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涛:当好小麦“芯片”工程师

2022-08-18 07:28文图张书栋通讯员顾晶晶郭飞飞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15期
关键词:旱地海涛农林

文图/本刊记者 张书栋 通讯员 顾晶晶 郭飞飞

高海涛在试验田观察成果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记者看到在洛阳农林科学院的晒场上,一个个牛皮纸袋整齐地排列着,里面装着脱粒后的种子。该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正在认真进行小麦考种,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放下手中的工作。

高海涛27年来一直负责抗旱节水、高产优质小麦的育种工作。在水资源匮乏的北方,抗旱能力是影响小麦等农作物产量最重要的因素。而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育种创新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工业领域。

豫西丘陵山区十年九旱,麦田靠天吃饭,这种半湿润易旱区在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中约占1/5,在小麦“芯片”工程师高海涛看来:“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具有得天独厚的旱地区位优势,挑起既要抗旱又要高产的战略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也无比光荣!”

势头强,育种技术新突破

种业是战略性核心产业。一直以来,洛阳农林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方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提出“454”发展战略,制定“国内领先的抗旱小麦育种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力争向旱地要粮食、向科技要效益。抗旱小麦新品种培育一直是洛阳农林科学院的强势领域,从“牙咬、眼瞪、鼻子闻,一把尺子一杆秤”到如今的分子育种,高海涛见证了洛阳种业技术的飞速提升。

“以前必须等到麦子成熟,才能最终判定新品种的培育是否成功,现在麦苗刚长出来,取一个叶片,就可以通过分子手段,精准判断新品种的各项指标和特性。”高海涛说。

为了测试抗旱小麦新品种在极端情况下的生长情况,高海涛和团队成员选择用旱棚鉴定小麦抗旱性。小小干旱棚,解决了科研大难题,成为小麦科研成果的“温床”。在试验田里,几个折叠式大棚一字排开,一旦降雨,这些大棚就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确保小麦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不接触一滴雨水。从播种到收获,近7个月时间里这些小麦都要经受干旱的煎熬,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才能选出最抗旱的小麦品种。

国家(洛阳)农作物品种抗旱鉴定站

在育种过程中,种质资源是必备的物质基础。2021年,全国唯一的旱地小麦种质资源库落户洛阳农林科学院,目前这里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旱地小麦种子4400多份。“这些种子都是经过鉴定的抗旱耐热种质,其中蕴藏的抗旱耐热基因资源,可供小麦育种专家按需选择利用。”高海涛说。

争一流,几度耕耘结硕果

生无所息,进无止境。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高海涛带领团队相继主持选育出抗旱节水小麦品种37个,其中国审品种18个、省审品种19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社会效益超2亿元。目前国审小麦品种洛旱7号被国家农技中心确定为黄淮旱肥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对照种和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对照种,而国审麦洛旱6号集高产稳产,抗旱、抗冻、抗倒伏、抗病、抗干热风于一体,成功解决了抗旱与高产相矛盾的问题,已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是我国目前第二大旱地小麦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种洛旱28、洛麦37、洛麦41分别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审定,一个个优秀的“洛”字号小麦新品种正排好队从试验田走向农田,大显身手。

今年麦收时节,国审旱地小麦新品种洛旱22以平均亩产659.52公斤的成绩再次提交了创新路上的满意“答卷”,打破了由洛旱6号在2015年创造并保持至今的平均亩产653.9公斤的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让靠天收的丘陵山坡地小麦也能高产”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不要小看这十来斤。就像亚洲百米纪录保持者苏炳添一样,每进步0.01秒都是历史性的突破,都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今年5月,高海涛获评洛阳市先进工作者,可谓实至名归。那些科学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他身上具备的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

在高海涛看来,荣誉的取得是对以往工作的肯定,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他说,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党组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领下,以全市“151”乡村振兴工作举措为引领,聚焦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正朝着“旱地小麦高地”的目标前进,育良种、选良方,全面攻克旱地小麦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真正实现“藏粮于技”,让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牢,让乡村振兴不再遥远。

猜你喜欢
旱地海涛农林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罗海涛作品
浅谈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少林功夫拳(二)
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