支付平台,只需通过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就实现了现钞数字化,放在电子钱包里即可向商家直接支付。与虚拟货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主体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具有所有法定货币的特性(法偿性,仍保持相对稳定的购买力等)和受法律效益保护。
虚拟货币的研发主体一般是私人机构,不具有国家信用背书且币值不稳定,不需要第三方信用机构介入,可在互联网特定环境中流通。尽管现在有稳定币的诞生,但仍不具有法律效力。虚拟货币更易被人为操纵,不像股票会有财务公告、未来发展计划等,信息不透明也不公开。虚拟货币没有法定货币的防伪技术,也无法代替现钞在市场上流通,当市场上有过多的不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货币就会扰乱金融市场,形成新危机。对此,早在2013年央行就印发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强调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也不是银行、保险等金融体系中的金融产品,而只是一种虚拟商品。我国在未来虚拟货币方向中,仍会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监管。
第一,降低消费成本。在互联网时代、电子货币支付大背景下,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目前阶段的交易转账等,都需要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手续费;在进出口方面,都需要两国银行利用电汇方式支付或收款,此时的手续费会更加高昂。而利用数字货币支付时,可以实现实时转账和以低费用手续费成功交易,促进全球贸易经济发展。同时,也降低了传统纸币印刷、运输和损耗等费用,增强了货币的流通安全性,响应了全球的绿色金融理念,为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第二,追溯资金流动。以传统货币为例,每年有大量的地下钱庄将需要清洗的钱运输至境外或将大量现金分散存入银行等方式,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且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还未明确出台相关法规,不少被利用为洗钱“工具”。数字货币是将传统货币数字化,仍然拥有货币编码可在后台追踪。当发生异常资金流动,引起系统警觉,便于追溯根源和追踪资金流向,打击犯罪分子洗钱行为。同时,要防止违法人员利用虚拟货币转移非法资金。央行数字货币的追溯功能可得知每一分钱的流向及相关人员,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从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诈骗和盗窃犯罪团伙。
第三,保护消费者隐私。通过公众反馈,不少人存在使用数字货币会将自己的消费记录、账户资金等隐私暴露的误解,对此央行明确表示会有严控的监管。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曾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可控的匿名支付”,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以外,不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在普通公众交易中,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交易次数不出现异常,央行对隐私保护和数字安全的控制都可值得信赖,也不会存在他人盗取用户的信息,转移账户资金的情况。在满足隐私安全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还支持无网络支付。用电子钱包里的数字货币支付,不需要依靠网络。
第四,坚持中心化管理。目前虚拟货币也试图发挥货币的职能,采用去中心化管理,利用随机生成的密码,由每一个连接到网络的节点提供存储、交易等功能。而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一旦出现任何风险都将直接威胁到金融稳定,数字人民币中心化管理有利于抵御加密资产和全球性稳定币侵蚀,防止其他虚拟货币分散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权。坚持数字人民币的中心化管理可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发行的额度,杜绝多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影响市场利率等;统筹建设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基础建设,实现运营机构的互联互通,不出现支付壁垒。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同志表示,将要大力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按使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批发型央行货币(主要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流通,不面对公众)和零售型央行货币(替代现钞,用于公众的日常消费)。与此同时,国际上纷纷开展了不同环节的试点。
在金融科技推动下,中欧日等国家都在对数字货币进行积极探索。由于国情特殊,在监管、把控放松程度都不一样。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遭受严重考验,政府需要发放救助金;居民居家隔离需要无接触购物等,都促使数字货币的研发。下文将对比欧盟、日本和美国数字货币的创新点及目前研究阶段。
第一,数字欧元。在2019年年底,欧洲央行设立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开始正式探索该项目。首先,在定位方面:现阶段数字欧元仍然是欧元体系的直接负债,并非加密资产或“稳定币”,在数量上和技术上都在欧洲中央银行的完全控制下,以多种方案对应不同模式来协助完成交易(姚前,2021),重点为公众减少交易成本等,打造零售型数字货币。其次,在技术探索方面:多国银行共同合作,分别从基础设施和分发模型的技术可行性和可编程性、数字欧元概念验证试验等方面探索数字欧元流通。立陶宛央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欧元研究里,证明了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可共享数据库记录了网络参与者之间交易)可以支撑跨境数字欧元。
第二,数字日元。数字日元在发行地位中同样属于中央银行的直接负债,不排除运用区块链技术及DLT系统增快交易速度,与数字欧元大体保持一致。在技术上与数字欧元不同的是数字日元更加注重全面普及和抗逆性。一是考虑日本为老龄化国家,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提供同样的交易机会;二是日本本土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患频发,支持在无信号无网络环境中支付。现阶段在2020年日本银行公布进行的实验包括是否能让数字货币产生利息、如何让民间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等,未来试点将继续扩大范围。
