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
(中铁十六局集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北京 100018)
在无砟轨道的施工中,常用的施工工艺有“简易轨排框架法”“雷达型无砟轨道施工法”“旭普林型无砟轨道施工法”三种,但这三种施工工艺都有各自的缺点,例如无法保证精度、造价太高、工序繁杂等,并且还不能够充分发挥无砟轨道结构简单透明、轨道定位近乎完美的优点。因此,在无砟轨道施工原理和其他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轨排框架法”,这种施工工艺精确度高、稳定性好,且无砟轨道若是弹性支承块式,则一定要使用轨排框架法。目前,该施工工艺已在国内被大量运用。
目前,在无砟轨道工程中,通常使用轨道轨排粗调机对轨排进行粗调,而这种设备一般使用的是进口的雷达型或旭普林型,价格昂贵,体积较大,经过实践证明发现,不适用于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建设。
另一种施工工艺构造较为简易,但结构强度较低,且需使用全站仪、加水仪通过手动粗调轨排,这就是价格极低的简易轨排框架法,该工艺单个混凝土施工单元长度约为13~25m,并且一个轨排通常需要好几个支撑点来支撑,几个支撑点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所以稳定性较差,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难以满足施工效率和精度。
上述三种方法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无砟轨道的优势,反而在后续施工中,对轨排的约束力度都十分有限,如果外界环境发生明显的改变,轨排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在道床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对轨排位置的干扰程度很大,由于轨道与道床面板最佳承载状况的改变,增加了运行费用及线路维护保养工作的繁重程度,影响了其工作寿命和工作性能,从而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无砟轨道的施工原理,并且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对简易轨排框架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找到了新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轨排框架法。轨排框架法是利用现有最先进的一体化钢板调节技术,将长钢轨按一定的节段进行分段安装,再采用最先进的钢板调节技术对钢轨进行调整。
简易轨排框架法与轨排框架法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简易轨排框架法与轨排框架法的差异
以标段全长80km,设计时速250km/h,单线施工长度为163km 为例,对比旭普林型无砟轨道施工法和轨排框架法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根据既往的施工经验来看,旭普林型无砟轨道施工设备一套约1000 万元,一般需要配备两台,共需2000 万元;如使用轨排框架法,需轨排框架约340 幅,单价为3 万元,共需1020 万元,可以节省近1000 万元的设备费用。
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旭普林型无砟轨道施工法每天的最高效率是完成无砟道床约300m/台,两台设备每天完成无砟道床约600m,标段全长163km,全部完成约需要9个月;如使用轨排框架法,340 幅轨排框架分为10 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平均每天完成无砟道床约80m,每天可完成无砟道床约800m,标段全长163km。全部完成约需要7个月。因此工期可以提前2个多月完成,节省成本约700 万元。
根据以往造价来计算,简式钢轨的铺设过程中,每组20 根钢轨,需要调整60 个点,且每个点调整3次,人工对钢轨进行2min 左右的调整,共需要花费时间约6h;如使用轨排框架施工法,每个点调整的次数为2 次,一组轨排的调整时间约为8min,6h 可以调整45 套框架轨排,是简易轨排施工法效率的两倍多,可节省一半劳务费。
使用轨排框架法无砟道床施工工艺,在长钢轨铺设后的精调中,会极大地减少更换调整扣件调高板和方向垫板的数量,在之后的维护中,维护维修频率会大大降低,从而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
