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坤 田艳红 徐 婷 赵美玲 岳 颖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临床常见发于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尽管现代技术方法已经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晚期OSCC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一半,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OSCC发生发展是由多因素、多信号调控以及多种环境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2]。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编码一种DNA核酸内切酶,该酶是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关键酶,其与肿瘤的发生和预后有密切关系[3]。研究显示[4],ERCC1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恶性基因表型有关,其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既往研究显示[5],ERCC1低表达提示宫颈癌预后不良。由于ERCC1基因存在不同的基因多态性,不同个体的DNA核苷酸切除修复能力也不同,从而表现出的临床特征也不同。既往研究显示[6],ERCC1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基因表达量,从而在多种肿瘤的化疗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ERCC1在OS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探讨ERCC1表达差异及基因多态性与OSCC临床特征、生存期的关系。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行外科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治疗,且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患者预计生存时间>3月;首次确诊并接受治疗;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严重恶液质的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其他重要器官严重损伤患者;中途更改治疗方案患者。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实施。
鼠抗人ERCC1蛋白单克隆抗体购于江西江蓝纯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质谱仪购于上海赛默飞色谱质谱;研究中所用试剂盒购于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 免疫组化检测ERCC1蛋白表达
手术切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将组织样本采用常规石蜡包埋,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水处理后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双氧杉二氨基联苯胺进行反应染色,PBS溶液充分冲洗,苏木精复染,1%盐酸乙醇分化,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着色评分:不着色计为0分;淡黄色计为1分;棕黄色计为2分;褐色计为3分。染色肿瘤细胞所占比例评分 :≤10%计为0分;>10%~30%计为1分;>30%~60%计为2分;>60%计为3分。合计两项得分后≥3分定义为阳性,<3分定义为阴性。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于抗凝管中,采用TaKaRa全血DNA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提取DNA,采用质谱法分析ERCC1 C8092A位点分布情况。
随访自病理确诊之日开始计算,随访36个月。随访方式为电话、短信、门诊复查、住院观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随访频率为每3、6个月随访1次,所有患者都获得完整随访。
癌组织中ERCC1染色面积大、着色程度强、主要细胞质着色。口腔鳞状癌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45例,阳性表达率72.58%;癌旁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17例,阳性表达率27.42%。ERCC1在OSCC 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χ2=25.290,P<0.05)。
ERCC1表达阳性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见表1。
随访36个月,结果显示,45例ERCC1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7.80个月,17例ERCC1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00个月,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
图1 ERCC1差异表达与OSC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ERCC1基因C8092A位点有3种基因型:野生型(CC)、杂合型(CA)和突变纯合型(AA)。ERCC1阳性表达患者CA基因型分布最多(60.00%),ERCC1阴性表达患者CC基因型分布最多(62.50%),ERCC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C8092A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62例患者ERCC1基因C8092A位点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例,%)
在C8092A位点上,CC患者18例,CA患者32例,AA患者12例。36个月随访,CC和CA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1.10个月和32.80个月,均长于AA患者中位生存期21.8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和CA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2。
图2 C8092A位点上的生存期
OSCC临床特征多不显著,临床诊断容易被忽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OSCC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面容及口腔咀嚼功能常常受损,严重影响进食、语言和社会交往等[7]。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分析OSCC发病的分子机制,试图实现OSCC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癌旁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组织,这与前人的多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在ER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上,ERCC1异常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以及发病部位无关,仅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有研究结果表现在分化程度上ERCC1表达也有差异[9],究其原因可能与ERCC1检查方法、评定标准以及样本量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说明ERCC1异常表达与OSCC临床恶性表型有关。
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多基因共同调控的生理过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出现失衡是OSCC 患者主要病机[10]。本研究结果显示ERCC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关联,而在分析患者ERCC1基因多态性C8092A位点后,发现ERCC1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C8092A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说明ERCC1差异表达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小,而ERCC1基因多态性C8092A位点不同基因分型可能与患者生存期有关。为此,本文进一步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生存期,发现CC和CA患者中位生存期长于AA患者,其与患者生存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ERCC1是第一个克隆而得的人类DNA损伤修复基因,研究显示,ERCC1基因表达可以提示患者DNA修复功能较差、病情反复且通常患者预后不佳[11]。既往研究显示[12],食管鳞状上皮癌患者ERCC1基因在C80921A位点时,CC、CA和AA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显示[13],ERCC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ERCC1表达以及蛋白功能,限制性内切酶功能受损,增加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肿瘤发生恶性转化。但本文并未对此深入探究,这是本文的局限性之一。本研究结果提示,ERCC1基因多态性C8092A位点CC和CA基因患者生存期较长,预后较AA基因型患者好,AA基因型携带者罹患OSCC更容易发生肿瘤恶化。
综上所述,ERCC1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OSCC诊断指标,用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ERCC1表达与患者生存期无显著性关系;而CC和CA患者中位生存期长于AA患者中位生存期,临床治疗和改善OSCC患者预后可从ERCC1基因分型着手,重点关注CC和CA基因型患者。尽管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数据支持,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样本量相对偏小,且为单中心研究,数据可能存在偏倚;其次,缺乏ERCC1基因多态性影响ERCC1基因表达的直接数据;最后,本文仅分析单一基因及其多态性在OSCC中的作用,然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多基因的突变与调控。这些不足之处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