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威
大概念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能有效将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概念,通常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解释力的原理、思想和方法。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将大概念比作车辖,在车辖的作用下,才能将车轮固定在车轴上。[1]所以,大概念就像知识的黏合剂,发挥着知识魔术贴的作用,将零散的知识有机地黏合到一起,帮助学生从更核心、更上位的视角进行思考,灵活地解决各种问题。高中地理常见的大概念主要有人地关系、区位、位置与分布、区域可持续发展、物质传递与能量交换、地理系统等。传统课时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认知,因此,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组建学习单元,让学生在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和理解大概念的内涵。
单元教学设计是“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课时设计”中的中观层面设计,宏观上可以有效地呈现课程整体目标和知识结构体系,微观上能够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具备上接核心素养,下连具体知识点的特征。
单元教学设计主要以大概念为教学主题,将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概念、原理和讨论的问题进行高度融合,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获得综合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脱离单元设计的课时教学聚焦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单一课时教学应依从单元教学设计。当一堂课被包含在更大的单元设计之中,通常会更具有目的性和连接性。[2]因此,单元教学能改变教师格局,提升教师站位,从更高的角度引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基于高三复习,筛选相关课程标准,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的转型发展”学习单元,以期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
大概念具有上位的、统领性的作用,能有效将碎片化知识整合起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供了一个“教学内容优先次序模型”(见图1),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先次序。在这个模型中,有三个相互套合的椭圆形,分别是学生需要知道的内容、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科大概念。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学科大概念的核心位置,帮助教师厘定不同层级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建构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主题。
图1 教学内容优先次序模型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区域内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的整体性。将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区域,解决区域实际问题,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大庆被誉为石油之城,因石油而兴,因石油而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石油面临着枯竭的风险。因此,大庆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的转型发展。
单元学习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因素。根据UbD(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模式)理论,教师可采用逆向思维来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在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之前,要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明确教学目的。
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之前,教师需要认真研读课标,明确涉及哪些核心素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行为动词与行为条件[3],从而设定合理有效、可执行的单元目标。
为了加强学生对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大庆石油工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究和思考,从原有的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理解层面。
基于以上考虑,“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的转型发展”单元的学习目标为: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大庆石油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提升区域认知;
结合图文资料,说明大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会用整体性思想看待复杂的地理问题,培养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针对发展中的问题,系统分析大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培养人地协调观念。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中,情境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情境创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能否顺利推进。在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后,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综合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导入,而是将整个教学内容置于情境之中,发散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深度地思考。因此,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沃土。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的转型发展”单元教学情境如下:
大庆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因为大庆油田的发现而得名。大庆油田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稳居中国第一。大庆市依托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兴建和发展,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目前,城市经济仍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随着石油储量的日益减少,城市面临着“矿竭而城衰”的威胁,同时,其他非石油经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及早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对大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针对大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追本溯源,厘定一些基本问题:大庆是如何繁荣兴起的?现今,大庆发展为何低迷?如何破解大庆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的转型发展”这一单元的探究与学习。
基于单元学习目标,教师应对学习任务进行整合,确保在单元教学体系下学习任务的关联性和承接性。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设计相应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整合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个课时都能解决某一问题,落实相应的单元教学目标,以期让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中都能有所提升。本单元整体构想如表1所示。
表1 单元整体构想
将“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的转型发展”这一复杂的真实情境分解为多个循序渐进的小问题,每个课时聚焦某个小问题,逐一突破,从而解决大情境问题。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课时一:探究大庆石油工业的兴起(见表2)
表2 课时一学习活动
课时二:探究大庆石油工业衰落的原因(见表3)
表3 课时二学习活动
课时三:探究大庆转型发展的具体举措(见表4)
表4 课时三学习活动
单元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能否有效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实际问题。[4]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化与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单元作业如下: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很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困境,请大家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完成“为某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求转型发展之路”的地理小论文。
为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精准的评估,教师设计了核查表和整体性评价量表(见表5、表6)。核查表主要采用是和否的方法,帮助学生判断是否完成了某项指标,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宏观评价。
表5 论文评价核查表
整体性评价量表的设计主要是弥补核查表在评价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论文核心内容进行评价,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类似问题的研究方法。
表6 论文整体性评价量表
单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时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实现由浅表到深层次学习的跨越。单元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中学地理教学转型的重要实践途径。杜威说过:“如果我们仍用昨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儿童,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单元教学注重学习任务引领,激发学生探究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不断深化大概念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单元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需要认真研读课标,精选教学主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的单元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