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周军,林 科,钟乐海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智慧结晶和精神命脉,又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和精神标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价值的发挥和应用,在各种政策文件中都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要深化道德教育引导”[3],“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4],“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5],“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6],“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7],“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中华优秀文化不乏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链接,彼此相通相融、双向互动,互有文化属性和教育功能,并将“立德树人”视为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应将其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之中。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之中,并在特定的时空之下创造了文化,而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脉之根”“文化之矿”,也是最直观、最易实践、最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元素。每所高校必然处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环境之中,而滋养高校的地域文化理应是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地大物博,各种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多元融合的中华文化。”[9]作为中华文化“满天繁星”中的重要一颗闪耀之星,巴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德育资源,但目前很多包括四川在内的高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还未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宝贵资源。将以巴蜀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文化强国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坚定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及学生综合素养的重大创新。本研究充分挖掘巴蜀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内涵和育人价值,结合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以期将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全过程、全领域,增强巴蜀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促进新时代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同时,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真正实现以文载道化人、以德铸魂育人,“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10]。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从四川平原孕育出的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地域文化。”[11]“巴蜀文化共同体是中华广域文化共同体中一支重要而奇特的地域文化。”[12]巴蜀文化作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是长江上游和大西南地区古代文明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态、多彩的风格。巴蜀指的是今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同处四川盆地,天然的由盆边四周向盆底中间向心汇聚,巴山蜀水、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出一脉、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被喻为“陆海”“天府”。巴蜀两族同根同源、同风同俗,接触交流早、相互认同度高,其中,巴文化尚刚尚武、重情重义,多出忠勇良将;蜀文化崇柔崇文、好学好仁,盛产文人墨客。学界一致认为作为地域和文化概念的“巴蜀文化”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由“史坛怪杰”卫聚贤首倡[13]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董作宾、蒙文通、徐中舒、顾颉刚等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讨论,七十余年来群英荟萃,助推“巴蜀文化”自成一支重要学脉[14]。“巴蜀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战国时秦灭蜀之前四川盆地内巴蜀两族创造的文化;广义是指在今四川盆地范围内的各民族从古至今融汇的人物、事迹、物品、历史和精神,以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代表的辨识度高、刚柔相济、相辅相依、独具特色且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本文探讨的是广义的巴蜀文化,历经新石器时代萌芽、夏商周起步、秦汉转型、唐宋高峰、近代转化的漫长历史发展,包括川渝地区的典藏典籍、学术学说、思想思潮、技术技艺、遗产遗迹、民风民俗、名人名事、美景美食、节日节庆等物质和精神文化总和。
肩负着五大重要职能和使命的高校,有义务更有责任根据社会需要创造转化、创新发展、传承发展好所处区域的地域文化,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挖掘其蕴藏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可以不断提高各地域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整合力、吸引力、感召力,进而转化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塑造灵魂、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囊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侧重于以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注重发挥教育的隐性力量,引导学生在思想、意识和心理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并进行有利于助推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实践。中国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对于各地区性、区域性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和依赖,巴蜀地理区域的高校对于巴蜀历史文化精神同样有着深厚的依附和联结。扎根巴蜀大地办学的新时代高校,浸润着巴蜀历史文化精神,在探索巴蜀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时,应立足巴蜀文化特色,传承巴蜀人文精神,可以通过视听、感思、知行多途径认识巴蜀地区的物产、宗教、文学、艺术、民俗,分层分级分类展现巴蜀自然地理风采、人文历史风貌,侧重于挖掘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人格养成的德育资源,发挥巴蜀文化思想教化、文化传承和创新引领的多重价值。
1.显性教育资源
本文所指的显性教育资源指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直接取用的、不需要深度挖掘的、具有直观可视性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以及非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指的是人类直接参与创造的物质、人物、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文学作品、历史名人、节日庆典、传统艺术等。其中,历史文化遗迹包括集自然与文化于一体的四川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乐山大佛和重庆大足石刻、丰都鬼城等遗迹,以及体现巴蜀地区红色历史血脉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和重庆渣滓洞、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等遗迹;历史名人包括四川嫘祖、扬雄、张大千、苏东坡、郭沫若、巴金、李颉人、朱德、陈毅、晏阳初、吴理真等以及重庆聂荣臻、刘伯承、邱少云、邹容等;节日庆典包括四川自贡灯会、康定转山会、彝族火把节等和重庆苗族赶秋节、铜梁龙灯艺术节、磁器口庙会等;传统艺术包括四川川江号子、蜀锦、蜀绣、川剧等和重庆铜梁龙灯、秀山花灯戏、酉阳摆手舞等。非人文资源主要指人类没有直接参与创造且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四川的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夹金山等;重庆的长江三峡、天坑等(见表1)。
表1 巴蜀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显性教育资源举隅
2.隐性教育资源
