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8-19 00:36贾晖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情志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贾晖

(枣庄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枣庄 277100)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急性 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疾病发病人群的年轻化,导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加重了我国的疾病负担[1]。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问题,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生存质量[2]。因此,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需予以其相应护理措施以促进其尽快恢复。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吞咽训练。其中,吞咽训练所需康复时间较长,需要患者能够长期坚持练习,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坚持完成吞咽训练,导致其出院后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可能会比出院前更差,这不仅会致使其产生心理压力,而且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其吞咽功能的恢复[3]。因此,临床有必要帮助该病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缓解其身心压力,并向其明确持续、积极地完成康复训练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知信行理论现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健康教育理论,该理论由知识、信念、行为三部分组成,其中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此知识影响行为的前提是知识先转化为信念。将该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则“知”是指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知识,“信”是指患者克服吞咽功能障碍的信心,“行”是指患者遵医嘱完成吞咽康复训练的行为[4]。中医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护理人员语言、态度、行为等方式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帮助其尽快恢复[5]。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6]中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经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及MRI或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3)病程在半年以内;(4)经吞咽造影检查证实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非新发脑卒中者;(2)除吞咽功能障碍外,还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之一者;(3)非脑卒中所致吞咽功能障碍;(4)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史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0~80岁,平均(53.19±4.67)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5±0.72)个月;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32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0~80岁,平均(52.95±4.71)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4±0.69)个月;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30例,出血性脑卒中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疾病相关手册,同时,护理人员需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危害、康复训练方法、注意事项及必要性等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还需采用现场示教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展示康复训练的具体操作步骤;护理人员需现场解答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康复方面的疑问。(2)心理干预:为了避免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出现负性情绪而影响训练效果,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同伴支持、案例分享、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增强患者训练的自信心和积极性。(3)吞咽训练:包含咳嗽训练(5~10 min/次,2~3次/d)、发音训练(5 min/次,2次/d)、进食姿势训练(3次/d)、颊肌和喉部内收肌运动(5 min/次,2次/d)等,以上训练每周休息1 d。共干预4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1)知信行健康教育:①知识宣教:首先,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含发病原因、并发症处理和预防、康复训练方法、营养膳食方案、进食方法、最佳进食体位等。②树立健康信念: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需主动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家庭成员关系及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以期在明确患者郁结所在的同时,又能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在后期帮助患者纠正其关于康复训练的错误认知,并顺利引导患者完成正确的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及重拾恢复吞咽功能信心的目的。③康复技巧训练: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指导的方式为患者讲解下列康复训练技巧。a.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患者实施2次吞咽练习指导,每次练习时间为10 min,包含呼吸练习和吞咽意识练习。其中,呼吸练习以腹式呼吸和咳嗽练习为主,吞咽意识练习包含摄食、咀嚼、吞咽。b.护理人员需每日指导患者完成2次舌肌主被动训练,每次训练时长为5 min,以主动伸、缩舌运动为主,可以视患者情况增加抗阻运动。c.护理人员需明确规定患者每次进食的环境、体位及速度、食物形态、一口量、餐具等。为了保障患者顺利进食,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出现呛咳、误吸的意外,患者进食时周围环境必须保持安静、整洁;进食前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调整为最舒适的坐位,并嘱咐患者喝口水,待患者无呛咳后,在患者右侧喂食;喂食前先选取较为浓稠的食物,最后喂食相对较稀的食物,每次喂食的量可由3 mL逐渐增加至20 mL,喂食工具可先选用薄而小的长柄汤勺,随后换成正常勺子;中度吞咽功能障碍者可选择软固体食物,轻度吞咽功能障碍者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增加食物安全性;喂食期间将勺子放置在患者健侧颊部,待患者完全吞咽后,方可继续喂食;用餐完毕后,护理人员需立即帮助患者清洁口腔,以免食物残渣长期滞留口腔而导致感染发生;为了防止食物反流诱发误吸,护理人员提醒患者餐后半小时保持半坐姿势,一旦患者发生误吸,护理人员需立即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对于无法进食者,直接予以其鼻饲。d.护理人员还需每日指导患者完成2次空吞咽练习,包括侧方吞咽训练、交互吞咽训练、点头式吞咽训练,上述每项练习时长均以5 min为宜。e.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患者咽部实施2次冰酸刺激,以此诱发吞咽反射,每次刺激5 min。(2)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在取得患者信任之后,需针对患者的郁结,通过“情志相制”的原则对其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如果患者时常惊恐,依据“思胜恐”的原则,可以提醒患者经常思考问题;如果患者思虑过度,依据“怒胜思”的原则,可以通过人为惹怒患者生气;如果患者经常生气,依据“悲胜怒”的原则,可以引导患者主动回忆过往的悲伤经历;如果患者忧愁过度,依据“喜胜忧”的原则,可以给患者讲笑话使其愉悦。共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吞咽功能: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使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根据患者饮水过程、时间将其吞咽功能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共5个等级,级别越高,表示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差。

(2)营养状况: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血红蛋白(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水平。

(3)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评估,共包括11个项目,44个相关条目,每个条目又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1~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吞咽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营养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HB、ALB、T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HB、ALB、TP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HB、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营养状况比较[(±s),g/L]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营养状况比较[(±s),g/L]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HB干预前 干预4周后ALB干预前 干预4周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103.79±10.52 102.31±10.73 0.623 0.535 121.56±12.48*127.71±12.11*2.237 0.028 30.09±2.18 30.16±2.25 0.141 0.888 36.49±2.33*38.63±2.51*3.952 0.000 TP干预前 干预4周后44.95±4.18 45.19±4.12 0.259 0.797 53.34±4.83*55.72±4.77*2.217 0.030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SWAL-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SWAL-QOL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SWAL-QOL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 干预4周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60.92±4.03 61.15±4.01 0.256 0.799 76.47±5.12*78.79±5.04*2.042 0.045

3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患病半年之后依旧伴随不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吞咽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及病变神经部位。有研究发现,导致脑卒中后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年龄、失语、上肢肌力等[8-9]。而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体重减少等并发症也是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10]。同时,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因为疾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进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并增加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及时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预后[11]。目前,临床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通常予以其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吞咽训练等常规护理措施,但整体疗效仍不能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常规健康宣教主要是以教育为主、技巧指导为辅,缺乏对患者康复信念确立的关注,因此实际效果不佳。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向患者传递正确的疾病知识,以此达到帮助患者树立某种信念、进而推动患者行为的目的,其中“知”指的是知识,“信”指的是信念即态度,“行”指的是行为。在本研究中,首先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知识传递给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坚持康复训练的积极性,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向患者示范正确的进食姿势、喂食方法、吞咽功能训练,并辅以冰酸刺激,在保障患者营养水平的同时,帮助患者有效锻炼了吞咽功能。

中医学无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这一疾病名称,根据其病症表现,可将其归为“喉痹”的范畴。据《素问·举痛论》描述,所有的病机均与气有关,情志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脏腑气机运行改变。因此,当人体情志变化过于激烈,必然会产生病症,如“七情内伤、五志不遂”,五志包含在七情之内,同时五志又与五脏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12]。因此,中医情志护理可以通过调畅气机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情志护理相较于常规心理护理更加注重对患者情志的调理,以情绪诱导的方法带动患者情绪的转变,患者接受度更高。

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沈亚玲等[13]和张晴等[14]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减轻其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HB、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杨湘英等[15]和朱玉娟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礼礼等[17]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情志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