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晖
(大连大学 国际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一重要的论述为我们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以大连大学国际学院为例,国际学院承担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的方针政策以及课程设计是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思想精髓。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活动,通过课内课外各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治国理政的经典论述,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体悟,在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引领学生客观认识并鉴别国际形势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中外合作办学肩负着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能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彰显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与普通高等教育最明显的差异是大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国外教学资源和聘用外籍教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一定影响。课程思政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尤其重要。国际化的育人过程中更需要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客观对待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因此,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迫切。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既要发挥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优势,又要充分借鉴国外院校的办学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以中方为主、外方为辅,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国际型人才。无论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1-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目标,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4]1。
国际学院树立了“胸有桑梓,学无疆域”的院训,寓意为“人生有故土,科学无疆界”,这是对学院的办学理念、治院精神和文化底蕴的高度概括,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院训突出了学院扎根中国大地,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开展国际化教育的目标,突出“三全育人,德育为先”的思想。“桑梓”来自《诗经·小雅》:“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学院秉持“融汇中国与西方文化,培育专精与现代人才”之宗旨和“扎根中国大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围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这个原点,坚持以学生学习和成长为中心,立足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4]2-4。
人才培养坚持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行动、现代化的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活动,推动社会和学校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3]2-4。学院遵循“兴趣为导向,实践为路径,素质提升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路径,以大连市“两先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项目为依托,整合省内高校智力资源,以数字经济助力辽宁高质量发展,以“第一书记”所在村为基地,拓展至普兰店星台街道。学院与普兰店星台街道开展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与乡村党支部结对子的方式,以“第一书记农产品进校园”“桑梓情—果蔬智能售卖”等项目,开展校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将农民自种自吃的绿色农产品引进校园,既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平台,又能让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开展助农助学惠民活动,开展与农村相关的农旅、红旅、农商等相关项目,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走进农村广袤的土地,了解现代农民生活,调研农村经济环境现状,挖掘乡村振兴触点,树立大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培养经世济民的情怀,搭建社会育人的最佳切入点。学院深化校地合作,邀请星台街道百余名农民党员走进大学校园,在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切实履行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重要任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培养了学生用国际化视野践行胸有桑梓的家国情怀,锻造了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推动社会和学校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实践“三全育人”的理念。
学院营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讲英语的语言学习氛围,开展“英语楼”“英语日”和“英语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出国留学和交流打下基础,为英文原版专业课程学习消除语言障碍。学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实施“兴趣为导向,实践为路径,素质提升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路径,采取“搭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搭建学生学业支持平台和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项举措。学院引进了许多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了更多的中澳对接课程,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在课程大纲的编写中加入思政元素,形成课内课外联动机制,落实对服务地方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学院通过中澳教学质量监控的联动,个性化学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开展国际化的教育管理,拓展国际化教学模式。
学院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结合社会需求,对接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培养方案,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和服务地方等活动有机结合,将专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强化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利用学生党建、团建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和创新思考的精神和品质。以“多元化培养,个性化发展,专业化实践”为指导,鼓励学生开展助农惠民的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学生走出国门,面对世界形色各异的文化形态,能够做到不盲从、不被西方文化所诱惑,坚守中国主流文化和中国立场。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育人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深度梳理教学内容,让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相互映射,将价值引领贯穿会计和旅游专业课堂和劳动教育课堂,把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在挖掘与提炼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有效地纳入课程设计中,帮助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做到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寓德于教。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在上好双语课程同时,教会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并了解中国文化;在夯实学生外语能力的同时,铸牢学生理想信念,将学生培养成为“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学院采用“育德+育才”“理论+实践”“外语+中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学+科研”的融合创新性培养模式。
1.组织领导
英语教研室成立“中国传统文化”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学习和宣讲领导团队,其中分为教师组团和学生组团。领导团队中包括外语教师和思政教师,他们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并由学院督导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团队组织大家以课堂为主阵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发挥好课堂主阵地和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2.教材使用
在双语及英语课堂,教师参考并选用高等学校通识系列教材:《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经典书籍的中英文版内容,把这些内容引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课堂。教师们把思政“如盐入水”地融入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用中国视角看待中国、观察世界,改变传统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
3.深化教学改革
教师已经完成了“英语+思政”等相关科研项目,对如何把思政内容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教师带学生一起开展“用英语讲述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依托新型智库平台,结合中国好故事和学生身边事讲好课程,同时做好教改立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宣讲团,采用“选拔+自愿报名”的形式加入宣讲团,并给予学分和相关奖励。
4.课堂建设
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等经典内容融入课堂,既重视传授专业外语知识之“术”,更要讲好中国经典书籍中蕴含的理念之“道”。从每日英语晨读开始,晨读材料中增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及《习近平用典》(英文版)的金句朗读;在课堂的“英语展示”环节,采用分组展示的形式比拼对《道德经》 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内容的翻译。这样的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素质跨文化人才,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可以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
课堂案例1
比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课文的题目是“战争War”,学生很难理解这样的话题,老师引用了《习近平用典》第三辑中的语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5]通过引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一些金句来辅助讲解课文既有说服力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让课程思政真正做到润物无声,深入浅出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升教师对课堂的全局把控力、吸引力与感召力。大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都能挖掘出思政元素,如表1。
表 1 大学英语课文思政元素分析
在讲到文化差异的时候,有的同学结合了近期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有效控制、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众志成城的时事,阐述了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课堂案例2
在讲到“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一课的时候,很多习近平用典都可以很自然地融入课堂内容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14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6]153。教师用心思考和集体备课就可以发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经典论述中的思想结合到一起,随时可以将课堂内容与思政内容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
针对双语教学的专业课,可以将治国理政的思想与管理学等课程结合到一起,治国理政与管理学是相通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经典论述中的思想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实现专业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传统思政课的有效衔接与有机融合,发掘好的课堂案例,通过定期的教研会研讨并设计“思政+”的优秀课程。
梳理和精心设计双语课程的各个环节和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让思政的内容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让学生能够准确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成为思想坚定、业务精湛、能力过硬的国际化人才。
5.第二课堂
利用英语角等活动举办“中国经典著作”内容翻译展示和交流,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和英语教师一起参与点评。借助学院的工作室比如“VOE英文广播电台工作室”,定期在平台播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中国经典名著双语版的学习内容。广播电台录制了多期关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广播节目,指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享译工作室”征集并分享同学们对《习近平用典》和中国历史经典书籍不同版本的翻译成果,开展翻译大赛;利用“英语嗨翻天工作室”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英语词汇大赛等活动。从各种大赛和活动中发现与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命力与说服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中国经典文化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6.师资队伍建设
要真正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组建一支“专业+思政”的专业教师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组成,形成互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组建,通过集中备课、典型示范、课堂实践等方式,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让“中国经典和传统文化”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大纲、进教学资料、进学生考核、进督导评价,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依托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学团队,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的贯通体系。
国际学院承担中外合作办学任务,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学生在大学的第四年去澳大利亚完成学业。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在学好国际化课程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根溯源。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与家国情怀并重的新时期大学生,培养出既了解我国国情又善于运用语言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的跨国人才。用中国经典著作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打底塑形,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展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全貌相结合,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让走出去的留学生能够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为传播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让世界真正、真实、真切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并热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