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研究与发展路径

2022-08-15 00:42:44雷书彦黄金周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电站发电养殖

陈 杰,雷书彦,陶 芬,黄金周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武汉 420064;2.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70)

中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明确提出“以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种养殖业密切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既有利于满足光伏产业用地需求,又能促进土地综合高效利用,是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光伏农业的开发,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1 光伏农业研究历程

1.1 光伏农业概念的提出

20 世纪60 年代国际上开展了太阳能在农业中应用研究。1975 年光伏水泵面世开启了光伏与农业结合的历程。在此之后,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从农业灌溉到照明、通风、农业机械、农业自动化和农业机器人等。为了实现低碳发展目标,诸多国家大力提升光伏发电在电力供应总量中占比,积极开展光伏电站的建设。作为光伏电站主要形式,地面光伏电站建设需要大片土地,土地资源成为光伏产业的一大限制因素,农光互补(Agrivoltaic,Agrophotovoltaic)得到重视,即在同一土地上既农业生产又光伏发电。

阿道夫·古茨贝格是农光一体概念的较早提出者,于1982 年发表《论太阳能发电与作物栽培的共存》,提出了农光一体概念[1]。2011 年,出现了“农光一体”(Agrivoltaic)研究[2],农光一体是将农田用于农业生产和光伏发电,既扩大光伏发电的规模,又保留农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得光伏与光合作用从竞争关系达到合作关系。光伏在全球的蓬勃发展,发电所需土地面积的增加,“农光一体”等创新概念支持了能源系统的转型,实现了农业用地的双重利用[3-5]。

国内光伏农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彭梅牙[6]较早提出了光伏农业,光伏农业是集光伏产品和现代种养技术于一体,利用现代管理方法转化太阳能的现代设施农业。随着实践的深入,光伏农业的定义得到完善,阮晓东[7]和刘文科[8]认为,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与现代农业的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等过程相结合,是现代农业的“类工业”绿色发展道路,是重要的农业工程形式。

1.2 光伏农业的作用

光伏农业实现农光互补,具有多重优势。零排放的光伏发电加上农业生产,可保护农作物免受干旱和冰雹或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损害。通过部分遮挡农业生产区,可以降低蒸发率。光伏面板作为集流面收集雨水,加上清洗光伏面板的额外用水,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其遮阳作用降低了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植被恢复[9]。在偏远的干旱地区,农用光伏发电既可以用来供水和处理水,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对减缓荒漠化和土壤退化趋势起到了重要作用。光伏电板支架可改变气流方向,降低风速,具有类似沙障的挡风阻沙作用[10]。弗劳恩霍夫ISE对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50 MWp 农光一体发电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农光伏装置可使番茄和棉花产量分别提高11%和33%[11]。

1.3 光伏农业的主要模式及成效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光伏农业复合模式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光伏设施对农业生产空间的影响,阳光的减少和空间条件的改变,种植和养殖品种以耐阴和喜阴动植物为主。光照减少对农业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甚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如种植喜阴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水生蔬菜,养鱼类[12]。光伏农业主要模式有光伏农业温室(大棚)[13-15]、光伏露地种植、光伏生态循环农业[16]、“渔光互补”模式[17,18]等。

孙立涛等[19]研究表明,光伏大棚茶园半封闭环境能更有效地控制棚内的温湿度,提供适宜于茶树生长所需的环境,延长了茶树有效生长的时间,提高茶产量,减少病虫害,实现安全、高效生产。黄艳国等[20]研究显示,甘草、板蓝根和半夏在光伏农业模式的遮阳条件种植,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均能达到药典要求。梁勤朗等[21]研究显示,占地面积75%的光伏电站对黄颡鱼生长有益,占地面积50%的光伏电站对草鱼生长有益。

