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铁民
(接上期)
这16部剧目为:表现农村大跃进的歌剧《擂鼓台》(1958)、民间传说题材歌剧《阿诗玛》(1959)、民间传说题材歌剧《刘三姐》(1959)、民间传说题材歌剧《刘三妹》(1959)、未定名的河北农村现实题材歌剧(1960)、彝族民主改革题材歌剧《大凉山的春天》(1960)、描写我国运动员首登珠峰的歌剧《珠穆朗玛峰》(1960)、历史传说题材舞剧《敦煌的故事》(1960〉、表现新疆铁路建设的歌剧《两代人》(电影改编1961)、民间传说题材歌舞剧《摸花轿》(1962)、陕北农村现实题材歌剧《红梅岭》(1963)、旧社会煤矿工人斗争题材歌剧《阿凤》(1963)、民间传说题材舞剧《孔雀公主》(1963)、革命历史题材歌剧《青山长在》(改编1964)、古典题材舞剧《李慧娘》(1964)、描写抗洪斗争的歌剧《削峰曲》(《战洪图》1964)。
图5 郭兰英(前排左一)笔者(中排左一)李西安(后排右一)等和农民在白洋淀
这些剧目的主创人员(含外请作家),都曾赴当地体验生活,向民族民间学习和采风,少则数月,多则半年。除少量剧目的剧本未完成外,其他剧目或全部或部分完成了一度创作(剧本与音乐)。歌剧《阿诗玛》《大凉山的春天》《摸花轿》《阿凤》和舞剧《敦煌的故事》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排练(二度创作)。其中李建庆编剧的歌剧《削峰曲》,不仅请来院外年青的音乐家李西安与之合作。
全部剧组人员也由院领导(兼导演)刘郁民率领,赴河北安新白洋淀体验生活与劳动。但此剧完成排练之后,则因剧情所谓突出了“自然斗争”而忽视了“阶级斗争”,以及“同名话剧已经演出”等理由而被禁演。随后,即将进入排练的歌剧《阿凤》也因有女主人公被骗卖入妓院的情节而终止运作;创作正酣的舞剧《孔雀公主》也胎死腹中。
1958年,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在一次各艺术团体的作家会议上号召大家创作“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题材的戏剧,我院乔羽自报了一个人民公社题材的歌剧《擂鼓台》,受到表扬,剧院将其列为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并决定我为之作曲。田汉还特别关心歌剧事业,又呼吁北京作家为歌剧院写剧本。院长卢肃曾于萃华楼宴请在京的部分作家,恳请他们为剧院进行创作。不久,就有著名作家老舍先后送来《拉郎配》(根据川剧改编)、《青蛙骑士》和《第一个春天》三个剧本;著名戏剧家吴祖光送来一个歌颂女警察的剧本;著名诗人田间送来根据其叙事长诗《赶车传》改编的剧本。还有外地作家所写的民间传说题材的《蓝花花》《葫芦信》等剧本。遗憾的是,这些剧本最终都未能纳入规划。究其因,一是这些剧本的“歌剧性”欠缺。陈紫主张歌剧应是“音乐(性)的戏剧,戏剧(性)的音乐,而非话剧加唱,更非‘歌(儿)剧’”;二是对这些大师们,曲作者有所敬畏,对他们的剧本,也难以像本院剧作家那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商讨。仅有一部由郑律成作曲、徐嘉瑞编剧的云南白族传说故事的歌剧《望夫云》(1962)排练演出了。说明当年剧院的后备剧目何其丰富,是“戏等人”而非“人等戏”。对剧目,无论是院、团,或者作家们,都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西堂子胡同时期,作家尚未社会化,创作室成员主要为剧院进行创作,但也接受文化部和艺术局指派的外单位任务,如:1959年张定和为郭老话剧《蔡文姬》配乐,程若、葛光锐和我为第一届全运会大型团体操写词配乐;1959-1960年乔羽、周星华和我赴广西协助柳州市彩调剧团加工彩调剧《刘三姐》;1962年葛光锐为电影《阿娜尔汗》配乐;1963年我为话剧《远方青年》配乐;1964年乔羽、茅沅、葛光锐参加文化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等。