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深度挖掘的,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角度影响着生活在巴蜀地区的各民族精神层面(侧重于人文精神)的资源即是隐性教育资源。巴蜀文化蕴藏着大量的思想道德隐性教育资源,远远不限于本文总结的以下六个方面:
(1)开拓创新,勇于探索
巴蜀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突破恶劣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巴蜀文明。在科学技术方面,创造了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蜀锦、蜀绣、自贡盐井、养蚕术、夹江手工造纸、梁平年画、铜梁龙灯等。在思想文化方面,涌现出了如司马相如、扬雄、李白、三苏、郭沫若、邹容、赵一曼、朱德、陈毅等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推动了当时巴蜀地区乃至中国思想文化、革命道路的进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筑方面,根据巴蜀地区雨水较多的特点,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川式民居“人字形”屋顶,配以屋前街沿和台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明了馒头,发行了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典当商行“华茂典当服务商行”,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蜀都股份”,第一个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商业广告。
(2)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李白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以及《游石宝寨》中的“碧波绕玉印,陡峭一峰峋;崖耸百三丈,楼危十二轮”都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巴蜀地区由于先天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交通不便,出入巴蜀之地较为困难。但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的不便,并没有妨碍巴蜀先民们扩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早在三千多年前,巴蜀先民们就凭着勇敢、执着的精神开辟了一条北起西安,南至成都,沿途经过盆地、高山、峡谷等复杂地形的全长约1000余公里的开天蜀道,由此打通了天堑之隔,深入广泛地推进了蜀地与外界的人文、经济、科技交流,不断吸收着中原地区乃至西域等更远地区的先进文化、科学知识。除了依靠蜀道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外,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还利用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这两条贸易通道,与西欧、非洲、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展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博采众长。广汉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立人像、象牙、陶器等文物以及现代社会巴蜀地区广泛种植的番薯、马铃薯、辣椒、玉米等都是巴蜀文化与其他多种文明相互交流、融合产生的有力印证。巴蜀文化的兼收并蓄还体现在多民族共存、多种文化和谐共生以及独具特色的川菜饮食文化上。从古至今,巴蜀地区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区,至少有汉族和藏族、彝族、僳傈族、土家族等14个少数民族混居其间。茶马古道的畅通,辣椒的引进与种植,支援“三线建设”以及“湖广填四川”等人口迁移,促进以“清鲜醇浓,麻辣辛香”著称的川菜饮食文化定型。
(3)敢于抗争,家国情怀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古巴人尊奉象征着威武和军队,被称为战伐之神的白虎为祖先,这些都侧面反映出巴蜀人民具有敢于抗争的精神。巴蜀文化敢于抗争的精神还体现在浓厚的家国意识。1911年,兴起于四川成都的保路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催化和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成为了武昌起义的前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川军高喊着“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出川抗日。在抗战过程中,先后有350多万名巴蜀子弟舍小家顾大家出川抗战,占全国总征兵额的十分之一左右,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6%、稻麦总量的31.63%[15]。这些数字展现出巴蜀人民以国家利益为重,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4)勤劳务实,踏实肯干
由于巴蜀大多数地区处于丘陵、山地之中,很多时候“靠天吃饭”,要想生存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必须发挥人类的智慧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抗争。在长期的农耕中,巴蜀人民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及多干活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形成了“养牛为耕田,种粮为吃饭”自给自足的农耕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养成了勤劳、执着、朴实、精耕细作的传统美德。在巴蜀地区流传着“不踏实的人,好像水上浮萍”“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丰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今天省把米,明天省滴油,一年买根大牯牛”“懒牛懒马屎尿多,懒人懒汉瞌睡多”等谚语,都从正面或者侧面反映出巴蜀人民踏实务实的精神。
(5)顺应自然,尊重规律
四川盆地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自古以来深受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和佛教“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生态伦理观的影响,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极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终极理想。其实,‘和谐’既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理想,又是我们实现这一终极理想所需的手段”[16]。巴蜀文化尤为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以下三方面都有体现:一是饮食结构。由于巴蜀地区处于盆地,空气潮湿,身体很容易产生湿气,而辣椒可以帮助人们排除体内的湿气,所以巴蜀人民大都喜欢吃辣。二是建筑结构。川式建筑的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斜立式,这与巴蜀地区雨水较多且降雨期长有直接关系。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巴蜀地区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污染防治、国土绿化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6)感恩奋进,自强不息
“5·12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勇敢的四川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形成了特有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感恩奋进精神。四川人民的这种感恩奋进精神还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中和四川日新月异的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华西医疗队为代表的四川医疗队先后驰援武汉、石家庄、吉林等地,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贡献着四川力量;赵伟和龙兴国等6名爱心人士,经过20多小时的长途跋涉,跨越1400公里[17],将四川人民的爱心“儿菜”送达武汉;四川向尼泊尔、委内瑞拉等国家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这些耳熟能详的“四川故事”被世人所铭记。