1.4 光伏农业的发展意义及前景

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节约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充分自然空间,优化能源结构,改善资源环境,可实现现代农业和光伏产业的双赢,通过该模式可带动农业产业转型,提高农民收入[22]。在推进光伏农业复合项目中,开展农业种养,防止光伏项目区抛荒,是一个难题。须加强光伏农业项目建设与监管力度,优化光伏电站和农业产业设计,建立规范有序的光伏农业用地机制[23]。同时,加强光伏技术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4]。

2 国内光伏农业成功案例

中国光伏农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光伏农业涵盖了光伏电站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复合发展的多种模式。2009 年光伏农业电站装机容量不到1 MW,2022 年达到1 182 MW。2022 年3 月中国已有光伏农业大棚、水产养殖渔光互补、畜禽养殖光伏大棚等项目400 余个。从具体模式来看,光伏农业大棚、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项目占比高,尤以渔光互补为多。中国“光伏农业”看似风生水起,实则仍处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单一、建设标准不一,农民收益保障不高等问题困扰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光伏农业还是处于探索阶段的新兴农业形式,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光伏农业案例。

2.1 光伏+果蔬种植——浙江淳安威坪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总占地44.8 hm2,光伏发电占地37.2 hm2,总投资1.50 亿元,光伏总装机容量20 MWp,年发电量1 800 万kW·h,2018 年12 月28 日并网发电。在光伏板下有种植蓝莓、葡萄、黄金桃、桑黄菌等的试验田,打造了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立体产业园,每年给村集体和农民带来60 多万元的净收入。

2.2 光伏+茶叶种植——浙江浙能环亚松阳光伏电站

该项目总投资2.53 亿元,总装机容量35 MWp,年均发电量约3 208 万kW·h。电站内种植茶叶、苗木、油茶,养殖土鸡、土鸭,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地茶农专门成立了合作社来承租电站的土地。合作社采用村民入股的模式,共有10 多户村民参加,盛产期光伏板下茶树年收益可达37.5 万元/hm2。

2.3 光伏+食用菌种植——河北平泉汇勇30 MWp农业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着力打造“绿色光伏+食用菌”的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总投资3 亿元,占地82.4 hm2,总装机容量30.27 MWp,共建发菌棚340 个,出菇棚1 000 个,发展地栽香菇1 000 万袋,年产量10 000 t。该项目采用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入股、分散经营、自主管理、统一技术销售的扶贫园区模式,带动贫困户75户,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农民300 余人就业,户均增收6 万元以上。

2.4 光伏+中药材种植——山东沂南力诺光伏发电与中草药种植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占用河滩荒地200 hm2,装机容量100 MWp,总投资15 亿元。项目一期流转兴旺庄村河滩荒地66.67 hm2,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土地收益80 万元,年人均增收524 元。在光伏电站组件下方种植丹参、黄芩、甘草、皂角等耐旱喜阴的中草药40 hm2,每年可实现产值570 万元,吸纳安置贫困户40 人,年人均增收1 900 元。既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益,又涵养水源、封沙固土,综合效益较为明显。

2.5 光伏+渔业养殖——振合新能源光伏科普示范基地

该项目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部门合作的生态光伏电站,占地(水面)面积453.33 hm2,适宜养殖面积240 hm2,总投资超10 亿元,装机容量118 MWp,平均年发电量2.2 亿kW·h。该项目为高效农业光伏一体化科普示范基地,在光伏板下进行水生植物、经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打造渔光互补、风光互补、旅游观光相结合。基地龙虾和螃蟹混养,同时养殖甲鱼、虎头鲨、泥鳅、黄鳝等喜阴鱼种,渔业每公顷年产值可达3 万元以上。

2.6 多业态融合——大秦安龙光伏高科技农业生态产业园

该项目总规划面积333.33 hm2,光伏装机容量150 MWp,分为三期建设。一期面积93.33 hm2,总投资4 亿元,建设30 MWp 太阳能光伏电站、73.33 hm2综合型光伏农业科技大棚、1 个综合展厅、4 个主题展厅、1 个种植研究中心(包含现代农业农民就业培训中心)、生产加工区及旅游观光带等。利用现代种植技术,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特色花卉等,着力打造集设施农业大棚、光伏电站、农产品生产及休闲旅游观光功能板块于一体的光伏农业产业园区。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创收、种植收入、光伏扶贫、旅游带动等增收,户均年增收3 万元以上。