在以上所提的16部未完成的剧目中,仅我一人就有6部,现在想来也难以置信,容我简述于后,以便后人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代),所谓“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人员多)的歌剧事业之运作概貌,及其难以预料的结局。这6部剧目中有4部是剧本未完成,其中3部(《擂鼓台》《刘三姐》和另一未定名歌剧)是与创作室乔羽的合作,我们曾长期去当地生活采风。刘炽也曾作歌剧《阿诗玛》(1963),因他外调哈尔滨歌剧院,此剧由该院演出了。
其中《刘三姐》本是1959年广西柳州市新创的一个彩调剧,演出后因反映甚佳,在当地的要求下,田汉授意剧院派人去帮助加工,同时将其改编为歌剧。院长卢肃即派出乔羽、我和导演周星华三人前去柳州协助加工,并在广西生活采风后改编歌剧,受到当地的盛情款待。其间,乔羽与长影导演苏里在12天内将该剧改编为电影文学本,作曲家雷振邦转录了我搜录的广西音乐资料。
图6 左起笔者、刘炽、张强(福建作家)
其后,电影《刘三姐》面世,歌剧流产。另外两部作品的结局更出乎意料之外,一部是1962年由安徽作家王拓明创作的描写民间花鼓灯艺人生活的歌舞剧《摸花轿》,剧院曾请作者来商谈剧本,又共同和导演田庄去安徽生活采风。当歌剧此剧准备排练之前,另一部由姜声涛改编自电影《自有后来人》、经葛光锐作曲的歌剧脱稿了,因其是革命题材,民间题材的《摸花轿》为之让路,从此《摸》剧夭折。而“文革”中的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其剧情也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自江青插手后,国内凡此内容的戏剧,一律被禁演,歌剧《自有后来人》也被打入冷宫。我另一部更富于戏剧性结局的剧目是1963年剧院为国庆十五周年献礼,决定加工1958年与重庆歌舞剧团合作的、表现川北老苏区群众与还乡团斗争的革命历史题材歌剧《红云崖》。
图7 乔羽(前右)笔者(后右)和当地作者在桂西采风
图8 郭兰英、梁上泉夫妇笔者在京留影
1963年夏,剧院请来重庆诗人、剧作家梁上泉完成剧本修改,易名《青山长在》。8月初,我赴四川生活采风,中途曾遭遇百年不遇之洪涝灾害,在一片汪洋的河北邢台受阻月余。直到1964年春,才完成全剧音乐。其时,文化部根据周总理的倡议在京建立了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并列。我们中央实验歌剧院也“土、洋”分家,分别建成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原院长卢肃外调,创作室成员也一分为二,我留中国院。《青山长在》的音乐经本院新领导班子及音乐界人士李凌、安波、马可、叶林、刘郁民、侣朋等审听后,决定成立剧组,由副院长兼导演侣朋率领前往川北,与重庆歌舞剧团由曾繁柯作曲的此剧剧组会合,共同在老苏区体验生活后,分别排练。我院于1964年9月底完成排练,先经文化部副部长、艺术局长和原川陕苏区的红军领导人张爱萍、王维舟两位将军进行审查后,称赞此剧“真实、感人”,确定为国庆献礼剧目,并决定从中央乐团合唱队调人来加强剧院合唱队之不足;但第二天经中宣部周扬、林默涵两部长审查后,批评此剧“不真实,改也难”,决定停止上演,远在四川重庆的此剧也随之取消国庆献演。据称,当时遭到同样命运的还有儿童艺术剧院柯岩的一部儿童剧,总政胡可的一部话剧等。此现象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故当年首都国庆十五周年的献礼剧目,仅有一部空政文工团的、经司令员刘亚楼请毛主席观看了的歌剧《江姐》。
在西堂子胡同一号陈紫所领导的创作室的6年中,就我个人而言,新剧目是颗粒无收,而剧院则是硕果累累,有人称之为歌剧院的黄金时代。如今,西堂子胡同已面目全非,当年创作室诸君也大多辞世,我已耄耋之年,在虎年清明之际,谨以此文向逝者献上一束馨香。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