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赣深高铁1 标段,目前已进入无砟轨道道床板铺设施工作业,为明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条件。该项目为国内二级单轨铁路,设计速度120km/h。在一段全长1.52km、宽度2.5m 的隧道工程中,对一条具有弹性支撑的无缝道床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施工中,在隧道外进行钢筋网片捆扎后运到施工现场,缩短了钢轨装配所需要的时间;对轨排支承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轨排精调技术支持有限的问题;使用物流内循环系统进行材料运输(见图1),提升了运输效率。
图1 使用物流内循环系统进行材料运输
在进行路基铺设前,首先进行仰拱高度的测量,然后进行路基的铣刨,最后再利用清扫车和高压水炮清洗。
采用CPⅢ控制网,在隧道地基表面施放了轨道中心线和边缘线,两个点距为6.3m。
将隧道外捆扎的钢筋网片和弹性支承块运输到隧道内,吊机将钢筋网片和弹性支承块吊装到施工位置,按照放样点进行建筑和铺设,在钢筋网片底部以混凝土衬砌,采用梅花型布置方式。
4.4.1 弹性支承块进入隧道
使用吊车将弹性支承块运输至施工现场,卸载到隧道内,运输量不宜过大,需要考虑到物流内循环系统的作业量。
4.4.2 弹性支承块转移
利用龙门起重机将弹力支撑件转移至分枕中心,并在其上分别安置24 个弹性支撑体。
4.4.3 弹性支承块落槽
将弹力支撑件置于相应的工作台卡凹槽内,并对其下凹处进行检测。
4.4.4 组装轨排
龙门起重机把轨排框架运到弹性支承块上方,再用预埋扣件进行组装,并且检查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4.5 轨排粗铺
钢轨装配完毕,由龙门起重机把钢轨运输至施工场地,并根据标定的位置进行粗铺。
轨排粗铺完成之后,使用全站仪和轨检车对铺设位置进行调整,并且使用软件自动平差反馈轨道铺设偏差值,使用调节杆进行调整。
在粗调完毕后,将上部的钢丝网进行绑扎,采用96 条钢条作支承,并采用隔离绑扎方式。在绑扎完毕后,检查其隔离效果,防止钢丝绳脱落和出现漏绑的情况。
模板的安装分为横板和竖板两种,横板根据钢轨的构架将板型置于钢轨列中间,而竖向板型采用外部单侧固定法安装,对模板的竖直性和顺滑性进行精确的调整,详见图2。
图2 模板安装现场
4.8.1 设置全站仪
按照全站仪前后测试的两队CPⅢ点,对全站仪的位置进行测算,站点设置完成之后对其精确度进行检测,保证误差在2mm 以内。留6 个以上检测点,对其精确度进行重新测算,各个检测点的坐标偏差不得大于0.7m。
4.8.2 轨检车信号接收
轨检机安装于轨上,装有三棱镜,利用全站仪对其进行测量,当轨检车进行自测时,可实时获取相关的数据,并利用相应的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误差信息发送给终端,由工作人员进行误差修正。
4.8.3 中线调整
采用龙门起重机运送钢柱,通过二层衬墙的定向支承,利用扳手对中间的调节棒和中线进行调节。
4.8.4 高程调整
调整螺丝、轨道高度、水平。在进行粗调后,顶表面的高度要比规定的高度稍低,调整螺栓时必须对螺栓的受力状况进行检验。
4.8.5 安装鱼尾板,再次精调
钢轨精密调整完毕,误差必须在1mm 以内,相邻的钢轨采用鱼尾板固定,保证钢钉的正确,钢轨的尺寸为10~30mm,不能有错台、错牙等现象。
在轨排精度调整完成6h 之内,在温度不大于15℃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先对轨道下部及橡胶支撑进行润湿,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其坍落度、入模温度,确保施工所需。在钢筋混凝土浇筑时,要尽量避免冲撞轨排框架和模板,造成对轨排空间位置的破坏。
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罐装车运送至工地,由手工进行摊铺,然后由30/50 的振动棒进行振动,再用木抹进行粗平,在粗平1~2h 内,再用钢抹将粗平的混凝土抹平。同时,为了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表层出现裂痕,在钢筋混凝土凝结之前,进行二次抹平和压光,不得在混凝土上洒水。在钢筋混凝土凝结之后,开始进行养护,并且使用喷雾对隧道口200m左右范围内的混凝土进行湿润处理,在混凝土完全凝结之后再进行洒水养护,达到计划的强度后,拆除锚固和支撑系统,见图3。
图3 混凝土浇筑
拆除轨排时,按照施工方向从后向前逐一拆除,先螺杆再扣件,轨排框架拆除完成之后,还需要清理轨面的杂物,如图4 所示。
图4 轨排框架拆除完成
膨胀缝用发泡橡胶片填充,并在膨胀缝口的上面加硅胶作为封皮。在充填前要彻底清洗伸缩口,用湿毛巾清洗,以保持伸缩缝干净,并以小批量的方式填充,以确保密封胶填充充分,并且曲线过高的地段在灌注时不宜一次性灌注过量,避免出现密封硅橡胶向低处流失的情况。
由以上探讨可知,轨排框架法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变轨排的柔性,提高框架的刚度,能够充分发挥无砟轨道的优势。按照国家对高速铁路的发展规划,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浪潮已经到来,无砟轨道技术也已经趋向成熟,而轨排框架法无疑是最适合无砟轨道技术的施工工艺,在今后不仅会成为无砟轨道施工的第一选择,也会为其他施工工艺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