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斜跨位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2022-08-23 11:37龙金刘智马重文任鹏张耀文陈国志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石术肾镜尿路

龙金,刘智,马重文,任鹏,张耀文,陈国志

1.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贵州凯里 556000;2.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贵州凯里 556000

尿路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我国尿路结石的患病率为每年1%~4%之间,临床上多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1-3]。我州(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尿路结石高发的重灾区,每年全州尿路结石手术量超10 000 台。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尿路结石治疗方式,利用内腔镜取石设备完成治疗。然而,在术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位出现较大的争议。传统俯卧位容易导致患者不适,耐受力降低,血液动力学紊乱等,并且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不适于长时间使用俯卧位。为了评估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斜跨位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价值,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经典俯卧位姿势治疗)与观察组(斜跨位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女18例、男32例;年龄23~83岁,平均(70.46±4.63)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33±0.14)年。观察组,女16例、男34例;年龄23~83岁,平均(70.75±4.54)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38±0.15)年。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②患者自愿入组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术前均经过B 超、CT、KUB+IVP 以及逆行造影,确定结石的位置与大小。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不符合手术指征者;③临床资料缺失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典俯卧位姿势治疗,麻醉后为患者先采用截石体位,在患侧膀胱处插入输尿导尿管,并进行固定,需严格控制滴速,术中采用俯卧位开展手术治疗(方式同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斜跨位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在患者臀部下缘平行于手术床下的1/3 位置处,转换为健侧卧位,将背部靠近手术边,于健侧手臂伸展,将患者后仰45°通过腰托固定肩胛骨和臀部。患侧腿内收屈膝抬高置于脚架上,健侧腿屈膝外展置于脚架上,使患者整体呈斜跨位。通过B 超引导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用输尿管镜观察确认穿刺目标肾盏及鞘在肾脏适当位置后,继续沿导丝扩入鞘至16F 或18F 通道,使用WOLF 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或钦激光清石将结石粉碎并吸出,肾镜视野内无法寻找到结石,或结石位置、角度较难于碎石时,使用F7.9 输尿管软镜沿工作鞘顺行进入肾脏探寻残余结石。碎石完毕后由经皮肾通道顺行向输尿管内置入双J 管,留置16F 肾造瘘管引流。

1.4 观察指标

①使用心电监护仪,测量两组体位安置前5 min(T0)、安置后5 min(T1)、安置后30 min(T2)、术后5 min(T3)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②建立通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③体位舒适度,分为舒适(患者肢体摆放相对舒适,符合手术条件)、轻度不适(患者肢体主观感觉疲劳、呼吸不畅和头晕)和非常不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和烦躁)。④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结肠损伤、术后感染和肾功能障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比

两组T0 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 和T3 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 的心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 的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的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 的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s)

表1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s)

?

2.2 两组患者建立通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建立通路、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建立通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access time,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两组患者建立通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access time,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2.3 两组患者体位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体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体位舒适度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body position comfor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n(%)]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n(%)]

3 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尿路结石治疗方式,利用内腔镜取石设备完成治疗。有学者提出,不同术式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4-6]。传统俯卧位容易导致患者不适,耐受力降低,血液动力学紊乱等,并且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不适于长时间使用俯卧位[7-9]。俯卧位是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经典体位,但是该体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患者术中不适、耐受力下降、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尤其是对于肥胖和肺功能障碍患者,增加了手术风险[10-13]。经典俯卧位姿势治疗下,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行二次体位摆放、二次消毒铺巾,增加患者医护人员术中工作量,增加医疗器械感染机会,此外,术中容易引起胸腹部受压不适、影响呼吸循环等,部分患者也可能由此提前结束手术[14-16]。基于传统经典体位的不足,该次研究选择斜跨位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中不用更换体位、二次消毒铺巾,从而消除了患者由于体位的改变而产生的不适,同时该体位也能大大缩短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降低了手术器械的污染[17]。与俯卧位相比较,采用斜跨位时患者耐受性更好,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孙杰等[18]的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长(53.81±17.59)min 短于对照组手术总时长(71.11±18.31)min(P<0.05)。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近,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51.63±5.12)min 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57.69±6.63)min(P<0.05)。提示通过体位的调整可以缩短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时长,通过手术时长的缩短,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斜跨位B 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利于改善患者术中体征指标,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尿路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血清NGAL水平的影响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鹧鸪天·扶贫路上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