第三,数字美元。在全球积极开发数字货币项目时,相比之下,美联储对数字货币工程显得略有迟钝,2020年才对外宣布开展前期研究。虽在运营模式上还未有明确定向,但美联储在法案初稿提出两种方式:一是普通公众在美联储开户后,账户上的资金都不再是现钞,数字即资金;二是类似加密虚拟货币,通过加密技术,公众可直接持有数字美元。后者比前者更加便利,但是监管和后台清算都面临着较大风险。同时美联储在研发数字美元可能会兼顾批发型和数字型,这是探索数字货币发展过程中较稳妥的方式,可减小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现在大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数字货币和进行试点实验,反而处于全球结算货币顶端的国家略显消极。未来各国往来贸易结算中或许不再以美元为主导了,同时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价值将会下降。
在良好的移动支付环境下,现金流通量逐年减少,逐渐到向数字货币过渡时期,央行在2014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在2015年从数字货币投放模式、数字货币定位、央行数字货币原型等方向发布研究报告,启动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原型研发工作。
2019年穆长春表示数字货币呼之欲出,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中央银行按照1∶1的存款准备金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与公众交易。这种运营模式框架可让数字货币慢慢代替传统法定货币,提高效率,实现资源优化(赵贺南,2021)。据目前公布的消息,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定位是M,属于零售型数字货币,侧重满足国内的零售支付需求。
由于公众接受度能力高,我国金融发展是直接进入“现金—银行卡支付—电子支付”阶段,为央行数字货币推广提供了优越的技术条件(欧阳秋,2020)。在国际研发上,我国也处于领跑地位。有在国内的良好基础和在国际上的技术交流,步入全数字化时代指日可待。可实现跨境支付多元化,SWIFT和CHIPS垄断地位,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张乐,王淑敏,2021)。即2020年数字货币先行在深圳、苏州等城市进行封闭试点。
现阶段,数字人民币不会完全替代现钞。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数字货币将与现钞长期共存,与现钞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央行数字货币独立完全进入大众视野,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一是由于文化差异、贫富差距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实体货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若要公众完全适应全新的支付方式还有一定的困难和现实因素;二是在金融监管方面,需要通过现钞反映出金融机构到普通大众暴露的问题,及时得到反馈和加强监管。就目前而言,传统货币的存在和数字货币的研发并不矛盾,反而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数字货币的使用需要依靠“智能手机”,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在偏远地区的“留守老人”仍需要依靠现钞;但在城市的快节奏中,现钞反而降低效率。
同时,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虽然在中短期内数字人民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有限,但从长期宏观经济来看,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为前提,增强了人民币的使用便捷性和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重点在北京冬奥会场景试点应用,包括入境人员的移动支付、增加白名单用户参与试验等。
在2020年,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结合金融背景,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字货币试点城市。应用场景集中在餐饮、零售、出行和生活缴费等日常高频支付领域,以数字红包形式下发给参与试验的群众。深圳此次发放的是无门槛消费红包,但由于是第一轮测试阶段,金额为200元共50000个,再到指定商家消费,数字人民币用例多达6700多种。
业内人士表示,在商家接收数字人民币同时需要继续支付系统改造,改造成本由推广的运营机构承担。本次在深圳试点不仅体现了对数字人民币情况测试,也反映了运营架构情况(吴雨,吴燕婷,2020)。
首先,通过第一轮的试点,部分公众进行的反馈有到指定商家去使用。但由于是实验阶段,支持数字货币的商家目前仍有权限。可在中后期试点中,让民间的中微企业参与合作,增大使用范围。其次,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相辅相成,经过试验发现大多市民会将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结合使用,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支付方式。此外,增强了数字人民币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的互联性,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竞争等,互联性不高,导致公众从多数支付平台里选择一个。若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支付App同时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当不同的支付App绑定不同的银行卡,卡里的资金无法实现相互流通;支付的App对购物等有所屏障,存在着一个支付平台里有钱,另一个由于无法相互流通导致消费失败,需要依靠第三人中转。而央行数字货币独立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不需要互通和中转,提高了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也是区别第三方支付的一个功能,在收款方和付款方都处于没有网络的环境下,用电子钱包相互“碰一碰”即可完成交易。不仅基于无网络环境考量,还简化了交易流程,减少了电子支付的限制。
在深圳试点之后,多个城市也逐渐加入试验测试,形成“10+1”(10个城市和1个冬奥会场景)格局。在近期试点中,在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持下,数字人民币不仅较之前开通线上交易,也在多个电商平台上开通“子钱包”。“子钱包”消费记录更加贴合公众的消费习惯,所以会将交易过后的信息再次加密,防止金融机构得到私密信息骚扰用户。同时通过“母钱包”可以开设无限个“子钱包”,都具有限额支付、个人隐私保护功能等。
北京冬奥会场景试点:在此前试验基础上,这次参与试验的群众不仅有境内群体,还包括境外人员。让境外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消费者做出反馈,从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现多维度问题,以加强改进,也可展现数字人民币的领先地位。针对外籍人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都推出了“外币兑换机”,境外人士可将外币换汇兑换数字人民币,包括充值和查询功能,为北京冬奥数字人民币支付做好铺设。
全球都在积极参与数字货币的研发,全球的数字化支付时代指日可待。而数字人民币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在国内支付结算中,还是在国际贸易中,数字人民币都将开启新的领域。但在目前的研发试点中,仍要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共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