3 光伏农业发展模式推荐

光伏农业复合项目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种植、养殖模式。结合湖北地区土壤、水资源及气候特点,推荐“光伏+”粮食、蔬菜、茶叶、中药材、渔业、畜禽等6 种发展模式。

光伏+粮食种植模式。推荐粮食作物品种为马铃薯、甘薯、大麦等,适宜于平原或丘岗园地、丘陵“粮改饲”地区。该模式符合“非粮化”政策,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该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需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生产运输通道、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光伏+蔬菜种植模式。推荐蔬菜品种为菜用甘薯、芹菜、白菜、韭菜等叶菜类,适宜于平原或丘岗园地。该模式效益较好,劳动力需求较大,有利于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但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需配套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光伏+茶叶种植模式。该模式适宜于非粮缓坡地、荒地、非保护林地,或已建成的茶园,可充分利用湖北已有的大面积茶园,不额外占用农用地,有利于提高茶园产品品质。

光伏+中药材种植模式。推荐中药材品种为黄精、白芨、伏苓等,适宜于山区和丘陵区域非粮缓坡地、荒地。

光伏+渔业养殖模式。养殖模式推荐“光伏+80∶20 养殖模式”“光伏+小龙虾养殖模式”“光伏+网箱养鳝模式”“光伏+池塘圈养模式”等,适宜于鱼塘、湿地。养殖水面需设置深水捕捞区,控制养殖密度,不得高于正常条件下的80%。

光伏+畜禽养殖模式。推荐模式有2 种,其中种草养鹅(鸭)模式适宜于平原湖区湿地,种草养鸡(羊)模式适宜于山区、丘陵缓坡地。要控制养殖密度,并配套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4 推进光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做好光伏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范有序的光伏农业用地机制,明确各地区光伏农业产业的功能布局,发挥政府在光伏农业建设发展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二是加强光伏农业项目建设与监管力度。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严查已建光伏农业项目土地撂荒,对运营良好的光伏农业项目树立典型。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光伏农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多方拓宽资金来源,建立政府主导,银行、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探索开发适用于光伏农业的保险业务。

4.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一是建立光伏农业研发平台。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建立光伏农业实验室、光伏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光伏农业相关产业协同攻关。二是设立光伏农业研发专项。系统地开展光伏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和技术体系研究,重点开展适合光伏农业的品种、农艺技术创新,培育光伏农业专用的动植物品种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建立与农业融合的光伏设施结构配置优化技术理论,解决农业所需透光率与光伏发电效率两者兼容照顾的难题,研发适应光伏农业的农机装备和应用技术,破解人工劳动力成本高的瓶颈。三是建设光伏农业研究示范展示基地。支持科研院所与光伏发电企业联合建设农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为光伏农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可复制推广的配套技术。

4.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建立光伏农业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体系。支持科研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建设光伏农业技术研究团队,依托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体系等,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立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作用,以科研院校为中心,联合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光伏农业领域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光伏农业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光伏农业培训及评价体系。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光伏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光伏农业科研评价、科研经费、科研分配等机制,为光伏农业技术研发提供基本保障。

4.4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将光伏、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利用光伏设施、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突出科技、农耕、艺术、互动等多种农旅与研学主题,将光伏农业园区打造成为休闲农业“打卡地”,为游客和青少年提供采摘、研学、观赏、采风的平台。加速光伏农业与现代农业、创意农业的深度融合,增加农业及旅游收益,带动当地农民持续增收。

猜你喜欢
电站发电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11-17 05:22:27
“发电”
环球时报(2022-06-15)2022-06-15 15:21:32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48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 01:35:00
柠檬亦能发电?
科学大众(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0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学与玩(2017年4期)2017-02-16 07:05:40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