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彭杰,李东文,卢 洪
西部战区总医院(成都 610083)
平原地区的医护人员没有经过充分的阶梯适应训练,进入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即为初进高原[1]。国外研究[2]显示,没有经过高原习服训练的医护人员在高原地域进行心肺复苏术,施救过程中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心肺复苏质量会明显下降。同时国内相关研究[3]显示,初进高原会使医护人员疲劳程度增加,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操作质量。本研究对初进高原的医护人员针对性地开展了高原习服训练,通过对比高原习服训练前后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操作质量指标的变化,评估高原习服训练的效果,以期为下一步开展针对性的高原战创伤救护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9~12月从平原地区某部队医院赴西部某高原驻训场执行卫勤训练任务的医护人员79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名,女36名,医生31名,护士48名,年龄(26.68±4.35)岁。纳入标准:1)无高原居住史;2)年龄不超过45岁;3)已取得护士资格证或医师资格证者;4)执行任务前经过医院体检,确认身体健康,各项指标满足赴高原地域执行卫勤训练的要求;5)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近半年内有高原进出史;2)执行任务前经过医院体检,确认身体不合格,伴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相关指标不能满足赴高原地域执行卫勤训练的要求。
适应性运动训练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预防急性高原病、促进高原习服的有效措施。间断性缺氧复合运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在高原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4-5]。具体做法为:1)每日早、中、晚,各做1次深呼吸运动,每次持续10 min;2)每天8∶00-8∶30进行徒步3 km训练;3)周末进行1次15 km徒步,在4 h内完成,途中有军用急救车伴随保障,队员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间断性休息,同时补充食物和水;4)高原习服训练的持续时间为4周。
医护人员分别在初进高原后的第2天和经过4周的高原习服训练后,完成1次心肺复苏操作。整个操作根据2015版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指南[6]标准流程进行,即按照启动应急救援系统流程,检查伤病员呼吸及颈动脉搏动,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步骤展开实施。胸外按压深度为5~6 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按照30∶2展开实施;整个心肺复苏流程需医护人员连续完成5轮按压与通气,共150次胸外心脏按压和1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7]。
在心肺复苏操作完成后的5 min内对医护人员的疲劳状态进行评估,使用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制的军队疲劳程度判定量表[8]。根据本研究目的对疲劳程度判定量表进行改良,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评价项目包括医护人员的肌肉酸痛感、自觉症状、步态和出汗。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个项目分值为0~5分,“0分”表示无症状,“5分”表示症状难以接受。该量表总分为0~20分,得分越低,表示疲劳程度越低。
本次卫勤保障的地域平均海拔4 200 m, 医护人员在展开各医疗保障单元后的第2天和经过4周的高原习服训练后,分别使用半身模拟人(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MS0300046ADC)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操作,使用便携式平板电脑记录每名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的完成时间、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及深度、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频率及潮气量、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得分等指标。
与初进高原后的心肺复苏术完成质量相比,医护人员在高原习服训练后实施心肺复苏操作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心肺复苏操作得分、按压频率合格率、按压深度合格率、潮气量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医护人员在初进高原后和高原习服训练后心肺复苏操作时间和质量的比较
在初进高原后和高原习服训练后,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深度均随着操作时间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初进高原后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下降更明显;从第3轮开始,高原习服训练后的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明显高于初进高原后的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医护人员在初进高原后和高原习服训练后胸外心脏按压深度变化比较
经过高原习服训练后,医护人员疲劳程度判定量表的总分及4个项目得分均低于初进高原后(P<0.05)(表3)。
表3 医护人员在初进高原后和高原习服训练后实施心肺复苏操作后的疲劳状态比较(分,
近年来,随着联勤保障需求的逐步提升,部队医院除开展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微光输液等现场急救技术训练外,特定环境下的心肺复苏训练亦是部队医务人员的重点训练内容。从结果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初进高原后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第4轮和第5轮循环时,胸外心脏按压的平均深度已低于5 cm,没有达到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标准及要求,这与国外相关研究[9]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医护人员在没有足够的阶梯适应情况下,从平原进驻到高原,各器官功能状态会呈下降趋势,其中心肺功能下降程度尤为明显[10],这将导致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增快,氧耗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缺氧的自觉症状也比较明显[11]。以上情况会造成医护人员胸外心脏按压的动作力度和紧凑度不足,从而影响心肺复苏操作的整体质量。初进高原后的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操作疲劳程度评分较高,说明初进高原执行卫勤训练任务,会加重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术的疲劳程度。有研究[3]表明,心肺复苏术是一项体力消耗型操作,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操作,体力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继而出现心肺复苏操作稳定性不足,导致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术整体质量下降。
研究[3]显示,初进高原后行动会降低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且加重医护人员疲劳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初进高原的医护人员进行高原习服训练,能提高其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具体表现为:心肺复苏操作得分提高,心肺复苏操作时间缩短,胸外按压频率合格率、胸外按压深度合格率、潮气量合格率明显提升,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后的疲劳程度也明显降低。有研究[12]表明,高原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医护人员的身体机能是严峻的考验,充分的高原习服训练是其在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时有足够体力和精力的基础。本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高原习服训练,可改善医护人员的缺氧状态,提高其体能储备,改善初进高原后的疲劳体验,从而提升初进高原后心肺复苏术操作质量。另外,在高原环境下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时,可考虑使用便携式机械胸外按压装置替代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操作[7],这样有利于缩短心肺复苏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医护人员发生高原相关性损伤的概率[13]。
高原的特点是高海拔、低气压、低温、低氧。高原作战亦是未来我军作战的重点方向之一。随着练兵备战的深入,部队官兵自平原进驻高原进行军事训练已成常态[14]。适应性运动锻炼是国内外公认的促进高原习服训练的有效措施。研究[15]表明,在平原地区进行大强度间歇训练、长时间耐力训练、间断性缺氧复合运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心肺功能,提升医护人员高原作业能力。药物和营养防治措施也被证实是减轻急性高原反应、增强高原适应能力、改善高原体能储备的有效方式[16-17]。未来的高原作战是机动的、立体的非线式战场结构,战役纵深狭长,战况复杂多变,伤员多点发生,伤员流向增多,伤势伤型复杂,伤员死亡率较高;同时现代战争高能高爆武器的大量应用,使得战场伤员的伤情伤势变得复杂严重,复合伤比重明显升高,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现场伤势伤情预判和紧急处置能力的要求;另外,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会增加高原战现场救护的复杂性[18-19]。在下一步的高原卫勤驻训过程中,为预防部队急性高原反应,有必要深入研究制定高原驻训的针对性习服训练措施,促进医护人员高原习服训练,从而提高其军事卫勤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初进高原后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深度及潮气量等方面。医护人员完成心肺复苏操作的疲劳感较强,这可能是影响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高原习服训练,可提升医护人员体能储备,改善缺氧、疲劳状态,进而提升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由于参加本次高原驻训的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导致了研究样本量偏少,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可能出现偏移。在未来研究中,将根据训练任务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量,逐步优化高原习服训练方案、细化评价标准,开展高原低压、缺氧状态下的心肺复苏训练专题研究,以期为提高医护人员初进高原环境下心肺复苏操作质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