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浪辉 王瑞奇 谢荣芳 官磊瑶 徐添 黄春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以前庭症状反复发作为特征,常伴有偏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畏声、畏光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发作时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研究表明,VM在人群中总患病率约为 2.7%[2],而误诊率却最高可达 80%[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自身带来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近年来广受关注。目前现代医学对VM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医在治疗上多以发作期止眩、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间歇期以预防发作为主,但是大部分西药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患者难以长期耐受。当前,中医对VM的治疗颇具优势,中医药对于改善VM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疗效显著,并且可以有效降低眩晕的复发率[4]。然而,目前中医文献期刊,乃至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尚无对于VM的专题论述,对于VM的中医病名诊断及辨治十分模糊,严重阻碍了本病中医临床发展,不利于同行间对于本病的交流和学习。
本研究根据《前庭性偏头痛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对VM的定义,以“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和“中医”“中药”“中成药”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3个数据库进行检索,记录1991年1月—2021年2月收录的文献。
(1)纳入标准:VM中医类专题文献;非VM中医类专题文献,如某位医家对几种病进行讨论,其中有关于VM中医药治疗内容或某方药临床应用经验中提及VM的辨治者。(2)排除标准:传统综述、会议类文献、文献总结分析类报告以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通过对3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130篇,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82篇。主要研究方法及分析步骤如下:(1)根据中医药治疗VM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编撰《中医药治疗VM期刊文献中医特征信息采集表》,该表主要包括纳入文献基本信息(标题、摘要、作者等)以及中医辨治认识等专业特征信息(辨治思路、中西医诊断、辨治结果、治则治法、疗效结果等);(2)精读纳入文献并逐一分析,提取纳入文献的中医专业特征信息;(3)使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使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82篇,按文献类型分类后,大体分为临床研究性文献和理论性文献两种。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中医药治疗VM文献分类情况
82篇文献中,共有66篇文献针对VM提出了具体的中医疾病范畴,16篇文献尚未提及VM中医疾病范畴。其中将VM归于中医“眩晕”范畴的有57篇,“头痛”范畴的有17篇,“头风”范畴的有16篇,“眩冒”范畴的有2篇,归于“脑风”“目眩”“目暝”“眩仆”“掉眩”“眩转”“厥头痛”范畴的各1篇。
辨病思路是指中医药治疗VM需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通过对82篇文献总体辨治方式进行分类发现,当前中医药治疗VM辨治思路以辨病结合辨证为主(58.5%,48/82),其次是辨证思维(12.2%,10/82)以及辨病思维(11.0%,9/82),其中15篇文献未提及具体辨治方法(18.3%,15/82),不予评析。
2.3.1 辨病结合辨证思路具体内容 48篇文献从辨病结合辨证角度来论治VM,通过对文献总体归纳分析后发现,其辨治结果不外乎虚实两端。
(1)辨治结果为实证的文献有37篇,其具体内容如下:19篇文献从“痰”“瘀”或两者兼有进行探讨,认为主要由痰扰清窍、痰饮致眩、痰瘀互结引起的头晕、头痛;8篇文献认为痰湿和肝风是主要致病因素,肝风夹痰上扰,脑窍不安;5篇文献从肝郁论治,肝郁化火,久则耗伤肝阴,肝阳亢于头窍;5篇文献从肝胃论治,郁怒则伤肝,故肝失调达,气郁化火,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清气不升,头窍失养。
(2)6篇文献从虚实夹杂的角度分析,其具体内容如下:5篇文献认为脾气亏虚,无力运化水湿,故痰浊内生;1篇文献认为肝肾阴虚日久,风、火、痰、瘀一邪或多邪侵害机体。
(3)5篇文献从虚证的角度分析,其具体内容如下:3篇文献认为肝血亏虚,脑髓失养,且久则虚风内生,上扰清空;2篇文献认为素体脾胃不足,气血生化乏源,精气无以上呈,清窍失养;