目前社会总体上是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但随着各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理念的腐蚀,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道德沦丧、道德冷漠事件时有发生,对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都要求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巴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为了凸显问题意识的研究导向,有必要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作一介绍,以便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而探讨巴蜀文化在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是思想高度活跃,思想深度不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成长于“快餐文化”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早已习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资源,不再仅仅关注自身学业,更多的开始关注学业以外的各类能吸引自身兴趣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实现自己价值的各种可能性。据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的《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显示“95后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达8.33小时,而95前日均使用手机6.77小时”[18],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大部分的社交娱乐和学习生活都是在线上完成的。这一现象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能抓住学生常使用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渠道、快速传播,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实效性;坏的一面是短平快、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和学生习惯于更具娱乐性的传播内容,会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度带来冲击。二是爱国意识强烈,关注社会不足。据新华网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94.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热爱祖国,具有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90.0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9]。这些数字无不表明当代大学生爱国意识更加强烈。但仅有30%的学生平时会关注国家、自己的家乡、学校发生了什么,以及会浏览社会新闻和观看新闻联播,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关注度明显不足,那么就会很容易受媒体舆论的误导。三是目标更加明确,缺失工匠精神。通过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期许是什么?毕业后想从事的岗位是什么?”等回答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目标是明确的: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岗位需求集中在白领。其实,社会更多的是需要能扎根在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需要之间的不匹配、学生自身定位的不合理、社会对一线工人的错误观念等都造成了就业难和招工难,这对看似矛盾的问题出现。走访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也反映很多大学生到了一线,听到要加班或者上班时间过长,很快就会选择离职,说明学生普遍缺失吃苦耐劳、专精卓越的工匠精神。四是奋斗意识较强,萌发“躺平”观念。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逐年增强,他们愈发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加入各类社团组织等提升自身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等“软实力”,通过考取各类证书、参加学科竞赛等提升自己的专业竞争的“硬实力”。但在这些过程中,很多学生也逐渐产生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普遍萌发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知名院校毕业的学生等想法。伴随着迷茫和自我否定的出现,很多学生选择逃避,产生出与其白白奋斗不如“躺平”的思潮,甚至出现一些心理健康疾病。
1.对高校而言:丰富内容、拓展载体、提高实效性
一是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高校学生的生活圈基本都是围绕学校,而高校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身处巴蜀文化熏陶的四川高校也不例外。根据各校公布的招生数据显示,四川高校学生本地化率平均高达68.6%[20],这些四川本地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已有5000多年历史积淀的有着丰富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的巴蜀文化中,大都对巴蜀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或体会。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挖掘学生所熟悉的巴蜀文化背后的育人元素,只要能找准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不仅可以扩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覆盖面,还有利于推动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化思想道德教育于日常和无形中。二是有助于扩展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巴蜀文化中的历史文化遗迹、节日庆典、自然物资等资源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重要要素补充,及其所蕴含的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等人文精神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特色元素。高校在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见习实习等传统线下渠道和易班、微信公众号、各类APP等新兴线上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化“隐形、深层”为“显形、通俗易懂”、发挥“文化育人”的魅力、提升高校学生对巴蜀文化的理性感知、认同度的过程中,无疑扩展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三是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有着丰富多样表现形式的巴蜀文化,融合了可见的物质性文化和不可见的精神性文化,通过挖掘这些表现形式本身和找寻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入点,能够给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找到新的突破口,推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容易沟通、理解,不仅可以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力,也能够增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对学生而言:完善知识、培养品质、推动成长成才
一是有利于完善高校学生知识结构。将丰富多元的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弥补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缺失。但就目前而言,包括四川在内的很多高校对巴蜀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资源不完善等原因影响,未开设针对巴蜀文化的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探索巴蜀文化应用于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专业课程或者通识课程的缺失导致学生失去了解巴蜀文化的缺口,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是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道德品质。巴蜀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开拓创新、兼容并蓄、家国情怀、踏实肯干等人文精神,体现了积极向上、敢于进取、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巴蜀文化这些正面的人文精神和优秀品质相联结,并通过各种举措强化这种关联性,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巴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创新开拓、团结互助等意识。三是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不养德修身,难以成为有用人才,更难成为大家、大师”[21]。挖掘并利用好巴蜀文化中丰厚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对巴蜀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他们能更好地将自身的成长成才置身于巴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熔炉”中,激发自身内生动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3.对社会而言:培育新人、发展新文化、助推大发展
