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及经验
——基于英国SPRinG项目的分析

2022-08-23 09:58贾超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同伴技能课堂教学

文∣贾超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标准修订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否开展、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成为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课题。国内现有关于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思辨方面,鲜有实证关照。通过梳理以往研究发现,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实践大多疏于形式,小组的划分与形成缺乏标准,学生缺乏小组内部互动技能培训,教师缺乏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策略。由英国群体教育学研究小组(Social Pedagogic Research into Group)开展的小组合作实践的实证研究项目(以下简称SPRinG项目),作为英国教育研究领域中规模最大的实证研究项目之一,旨在为教师探索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以支持学生学习的普适方法。[1]本文将追溯英国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的SPRinG项目的过程,从中归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的方法,探讨其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启示。

一、英国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过程

SPRinG项目历时3年,研究对象涉及英国百余个班级的近三千名学生,其过程大致分为发展阶段、评估阶段和应用阶段三个阶段。

(一)发展阶段:以教师发展为主导

SPRinG项目发展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使教师具备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观念及操作技能,教师需要明确如何鼓励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如何建立小组合作的课堂环境和学习小组,如何开发和使用小组合作中的小组任务和课程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小组合作技能以及如何在小组合作中支持学生学习。结合高尔顿(Galton)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实践的实施发挥主导作用”[2]的观点,SPRinG项目确定了发展阶段由研究人员根据现有的最佳研究向教师提供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相关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具体方式应由教师来决定。

SPRinG项目的发展阶段由研究人员和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合作,主要包括与教师定期会晤,教师和学生试用和评估小组合作活动方案,双方讨论有关有效小组合作的原则,进行课堂观察和讨论,不断反馈活动和进一步改进活动。SPRinG项目在发展阶段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研究团体与每个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学校教师的合作,形成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发的指导小组合作的手册,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和实施SPRinG项目。

(二)评估阶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

SPRinG评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选择一个完整的学年开展评估,比较接受与未接受过SPRinG项目培训的学生学业成就、课堂行为及学习动机,以明确SPRinG项目的有效性。评估的主要维度集中在:小组合作方案是否会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业成就,是否会使学生产生更有利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否会催发更多的合作行为和协作对话模式。尽管实际评估方法略有不同,但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评估维度始终保持一致,均从学生的学业成就、课堂行为和学习动机三个维度进行,每个维度分别进行具体细化并选择相应的评估工具,如表1所示。

表1 评估维度及工具选择

除对学生进行评估外,该项目还采用课堂评分量表(S-TOP)对教师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教师是如何实施SPRinG项目理念的,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小组合作活动,重点关注教师如何布置课堂环境和制定小组合作任务,以及教师如何支持小组合作和学生互动。

评估阶段的主要任务为:第一,明确小组合作对课堂教学的适用性;第二,明确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小组规模或组成;第三,明确有利于小组合作的任务;第四,明确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具体做法;第五,明确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小组合作的方法;第六,明确引导学生鼓励同伴进行小组合作的行为;第七,评估教师对发展阶段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总之,SPRinG项目通过评估阶段进一步确定教师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实施小组合作活动。

(三)应用阶段:以高普适性为目标

SPRinG项目应用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考察小组合作是否根据课堂环境的不同而在其有效性上有所不同,即普适性检验阶段。为此,SPinG项目在苏格兰地区开展的活动结束后选择在英格兰地区开展其扩展项目ScotSPRinG项目,这项目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单一年龄组和混合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并关注“关系方法”对课堂工作和课外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经过应用阶段的普适性检验发现:不管环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显著提升。而且,这些结果并不因农村与城市环境的不同、学生单一年龄与混合年龄的不同而不同。随着项目的开展,学生的合作对话和小组合作技能水平得到改善。这证实了小组合作方式的高普适性。

二、英国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方法

SPRinG项目以群体教育学为理论基础,践行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方法:第一,关注群体教育,建构有利于小组合作的课堂环境;第二,教师参加培训课程,提前设计小组任务;第三,运用关系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第四,鼓励积极参与,支持小组合作。