2.3.2 辨病思路具体内容 以辨病思维为主的文献共计9篇,其中有4篇文献认为情志不遂为主要诱发因素,患者平素生活压力大、思绪重,故而忧思伤脾,导致脏腑精气失常,久之则内生痰湿,肝郁气滞,肝风内动,风痰上扰;3篇文献认为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之气损伤、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化而聚湿生痰;2篇文献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或肝肾亏虚,标实为风、火、痰、瘀一邪或多邪侵害机体。
2.3.3 辨证思路具体内容 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研究发现,以辨证治疗为主的10篇文献中,辨证方式主要以脏腑辨证、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为主,总结分析后其辨证结果大体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瘀血阻络、风痰阻络、风阳上扰,其次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及痰浊上蒙等。
经归纳分析发现,VM总病机不外乎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上扰清窍和气血阴阳不足,清窍失养或二者兼有。82篇文献中有64篇文献明确提及具体治法,其治疗大体也不离活血祛风化痰或健脾滋养肝肾,具体治法据临床类型而定,将治法归纳分类后制表如表2。
表2 中医药治疗VM治则治法
82篇文献中有62篇文献列出方名,经归纳统计后发现,共收集到古方(有中医典籍支持)16首,自拟方10首,中成药(无中医古籍支持但临床应用广泛)6首。收集到的自拟方和古方中,涉及到的总体治法不外乎活血祛风化痰或健脾滋养肝肾,少数提及疏肝和胃法和通窍解郁法。6首中成药经分类后主要有活血通络方(养血清脑颗粒、活血通脉片、逐瘀通脉胶囊和天舒胶囊)、泻火平肝方(龙芩定眩颗粒)以及疏肝和胃方(柴连定眩颗粒):其中养血清脑颗粒是由“四物汤”的基础上加用细辛、鸡血藤、钩藤、延胡索等化裁而来;龙芩定眩颗粒源于《医方集解》,由“龙胆泻肝汤”加减而来;天舒胶囊源于宋代《圣济总录》经典名方“大芎丸”,主要成分为天麻和川芎,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5]。具体见表3。
表3 中医药治疗VM常用方剂文献分布情况
本研究通过系统收集中医药治疗VM的文献,并运用内容评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中医专业理论评析,发现中医对VM的辨证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大量文献表明中医药治疗VM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具备一定优势,可提供部分借鉴。但就文献数量、诊治思路、命名规范等方面而言,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笔者愿同各位读者共同探讨,以期拓展中医药对VM诊治思路,推陈出新。
有学者指出,规范中医病名是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6]。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研究发现,82篇文献中仅有66篇提及具体中医疾病范畴,且命名定界模糊。目前许多文献认为VM可归类于“眩晕”“头痛”“头风”“脑风”等,缺乏统一的中医病名,不利于同行之间学术交流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遑论中西结合、走向世界舞台[7]。
通过对82篇文献的评析发现,中医药对VM的辨治思路主要以辨病结合辨证思维为主(58.5%,48/82),具体体现在辨病因病机结合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20.7%,17/82);其次为辨证思维(12.2%,10/82);以及辨病思维(11.0%,9/82),包括辨病因病机(7.3%,6/82)、辨病机(3.7%,3/82)。这与当前中医领域更加强调辨证论治而忽略辨病不相一致,值得深思。对此,有学者认为辨病与辨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可偏废[8]。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学对VM的辨治主要围绕“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上扰清窍”或“气血阴阳不足,清窍失养”这一共性病机特点,这一共性的辨病规律构成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主线。但在特定的阶段下,不排除病情脱离疾病主线的情况,当辨病与辨证不相一致时,要分析其间相互主次、因果、先后关系,将辨病与辨证有机融合,从整体层面上把握病情,从而确定相应的治法方药以及综合诊疗方案[9]。
中医药治疗VM的辨证结合辨病治疗中基本病因病机以“痰瘀互结”(39.6%,19/48)与“肝风夹痰,风痰阻络”(16.7%,8/48)为主,辨证治疗中以脏腑辨证(33.3%,3/10)与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33.3%,3/10)为主。其中“痰瘀互结,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在辨病治疗和辨证治疗中均有体现,这表明中医辨病治疗和辨证治疗可能存在某种趋同性。以VM为例,“清窍被扰”和“清窍失养”是贯穿VM全过程的基本病机,从气血津液辨证角度来看,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侵袭人体,风痰上扰清窍、痰瘀互结皆可致病,其中痰和瘀是主要病理因素,而主要责之痰。如《丹溪心法》云:“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此症属痰者多,盖无痰不作眩。”从脏腑辨证角度分析,本病虽与脏腑气血、阴阳有关,然与肝(61.0%,50/82)、脾(35.4%,29/82)、肾(30.5%,25/82)最为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素体脾气亏虚,水湿运化不力则痰浊内生,肝肾阴虚,阴虚生风,肝风夹痰上扰,水不涵木,肝阳偏亢于上而发为眩晕、头痛[10]。
