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彬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第一中学,广东 云浮 527400)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存有的问题,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体验,合理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依旧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这是陈旧落后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导致的,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切实认识到不合理的地方,革新教学思维.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思路.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受过去教学方式及教学思想的限制与影响,导致教学课堂的实效性有所降低.虽然当前大部分高中数学课堂已经落实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但是一部分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应用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等全新的教学辅助用具摒弃在一边,这种讲授形式的知识传输,使得数学课堂乏味枯燥,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无法提升热情与积极性,教学实效性较差.除此以外,因为学生的学习中心位置没有获取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依旧把控整个数学课堂,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数学知识点的讲授,忽视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较差.另外,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通常会采取说教或者是灌输式的形式来展开高中数学的理论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聆听状态,缺乏主动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时代下社会需求的是全方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因此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是逆反心理,最终厌恶学习数学这门科目.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生活实际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导致学生虽然学会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但不会学以致用,一遇到习题,就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公式去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这一教学现状的产生,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高中数学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或者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高中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地热爱上数学,让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逻辑性,其实际应用性也相对较强,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单单通过口头讲述的形式授课,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让学生难以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对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学科思维.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正整数的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将一张特别大的纸进行对折,连续折叠20次以后,这一叠纸的厚度是多少呢?”听完这个问题以后,学生都纷纷开始进行思考与探索,有些学生开始动笔计算,有些同学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当学生自主研究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继续提问:“同学们,大家计算出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纷纷摇头,教师此刻可以趁热打铁继续追问:“为什么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得出结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指数函数的知识吧!”学生在通过探索与研究以后再进行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无形之中也会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与教学成效.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是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关键教学手段,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身能力及发表自身见解的机会,同时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相互讨论中,同学会互相配合处理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进而提升学生间的团结协作水平.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关于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使用不同的辅助线做法来解决几何问题,同时要求每一名小组成员都能大胆表述自身的解题思路,最后小组内的成员一同讨论研究,评选出一种最为简单高效的解决方式.学生在听取他人意见并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数学思维及学科素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如在学习关于函数公式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公式的推导,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全面地掌握函数公式的意义及用法.
每节数学课堂都有重点知识,且整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重点知识逐渐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晰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可以在黑板的一侧将这些内容简短地书写出来,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重视.讲授重难点内容是整节课堂的教学核心,教师应该通过声音、手势等多种形式,或者使用模型、投影仪等道具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其兴奋起来,使所学知识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关于椭圆的知识时,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难点是椭圆方程的简化.在正式教学前期,教师可以从太阳、地球与卫星的运动轨迹入手,逐渐到圆的直观图、胡萝卜的切面等内容,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明确的认识.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好一根绳子及两根钉子,在黑板上取两个顶点(顶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绳子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完成以后,教师再从黑板上取两个定点(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绳子的长度)之后再请两名学生依据相同的要求画图,学生通过两次画图的过程,可以归纳出椭圆的定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在后续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时,遇到了化简的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提示:“化简具备根号的公式时,大家通常会使用怎样的方式?”学生纷纷回答:“可以将两边同时平方.”教师继续提问:“是直接进行平方好呢?还是适当整理以后再平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实践,发现对于这一椭圆方程,直接进行平方不利于后续的化简,而整理以后再平方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椭圆方程的简化这一难点知识就顺利解决了,同时为学生后续所要学习的求双曲线标准方程化简问题奠定了基础.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高中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直观明确地展示数学学习内容.多媒体的引入可以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实际化,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数学这一科目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逻辑性,任何一个数学公式及数学定理的推导过程都是十分缜密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完善化、体系化的逻辑思维.基于高中数学这一科目的教学特性,教师应该以旧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基础,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辅助的新旧教学方式结合的措施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关于圆锥曲线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将圆锥曲线的整体知识构架书写出来,之后画出一个圆锥曲线图,使学生明确动点的整个行程轨迹.之后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及双曲线的形成过程,以缩短手动绘制图形的时间,同时多媒体演示画图可以降低教师手动画图的误差,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讲授数学知识,同时在这一前提下延展出更多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攻克重点与难点.
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服务于实际生活.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回归现实生活,指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体悟数学知识,应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合理联结起来,才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关于数列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创建篮球比赛的情景进行课堂设计:学校的篮球小组一共有十二名学生,比赛中每一场参赛队员只能有五个人,那么请问,可以有几种出场安排方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一下,提出自己所认为的可能出场方式,之后教师再引出数列的概念,通过这种实际情景的创设,有效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合理融合,便于学生快速抓住重点,激发学生分析问题与研究问题的欲望.
课前准备教学大纲,备课是教师的习惯,有些老教师不需要教案,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上课,这种教育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教师上课前不备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前备课这种教学方法很有效,但也有相应的要求.在预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将不理解的部分标注出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此外,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教师设计教育方案的第一步是创造适当的教育环境.首先,教师必须根据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然后,从主题过渡到内容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制作了3D动画,其主题和内容都与教学的内容有关,动画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接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教授某个数学知识点时,教师须集中精力发挥指导作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特点,采取适当的战略,鼓励学生探索和学习.
很多学生忽略了对旧知识点的温习,导致在学习新知识点后会逐渐遗忘旧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知识网络框架体系,带领学生将新旧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学会应用旧的知识点.教师在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引入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旧话题,让学生将两者进行连接,明确知识之间是有关联的.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一节课“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这一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带领学生温故之前学习过的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相关内容,逐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学会新的内容,总结归纳以往所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适当地温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思路,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拓宽学习渠道.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成知识框架,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去填充该知识框架.学生填充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总结和自我归纳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并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和自主复习,预习可以让学生紧跟教师的脚步,去聆听教师所讲解的新内容;复习则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让学生在面对习题时,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习过的知识,并能够正确且深度认知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且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既能从持续性的教学评价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思维与学科素养,还能热爱学习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革新自身的教学思路,完备教学方式,充盈数学课堂,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与学科素养的不断进步,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