(一)关注群体教育,建构课堂环境

群体教育学(Social pedagogy)由英国学者提出,主张“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总是发生在社会或群体环境中,且关注群体教育可以促进课堂学习,反之抑制”[3]。概言之,群体教育学重视学校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建构,强调将小组合作实践放在“课堂地图”上进行。

与传统的有效教学和学校教育模式相比,群体教育学方法提供了一种更为动态的课堂学习观。其中,传统的有效教学和学校教育模式倾向于从教师到学生采取简单的因果关系,很少认识到课堂上的动态力量,尤其是对等学习。SPRinG项目明确提出必须在课堂教学所处的更广泛的背景下考虑小组合作。其中,既包括“固定”因素,如教室的物理布局和班级规模;还包括许多可调整的“灵活”因素,如座位安排和小组群体特征(规模和数量、组成和稳定性)。教师在适应“固定”因素和战略性地调整“灵活”因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以确保最高质量的小组合作。

(二)参加培训课程,设计小组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小组任务与小组互动质量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当小组互动任务具有模糊性和高失败风险时,会导致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不安全感。任务的设置方式应鼓励所有成员一起协作,而不是鼓励个人学习,并且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SPRinG项目早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否将培训活动和教案纳入学校课程。虽然嵌入式方法更有可能在使用和实施方面取得成功,但鉴于课程是面向学校和全部年级组,所以这不切实际。但是,完全独立于课程的培训计划也会给教师的工作量和学校的时间安排带来压力。

因此,SPRinG项目采用一种灌输式的方法,使培训活动与课程的不同部分相结合,培训内容涵盖小组合作技能和方法。例如在课程领域培养沟通技能,特别是在识字和科学等课程更适合开展小组合作。确保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小组合作技能,以加强他们与同伴和教师的合作,并逐步将这些技能在不同科目的课堂上使用。

(三)运用关系方法,培养合作技能

有效的小组合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技能。毫无疑问,对许多学生来说,在一个小组里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并不容易,学生需要具备倾听、解释、分享等有效沟通的技能。有效的小组合作实践还要求学生学会相互信任和尊重,学会运用小组合作技能,做出深思熟虑的集体决策。

基于对密切社会关系的自然主义研究,SPRinG项目采用的方法是围绕一个发展序列组织集体工作培训活动,这个发展序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社会关系的质量。这一顺序首先强调社会技能(如社会支持、信任和敏感性),其次是沟通技能,最后发展出更先进的小组合作和协作解决问题的技能。技能的发展是通过反思、体验、评价和适应的循环来实现的,促进学生对小组合作技能形成“元认知智慧”。这种方法鼓励学生思考特定的人际知识,学会共享技能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些技能。

(四)鼓励积极参与,支持小组合作

SPRinG项目的一个主要部分是需要为教师制定课堂的互动策略,以促进和支持高质量的小组合作进程。因此,SPRinG项目提出了运用“脚手架”的方法,即外部为其提供具体操作的指导和支持,并在教师对小组合作方法运用熟练后逐步撤去外部支持,使其能够独立使用并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促进教师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具体而言,SPRinG建议所有涉及小组合作的课程都应包括简报(活动前)和汇报(活动后),以增强元认知反思,帮助发展技能。当涉及小组互动时,教师可作为一个旁观者,发挥支持作用。教师发挥支持作用的核心是了解学生的技能,因此,教师有必要抽出时间观察学生,并密切监测他们的合作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技能越高,他们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就越低。当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后,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监测和关注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的特定学生或群体。

三、英国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的经验

(一)强化群体教育意识,建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应以群体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强化教师的群体教育意识。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厘清群体教育学对建构课堂所涉及的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价值,明晰任何课堂活动都会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并对此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课堂情境对教学的影响,强调对小组合作课堂环境的积极建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认真考量课堂的设置及运作方式,重视小组所在的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建构,进而增进学生学习体验的沉浸感。[4]

图1 课堂环境示例图[5]