一是有利于培育社会所需的时代新人。巴蜀文化所蕴含的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等人文精神,可以弥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部分缺憾,通过利用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这一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注重个人德行,锤炼意志品质,践行工匠精神,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个人的不懈奋斗融入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价值追求之中。由此,可以培养更多能读懂巴蜀文化、用情用心讲好巴蜀文化并愿意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青春力量的时代新人。二是有利于创造转化创新发展新文化。高校具有“文化传承创新”这一重要使命,且高校的生源来自于五湖四海,如将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和对巴蜀文化的内心认同。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巴蜀文化、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和认同巴蜀文化基础上,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新时代特点和自身需求,创新巴蜀文化的当代传播媒介、内容,促进巴蜀文化“推陈出新”,焕发时代价值,为继承和传播巴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有利于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通过挖掘巴蜀文化的育人价值,并通过完善融入机制、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等途径发挥巴蜀文化的新时代价值,选树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巴蜀文化的认同度,关心、关注区域发展,进而培养出更多愿意留在川渝地区发展的人才,为推动川渝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文化日益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巴蜀文化已经走出川渝地区、走向国际社会,同时也逐步融入高校教育。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获取一手数据资料并分析总结现有研究后发现: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开设巴蜀文化方向课程、开展巴蜀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渠道来发挥巴蜀文化的文化育人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建有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和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开设了《巴蜀文化》《巴蜀文学与文化研究》《巴蜀文化专题选讲》等课程,开展巴蜀文化的阐释研究及传承传播。由于巴蜀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正值滥觞之际,难免存在教育目标不清、与现实生活脱节、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式简单、讲授内容陈旧、社会实践短缺、阐释转化不足等不足之处,同时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就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研究,并从环境、制度、机制体制、队伍建设、第二课堂、新媒体运用、思政课主渠道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但还未有学者将巴蜀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纳入研究视角,将巴蜀文化全面系统应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还未有所见。这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功能指向,加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亦将思想道德教育隐含其中,故很多人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但思想政治教育偏向国家和政治层面[22],塑造的是政治站位高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教育指向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个人与社会层面,培养的是有道德的“社会人”。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巴蜀文化资源的思政育人价值的同时也应挖掘其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发挥其德育作用,使二者同向发力、同心协作、同行发展,助力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在高校中专职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师资本来就很少,对于能将巴蜀文化应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专业人才也就更加稀缺。加之,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太重视对此类教师的引进,导致专业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除“外引”跟不上需求外,还存在“内培”力度不足的现象。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仅了解巴蜀文化常识或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无法满足相关的需求。但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尚未真正将两者结合起来对师资队伍进行整体性培训,且现有培训方式仍以集中授课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将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精准供给能力。
高校在推动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多将巴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内容和课程实践环节中,利用讲解、参观访问红色文化景点的方式以及讲座、标语、文化墙的形式将巴蜀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对于深化利用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课程思政配合作用、结合新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创造性地用好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平台作用,推动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只属于某几个部门、某几个学院或某些人的事情,全校参与的氛围不足。
虽然学校是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不应是唯一阵地,应充分发挥高校所在区域文化、社会及家庭各自的独特育人价值,与学生生活的家庭、交际的社会和工作的单位等接续联动开展协同育人。但就目前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来看,高校更多的是将视野向内看,注重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课程、第二课堂活动等利用巴蜀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如何借用产教融合、家校沟通、社会实践等平台助力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校内外联动、全方位浸润、全员育人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不同类型的教育,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同一类型同一层次不同办学定位的高校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有着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在推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到“因校施策、因生施教”。但目前很多高校在推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雷同之处,如:实施路径上多以课程、校园文化为主战场,实施主体多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校团委为主力,很少能够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学生特点等情况开展特色教育,缺乏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除此之外,高校在推动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向外看的思维,结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地方发展规划等调整战略布局明显不足,向具有先进成熟经验的地区学习转化为自身发展势能不够主动。
