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引导下切除吻合术治疗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08-17 09:01陈丑彦
甘肃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吻合术大肠癌肠梗阻

陈丑彦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在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中,大肠癌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多数患者存在完全或不完全梗阻症状。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手术方式治疗为主,但由于该类患者为特殊人群,故此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以及生理机能,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1]。传统开腹手术易导致患者机体创伤增加,同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导致其预后受到影响,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多,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受到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2-3]。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引导下切除吻合术治疗大肠癌性梗阻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性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纳入标准:(1)符合大肠癌性梗阻的诊断标准;(2)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2)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配合度较差者。

观察组年龄35~75岁,年龄平均值(55.12±1.03)岁,其中男39例、女11例;病程2~27周,平均病程(14.51±1.03)周。对照组年龄36~75岁,年龄平均值(55.65±1.54)岁,其中男40例、女10例;病程3~27周,平均病程(15.02±1.55)周。2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给予患者静脉吸入复合式全麻,取患者膀胱截石位手术,切开患者降结肠旁沟腹膜直至脾区,并将降结肠后外侧进行游离,沿着患者胃膜血管边缘将胃结肠韧带切开,并分离肠系膜下静脉和左结肠血管,将拟切除的结肠部位主血管进行结扎后拉出半结肠,实施半结肠切除,最后将系膜裂孔关闭。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引导下切除吻合术: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为患者建立气腹,腹压为12~14 mmHg,并在患者脐上方位置做一道切口,将其作为观察孔,采用腹腔镜对患者病变部位以及梗阻部位进行观察,并将病灶部位的肠系膜和肠管进行结扎,利用超声刀切断,最后将肠系膜血管的底部分离。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4]: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且无严重并发症,视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存在轻微并发症,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视为无效。

炎症因子水平测得:于治疗前、治疗后抽取其5 mL清晨空腹肘部外周静脉血,以3 000转/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共离心10 min,静置数分钟后取其上清液,将其置于零下70 ℃的环境内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2组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的对比

2.2 分析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大肠癌性梗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并发症情况

2.3 对比炎症因子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炎症因子水平

2.4 分析治疗效果

观察组大肠癌性梗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分析治疗效果

3 讨论

在临床常见恶性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十分常见,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同时易出现较多并发症,由于患者发病后需长时间卧床,进而导致血液循环功能降低、肠蠕动减慢等,导致肠梗阻风险增加[5-6],同时该并发症也是大肠癌常见并发症类型,由于大肠癌易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一般以低位不完全肠梗阻最为常见,当患者出现梗阻时,需及时实施有效治疗,从而使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改善疾病预后[7]。

以往临床对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一般实施胃肠减压治疗方式,但是该项治疗方式效果不理想,多数医生在临床实施手术切除方式对患者癌变部位肠梗阻进行治疗,但是大肠癌并发症肠梗阻患者本身是特殊的人群,因此手术难度十分大,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8-10]。腹腔镜手术为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方式,随着该项治疗方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微创和安全性的特点不断增加,腹腔镜采用摄像系统对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对患者非手术部位不会造成干扰,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目前,腹腔镜切除吻合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微创等优势。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结肠内具有粪便,大量的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在其中生存,一旦发生急性肠梗阻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内毒素血症,尤其是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本次研究显示,在手术前患者TNF-α含量和血清IL-6含量异常升高,由此证明,在手术前患者机体伴有严重炎性反应,若未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容易导致中毒性休克或者穿孔情况发生,在手术后2组患者血清TNF-α和血清IL-6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说明实施手术后,能显著缓解患者急性炎症反应,而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和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分期手术,导致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刺激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因子释放,从而使血清TNF-α和血清IL-6水平升高[11]。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肠癌性梗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肠癌性梗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认为,对于大肠癌性梗阻患者来说,考虑到患者伴有肠壁血运不佳、同梗阻远端结肠直径距离较大等因素,多数在确诊时大多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存在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吻合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致死率较高[12],一般临床上主张分期手术,但治疗时间较长,导致患者预后不佳。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腔镜引导下切除吻合术被广泛应用,无需造瘘,且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还能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引导下切除吻合术治疗大肠癌性梗阻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讨。

猜你喜欢
吻合术大肠癌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miRNA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