具体而言,教师应在课前基于群体教育理论提前绘制课堂环境示例图(如图1所示),既要明确桌椅、教学工具等课堂物理环境的具体建构方式,也要描绘出涵盖小组成员构成、小组数量、小组任务等社会环境的概貌。就物理环境建构而言,提前规划桌椅布局、准备好辅助工具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班级物理空间的大小,灵活地规划物理环境。就社会环境建构而言,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班级群体内的学业水平及学生小组合作的意愿确定小组的成员构成。一个小组的成员构成,除了要考量小组性别构成、小组是否需要辅助工具外,最核心的在于小组人数的确定,可以由单一学生独立成组(如图1中的小组5和小组6),也可以由多名学生组成大组(如图1中的小组7)。教师不应局限于通过均分方式划定小组数量,而应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确定小组的成员构成后,再确定小组数量。其次,教师应根据小组的成员构成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定需要满足不同类型小组成员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在构建小组合作所需的社会环境时,要将自身考虑其中(如图1中的小组8),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对小组合作任务的达成进行指导。

(二)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发挥主导作用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师需要接受教师教育培训,将解决问题的各种具体技能内化,实现由新手教师向熟手教师过渡。一方面,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高校应该对师范生进行有关小组合作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包括小组合作、课堂管理、群体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教师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对小组合作有所了解,但缺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经验。因此,高校要联结政府部门与中小学学校,给予师范生在实际课堂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机会,只有将小组合作的理论教学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师范生在成为正式教师后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另一方面,为确保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得以延续,教师所在的学校也应承担起教师在职培训的责任,通过与高校、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或兄弟学校建立联系,定期开展小组合作实践技能培训,组织教师观摩优质小组合作实践的名师课堂,鼓励教师在公开课上积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

无论是职前教师教育还是在职教师培训,其关键是教师个体对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理论的内化与应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研究课例的方式提升小组合作的技能。具体而言,首先,课前由一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设计一堂小组合作课程教案。其次,通过当堂观摩或课程录像的方式对课堂进行详细记录。再次,课后组织教师会议,对课堂小组合作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反思及改进。最后,教师根据建议修改小组合作的课程教案,并将修改后的课程在班级实施。同时,这一课程也将被观摩、录像、讨论和修改,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掌握关系方法,引导同伴之间自主合作

协调正式与非正式同伴关系是关系方法的核心。其中,正式同伴关系也称为正式群体,是指在班主任等的领导下,按照组织的规定而形成的一种成员相对固定、权责相对明晰的同伴关系;非正式同伴关系也称为非正式群体,是指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学生因兴趣、爱好等原因,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情感色彩的同伴关系。

一方面,要想在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教师既要在思想上明确非正式同伴关系相比正式同伴关系对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还要明晰正式同伴关系在开展小组合作过程中也发挥着潜在的独特作用。由于非正式同伴关系具有自己的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如果这与课堂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相一致时,非正式同伴关系就会对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安排小组成员构成时,应该适当考虑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已经形成的“小组”,因为这种非正式同伴关系与正式同伴关系相比,更具组织性,其内部的小组任务也更容易按照学生特点进行分配。基于此,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业水平、小组任务等标准外,也应将班级中已经形成的非正式同伴关系纳入小组构成的考量标准中。

另一方面,教师要协调好正式与非正式同伴关系,引导同伴之间进行自主合作。不论是正式同伴关系还是非正式同伴关系,教师都应对同伴之间开展的自主合作学习予以肯定。具体而言,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肯定“教师—学生—学生”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教学;从教学策略上,教师要积极在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同伴之间自主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学生—学生”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教学理念转为“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参与指导”的教学实践,让同伴关系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赋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应然价值,推动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彰显。

四、结语

英国SPRinG项目在创意上和规模上是瞩目的,其作为一个历时3年的实证研究,通过追踪学生在整个学年的学习进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小组内部互动和小组合作动机等方面,制定并系统地评估了小组合作实践的有效性,其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为教师在探索如何使学生小组合作更有效上提出了基于实证的宝贵经验。此外,该项目也证实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英国SPRinG项目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为我国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证理据。

猜你喜欢
同伴技能课堂教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寻找失散的同伴
拼技能,享丰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画唇技能轻松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