一要找准方向。在厘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侧重点和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找准与巴蜀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的有效结合点,并根据巴蜀文化蕴含的显性和隐性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开发和运用。二要转变思想观念。巴蜀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育人元素,如何发挥这些育人元素的作用,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办学理念、教学方法、机制体制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和氛围塑造、利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等方面保持高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独特性和特色化。摒弃巴蜀文化只适用于人文类学科的观念,将巴蜀文化纳入所有学科,实现全覆盖。将巴蜀文化纳入学校发展统筹规划中,找准巴蜀文化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结合点,规划好战略布局,营造从上而下重视巴蜀文化的氛围。转变只注重巴蜀文化显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养产生深刻影响的人文精神挖掘和利用的观念。三要加大经费投入。有效的经费投入是提升巴蜀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用价值的有力保障。高校应设立巴蜀文化应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项经费,确保专项经费保障。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的“智囊优势”,项目化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研反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力度。在充分发挥校园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对校内外阵地建设的统筹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拓展高层次人才支持,探索将各类巴蜀文化人才引入高校,配套“巴蜀人才”津贴,让更多的“大国工匠”“技能人才”走进学校、站上讲台。四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度的健全与否是确保巴蜀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领导体制,坚持校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建立学校、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层层联动、权责清晰、良性互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家社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适时动态调整,在建立和完善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考评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高校情况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相关制度,确保巴蜀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抓好制度落实,运用监督、巡查、整改等机制,确保学校、二级学院有关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落地生根。建立衔接机制,关注与高中学段德育目标的衔接,构建高中与大学纵向衔接,大学与家庭、社会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开创学段衔接、协同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格局。
一要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同高校的学生或是同一高校的学生因受成长环境、专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思想道德教育素质和对巴蜀文化的了解程度上必然存在差异。高校在将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并通过分析结果和结合学生的反馈结果,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举措,开发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巴蜀文化教材或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巴蜀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二要发挥“课程思政”作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3],在实现巴蜀文化充分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必须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结合各个学科专业的不同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各自与巴蜀文化的结合点,科学合理扩展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与巴蜀文化契合的价值理念、思维方法、精神内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保证专业课程应有的知识性,同时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和道德性。三要推动“三教改革”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要想发挥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势而新、因事而化,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巴蜀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等自变量,实现教材、教法等因变量的改革,推动教材课本、课堂教学与学生情况、社会实际等紧密结合,开展互动式、渗透式教育,提升时代化呈现的教学效果。四要实现各类课程融通协作。在保留现有涉及巴蜀文化的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发挥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和顶岗实习、专业见习等实践课程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确保思想道德教育的持续性、可操作性和生动性。通过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校内外活动等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引导学生发扬“勤劳务实、踏实肯干”“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正确看待就业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适时调整自身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发挥工匠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要培育一批专兼教师队伍。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专门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专任教师存在严重缺口、师生比严重失衡,必须直面师资缺口短板,定向施策,通过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知识能力培训,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常态化的巴蜀文化知识教育培训。与各兄弟院校加强经验交流,加强经验成果转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发展动能,确保切实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二要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作为高校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今后,可通过“线上+线下”培训、“集中+个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等形式对辅导员队伍开展巴蜀文化知识和德育工作原理、方法培训,以切实提升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以四川高校为例,大多数后勤员工是高校所在地周边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都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特点,学生长期与其相处,必定有意无意地受到影响。但高校后勤员工很少有意识地去宣传巴蜀文化,因此,应定期开展他们能理解、能直观运用的引导和培训,让他们在日常服务的过程利用巴蜀文化进行沉浸式的思想道德教育。三要充分发挥朋辈队伍作用。比如在四川高校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为四川生源,这些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巴蜀文化,深受巴蜀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是一支可靠的巴蜀文化朋辈育人生力军。在巴蜀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打造一批高年级学生班助、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等学生队伍,通过成立专门的朋辈宣传队伍、社团或宣讲团,定期开展巴蜀文化宣介推广活动,发挥其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一要构筑立体化宣传育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途径也很多,根据具体的内容,如社会公德靠宣传,职业道德靠督导,家庭美德靠传承,个人品德靠陶冶”[24]。增强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高校必须增强主动意识,结合巴蜀文化宣传标识打造校园文化,积极传播、大力弘扬巴蜀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社会主旋律、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大力量。积极创新现有宣传报道形式,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介、校园宣传栏、广播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切实建设和运营好“两微一端”平台,并努力培育新的传播载体,构建“显形+隐形”双向作用的宣传格局,形成良好的社会化传播环境,从而切实增强高校师生对巴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要培育活动育人新亮点。高校应根据历史积淀的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巴蜀文化育人的宝贵资源,深度挖掘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所蕴含的德育育人元素,将巴蜀文化德育育人元素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打造蕴含巴蜀文化德育元素、富含高校办学和学科特色的系列品牌文化活动项目、社会实践项目、志愿服务项目,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寓教于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广大学生对巴蜀文化的认同、自觉和自信。三要融入日常化教育管理。文化的影响本来就是显微知著的,高校应抓住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等契机,利用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阵地,结合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等推动巴蜀文化人文精神的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个人道德和良好品德养成,守好私德,提升综合素质。
