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山 郝晓燕通讯作者 李冰洁 牛晋艳
(山西白求恩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西太原 030000)
伴随人类健康疾病谱和生活方式的日益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呈持续增高趋势。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数据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1]。心血管重症疾病因其突发性高、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等特征[2-4],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5-7],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M1E 精细化要素管理主要从5 个方面对已出现或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识别主要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减小不良差错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4M1E精细化要素管理在心脏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降低心脏重症患者管理过程中的医疗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诊疗的心脏重症患者7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 年4 月至2021 年8 月)和干预组(2021 年9月至2022 年1 月)各36 例。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6 例;年龄32 岁~87 岁,平均(61.74±6.32)岁;心力衰竭患者12 例,心肌梗死为14 例,其他心血管疾病7 例。干预组男性18例,女性15 例;年龄26 岁~83岁,平均(58.44±5.89)岁;心力衰竭患者15 例,心肌梗死为10 例,其他心血管疾病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心血管内科重症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疾病患者,具有认知精神障碍患者。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2021 年4 月~2022 年1 月就诊的心脏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围绕人、机、料、法、环5 个要素实施讨论。按照二八法则,对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整合。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缺乏有效的专科人员弹性排班衔接,未能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划分患者护理等级;(2)各临床科室之间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协调;(3)心脏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落实欠缺,标准流程不完善;(4)人员及设备准备不充分。针对以上因素,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对心血管危重患者的急救流程、护理调配、人员安排、仪器配置、就诊宣教等提出改进措施。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责任制护理模式,共分为3 个责任护理小组,在各组长指导下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用药治疗和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4M1E 的精细化要素管理。具体如下。
1.2.1.1 人。(1)充分授权,弹性排班。①对护士实施组长负责制,划分为5 个护理小组,每组5 人,按照层级排序以N3 级护士担任组长,由组长依据组中成员综合能力及病区患者实际病情分配患者,确保能级对应。②护士助理实施带班制,两班倒不设立夜班,由带班者分配区域,进行动态人力调整。(2)工作量化,赏罚分明。采取护理部下发的护士/护士助理岗位绩效考核方案与科室内护士/护士助理分层奖金系数相结合的绩效激励机制。(3)教学规范,培训同质。病区设立专职教学督导岗位,制定专科专技小组学习计划并监督实施,积极发展骨干力量,强化病区多元学习模式。
1.2.1.2 机。(1)设立CCU 仪器管理小组,责任到人,严格落实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指引制度,确保心脏急危重症患者急救设备(例如除颤仪、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临时起搏器、ECMO 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2)定期规范进行仪器维护与保养,并在《仪器维护保养登记本》上登记。(3)提高检验效率,为科室配备床边生化快速检测仪,由护士在床边抽血即可迅速进入化验流程,使抢救中患者肌钙蛋白等重要临床专科指标获取时间大幅度缩短。
1.2.1.3 料。(1)监护室及导管室内急救药、手术器械、精细仪器设备等用物充足,并根据耗材种类、型号、有效期等特征分设专柜存放,定期专人负责盘点并补充用物。(2)将急诊物品集束化管理,接班护士每日负责将急救仪器、急救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一旦启动介入导管室的同时确保救治工作同步进行。(3)抢救车内备有常用心血管患者术前抗凝药物,确诊后可予患者口服术前用药。
1.2.1.4 法。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病情重,变化快,能否及时、规范处置高危患者,切实缩短救治流程,方法是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1)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及持续吸氧治疗,及时迅速明确患者相关疾病史,迅速确定患者疾病类型,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2)制订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急救时间管理制度,争取患者进入病区后,即刻出心电图诊断结果,床旁肌钙蛋白检测时间缩短至20 分钟;患者进入导管室后,工作于15 分钟内完善,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3)密切监测患者心脏功能相关生理指标动态变化,及时给予患者急诊术前准备[8-9]。其次,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误吸。(4)当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时,要严防坠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5)针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较大心理压力[10],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支持。
1.2.1.3 环。贯彻7S 文化建设,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为基本原则,对心脏重症患者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诊疗,保障其救治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救治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数据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26.84±6.31)对比,干预组患者抢救时间(19.62±4.27)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患者救治成功率91.25%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79.64%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患者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脏重症是我国心血管疾病群体致残与致死的首要原因,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心血管疾病人群预后构成严重威胁[11-13]。基于4M1E 的精细化要素管理作为护理领域新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在心脏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也逐渐发挥重要作用。通过4M1E 要素模式分析当前心脏重症患者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实施全面的动态调整[14-16]。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综上所述,采用4M1E 要素精细化管理措施,能够缩短心脏重症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调查研究证实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