在中医药治疗VM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使用的治法是祛风通络法(32.9%,27/82);化痰息风法(28.0%,23/82),其次是活血通络法(22.0%,18/82)以及补益肝肾法(14.6%,12/82)。其中祛风通络法主要包括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祛风等,其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其次是自拟方、偏散汤和都梁丸;化痰息风法主要包括健脾化痰息风、祛风化痰等,代表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其次是天麻半夏汤和自拟方;活血通络法包括活血通窍、补血活血,其代表方为通窍活血汤、四物汤加味和清上蠲痛汤;补益肝肾法主要是滋养肝肾,其代表方为大补元煎和自拟方(自拟柴胡六味汤)。上述治法与中医药治疗VM常用方剂基本吻合,切合VM的病因病机。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常用方剂。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天麻可降低脑血管、外周血管以及冠脉血管阻力[11]。《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云:“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眩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半夏白术天麻汤有化痰息风、健脾除湿之功,为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之剂。更有学者指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有很好的即时镇痛效果,对持续镇痛和减少头痛再发生疗效显著[12]。通窍活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有活血通络之功,主治瘀阻脑络之头痛、昏晕[13]。大补元煎出自明代医家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大补元煎功能救本培元,补肾益髓,气血双补,元气既旺,阴血自生而清窍得充养[14]。由此可见,本研究中的常用方剂治疗VM有着十分渊远的历史。
临床研究表明,大约30%VM患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可经药物对症治疗好转或自行缓解,且有不定时复发的特点,常常令VM患者苦不堪言[15]。笔者认为,根据VM的病机特点及临床特征,可将VM的诊治和中医“伏邪”理论紧密联系起来,并将VM的诊治细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如清代医者刘吉人所言:“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有复发,亦谓之曰伏邪。”对于VM患者,发时因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上扰清窍故而出现眩晕、头痛、怕声畏光等表现;未发时邪气伏藏体内,遇因而发,或久病其气必虚,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循行受阻,痰瘀互结,毒自内生,渐而伏留脑窍,这正与VM之病情反复相对应。故发时应祛邪为主,未发以扶正为主,祛伏邪外出,力求“除尽病根”,这也是中医学之于西医对症理论中“呕者止呕”“晕者止眩”诊疗的优势所在。基于“伏邪理论”及“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也将提高中医药治疗VM的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系统收集、评析中医药治疗VM的期刊文献,发现中医对VM的辨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但从文献数量及诊治思路来看,其总体认识不足。其诊治思路比较单一,且中医病名模糊,缺乏统一规范的中医病名,有失中医学术严谨性及科学性,不利于同行之间学术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发展。VM可兼有眩晕、头痛的临床表现,故不能简单地将VM归于中医“眩晕”或者“头痛”范畴。鉴于此,笔者愚见,应当在国际范围内对VM设定一个统一规范的病名,如“眩痛病”“晕痛病”等,使其得以同时体现中医“眩晕”和“头痛”的临床特征,也便于临床规范化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开展。此外,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医药对VM的诊治大多为小样本临床研究或仅为临床经验总结,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以及拓展中医药治疗VM诊治思路,将是中医药治疗VM的中医临床科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