一要发挥城市文化育人功能。高校所在的城市文化赐予了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秉性。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和城市文化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高校与城市文化多元融合、多维互动、合力育人的德育育人网络,通过讲好城市文化故事、传播城市文化精神、用好城市文化资源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品行、滋养学生情操。二要发挥家庭育人作用。家庭教育是育人的重要一环,家庭环境会影响着思想道德教育的稳定性、成效,因此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建立家长群、定期开展家访等形式开展家校合作,营造言传身教的良好家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三要发挥企业育人优势。成长于巴蜀文化熏陶下的地方企业、行业无疑会烙有巴蜀文化的印记,企业、行业也有着高校所不具备的思想道德育人元素。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军民融合等多种渠道,发挥企业、行业力量,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优势。产教城共同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者的融合发展更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巴蜀文化人才供给和流动。
一要对标对点找到差距。之所以要挖掘巴蜀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出发点在于扩大巴蜀文化的“朋友圈”和培养具有“品德+知识+技能”的时代新人,究其这两个出发点的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向内看的同时,必须大力向外看。如何向外看,需要对标对点看。对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经济圈,看其背后的地域文化是如何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高校是如何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人才培养、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的,借鉴有益经验,结合巴蜀文化特点和高校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之路。对点国家政策文件、社会人才需求等,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职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等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升人才竞争力。二要探寻优势错位发展。在设计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考评体系中,设置特色加分项,允许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特色发展优势等创造性将巴蜀文化深度运用与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助推高校错位发展、良性竞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案例和亮点经验。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逐步明确每所高校运用巴蜀文化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特色项目、优势品牌,以实现满足不同广度、深度、厚度、温度、效度要求的“一校一品”错位发展。三要抱团发展扩大影响。每所高校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不管是研究阐释巴蜀文化,还是探寻思想道德教育发展,需要四川高校之间乃至与重庆高校一起抱团发展,才能增强思想道德教育感召力和巴蜀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让巴蜀文化“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抱团发展能集中优势资源,统一谋划,分项目、分阶段、分层级、分类型实施巴蜀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工程,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以及全程化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立足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际,在对巴蜀文化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巴蜀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并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中华优秀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巴蜀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策略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希望能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作用,助力培养出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分析巴蜀文化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时,虽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在隐性教育资源分析时较为侧重于思想道德教育层面的资源,但对显性文化资源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性上分析尚有欠缺,并且对巴蜀文化资源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连接性上分析尚有不足;在对策分析上,虽然从顶层设计、课堂教学、队伍建设、隐性教育、协同育人和特色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如何助推巴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建议,但对它们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方面还有待后续加强研究,针对以上不足和遗憾之处,希望后来者能继续拾遗补缺。
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一个子项目,也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复杂工程和战略工程。展望未来,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一是在对中华优秀文化各类资源进行相关归类时,可以直接对应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中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人文素养等不同方面,进行资源的归纳与整合。二是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绝非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政府、家庭、社会、学生等多方主体应与高校筑牢“利益共同体意识”,打破隔膜,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聚焦某一阵地或领域共同发力,进而提升育人实效。三是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成效绝非短时间能够显现的,应保持对培养人才的持续追踪,调查了解其阶段性和终身发展的趋势,并以调查跟踪的结果反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育人的长效性,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四是在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对象除了中国学生外,还可将视角延展至国际学生,尝试根据国际学生的特点,将思想道德教育的侧重点调整至走进中国、了解中国和讲好中国故事,并据此提前谋划、科学布局中华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新的着力点和融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