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大松
“太阳落山了,周书记吃完饭再走。”
“我还要赶回去协调一个家庭纠纷,这顿饭就不吃了。”
挽留声回荡在海拔近800米的万州区九池街道泉活村,犹如婉转的歌谣。
2022年5月11日下午5点,九池街道下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周世银在泉活村开完“龙门阵会”,和与会人员告别时,有人挡在他前面,有人拉着他的衣袖迟迟不愿松开,执意要留他吃晚饭。
下场社区隶属九池街道,户籍人口分布比较特殊,800余人散住在九池街道的各个村和社区,其中普安村距下场社区十几公里,有200余人居住。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不能只关心居住在下场社区的乡亲们,还要时刻想到散住在其它村和社区的乡亲们。”2010年,周世银刚接任下场社区党支部书记时,便表了态。
周世银说到做到,他和同事们一起进村入户走访,多次与大家围坐讨论,终于碰撞出以“零距离”换回“凝聚力”的火花。
“赶快给我出来,不然我就捅破门窗。”2018年严冬时节的一个晚上,静谧的普安村普安桥附近,突然有人大喊大叫,紧接着便传来急促的捶门声。
张仁富参与户籍改革后,成了下场社区的居民,但他一直没有离开紧邻普安桥的老屋。喊叫声、捶门声传到他这个下场社区网格联络员的耳朵里,他立即直奔过去。
原来,住在离普安桥很近的那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村民旧病复发,在邻居家门口胡言乱语。眼见该村民额头青筋暴起,手中的刀闪着寒光,邻居家的留守老人吓出一身冷汗,紧闭着大门不敢吭声。
张仁富站在离患病村民几丈远的树下,不敢轻易上前把他引回家,便给周世银打了一个电话。情况紧急,周世银当即向派出所值班民警报告,并通知夜间巡逻队队员,一起奔赴现场。姜友瑶、邓敏、何良秀等下场社区干部闻讯后也骑上摩托车赶了过去。
“哪个敢上来,我就砍死他。”患病村民大喊大叫,眼里的血丝如同着了火般红。
周世银和同事们、巡逻队队员缓缓移动脚步,慢慢靠近患病村民。说时迟那时快,趁他望着房顶喊叫时,周世银猛地跨步上前,使劲抱住他,其余几个人见状也冲了上去,夺走了他手中的刀。不一会儿,民警火速到场,众人把患病村民送进医院,顺利解除危险。
再远的行程、再高的山峰,在下场社区干部的脚下,都是“零距离”,他们总会骑着摩托车,或坐着公交车,或步行一两个小时,进村入户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下场社区有将近一半的五保老人分散居住在其它村和社区,下场社区的干部以实际行动关心照顾着这些老人。
五保老人杨大荣从部队转业后,被城区一个单位聘为驾驶员。2007年,杨大荣被该单位解聘,不久后妻子也离开了他。在现实面前,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满城打听招工信息,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活自己。
令人痛心的是,杨大荣在求职路上不慎摔成二级残疾,不得不回到生他养他的老家凤凰村,并把户口落在下场社区。父母留给他的两间房屋早就在风吹雨打中垮塌,他只能暂住在身患重病的弟弟家中。不久后,弟弟也因病去世,留下他孤身一人住在弟弟留下的那两间风雨飘摇的房屋里。
但杨大荣依然心存希望,因为下场社区的干部对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周世银更是主动对他进行帮扶,大家的温暖再次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初次走进杨大荣的住房,周世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年久失修的砖瓦房破烂不堪、阴暗潮湿。
周世银担心杨大荣的住房经不起狂风暴雨的袭击,对杨大荣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便和凤凰村的村干部一起向上级反映,争取到相关部门的资助后,在杨大荣的原宅基地旁为他重建了50平方米的新房。乔迁新居那天,杨大荣感动得热泪盈眶。杨大荣说:“我这辈子‘捡’到了一个儿子,周世银胜过好多人家的亲儿子。”
“杨大荣碰上了好时代,遇到了大好人,不然他的晚年哪有这么大的福气。”杨大荣的邻居称赞道。
“是‘零距离’这把钥匙,打开了下场社区鱼水情深的大门。”九池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李飞道出了下场社区“零距离”变“凝聚力”的秘诀。
程璐是下场社区的一名“90后”干部,她主动认领了九池街道九池村的小静茹当自己的孩子,不是妈妈胜似妈妈,这在当地被传为一段佳话。
小静茹的父母因打工相识,在未办理结婚证的情况下生下了她。2019年12月,小静茹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这让远方的小静茹母亲在背负3万元债务的情况下,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小静茹幼小的心灵受到重创,成天萎靡不振。
就在小静茹伤痛不已时,未婚姑娘程璐站了出来,温柔地对小静茹说:“茹茹,我就是你的‘妈妈’,听‘妈妈’一句话,抬起头来,好好读书。”
小静茹木然地望着程璐,沉默不语。心情沉重的程璐又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儿’。”
程璐格外关心这个“女儿”:每逢“六一”儿童节,程璐就给她买新衣服,在小静茹生日当天,程璐还给她定做了生日蛋糕;“女儿”生了病,程璐陪她进医院看病抓药,为她买营养餐;程璐把联系电话留给“女儿”的班主任,说涉及小静茹的事就找她,她不时走进学校,或与老师对接,或参加家长会,全力配合学校治愈“女儿”心灵的伤痛,为“女儿”的学习加油鼓劲。在程璐爱的摇篮里,有“娘”的小静茹像个宝。
“像娘家人一样,‘零距离’和乡亲们打交道,是下场社区的干部吹向山村的一缕暖风,这缕暖风奏响了一曲曲山村的鱼水情歌。”九池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小平赞叹道。
家住桐花村的邓小燕,户籍也在下场社区。命运似乎对她不公,她因病长期服药,丈夫也不幸摔成二级残疾,夫妻俩还要抚养孩子,家里的生活可谓困难重重。但她没有因此屈服,后来遇到了下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姜友瑶。
“我是你的‘娘家人’,有困难说出来,我会想办法帮你的。”2017年春节前夕,姜友瑶去桐花村看望她结对帮扶的“亲戚”邓小燕时,如此说道。
邓小燕低着头,一会儿才说:“我想找事做,靠自己养家糊口。我跑了很多次城区,都不知道哪里有活儿干。”
性格开朗的姜友瑶脸上,总带着和善的微笑。她把邓小燕的愿望铭记在心,不断地在就业网站上浏览招工信息,一有适合邓小燕的工种,就火急火燎地上门推荐,但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两年的时光悄然而逝,邓小燕依旧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心急如焚。脚底跑起茧子的姜友瑶,却始终没有冷却她那颗滚烫的心。当听说城区一家茶楼正在招聘保洁员时,她顶着酷热,去找茶楼业主推荐邓小燕。不巧的是,那天茶楼业主在外出差,姜友瑶只好借宿在亲戚家里,第二天下午再去找茶楼业主。善良的茶楼业主见她帮助别人那样的真诚,又十分同情邓小燕的遭遇,欣然同意聘用邓小燕。
茶楼除提供食宿外,还为邓小燕购买了养老保险,每月还可以有3000元的收入,邓小燕的心情如吃了蜜糖般甜甜的。她申请退出低保,逢人便说:“我这碗饭是‘娘家人’帮我端上的,再吃低保,对不住‘娘家人’呢。”
在下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陈列室里,存放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两块耀眼的奖牌,这是下场社区干部用脚步和汗水换来的荣誉,荣誉背后蕴藏着的鱼水情歌,是那样的铿锵,那样的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