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2022-08-15 00:46袁鹏翔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猪只驱虫猪群

袁鹏翔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畜牧兽医站 743019)

我国生猪养殖量非常大,养殖范围广,形式多样,养殖条件也各不相同,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出现养殖密度过大、猪群之间转运频繁、免疫接种不当、圈舍卫生条件较差或引种不合理等现象时,容易造成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1],各个生猪饲养场的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猪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积极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1 发病原因

1.1 环境因素

仔猪对环境温度变化尤其敏感,在环境温度突变时,生猪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体内菌群也会有比较大的变化[2],而部分养殖场没有很好的保温和防暑设施,季节交替时,圈舍内温度突变会发生疾病。除温度外,饮水和空气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群的健康生长,很多养殖场或养猪户缺乏养殖经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猪饮水中加入一些营养物质,有时会适得其反,产生一些会影响猪群健康的物质。养殖环境也会对生猪成长带来较大影响,加强养殖环节的清洁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流行,但在实践中,部分养殖场一味扩大养殖规模,对环境的卫生控制意识较差,长期潮湿的猪舍会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滋生,还会有蚊虫叮咬生猪,猪患病概率变高,随之生病次数也频繁增加,严重的会导致猪群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预防生猪常发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免疫接种,但部分中小型生猪饲养场,生猪管理员文化水平不高,养殖过程缺乏专业性的养殖技术指导,不能按照规定接种动物疫病疫苗,也没有科学的免疫程序,同时在药物使用方面也不规范,常见的疫病预防工作不到位,患猪没有得到最佳治疗,很容易出现猪群整体死亡现象。养殖管理员缺少对专业药物的使用,无论生猪患哪种疾病都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出现药品使用不科学的现象,不仅会出现药物滥用导致生猪无法得到充分治疗,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长时间和大剂量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猪机体紊乱,脏器严重受损,生长发育停滞,更会打乱猪只微生物体系的平衡,破坏猪只免疫系统,导致生猪免疫力低下,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发病后药物治疗无法起到作用。此外,外来人员的服装鞋帽等可携带病原菌,很多养殖场户忽略这个问题,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本身饲养管理人员带有人畜共患传染病,如患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等也可传播给猪群。

1.3 自身免疫力差

初生仔猪主要通过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获得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过早使仔猪断奶,中断母源免疫因子地提供,断奶后造成免疫抑制,从而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治疗

工作人员要做好生猪防疫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患病生猪,仔细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和身体灵活情况,当生猪出现异常时,首先应对其进行隔离饲养,检查是否其他猪只出现异常感染症状,而后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确诊,从而确定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还是其他疾病。针对不同的感染源,应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当生猪因病毒感染引发疾病时,驱虫药物和抗生素药物不能起到治疗作用,且会因拖延病情而使症状加重,也会加速病情传播和蔓延。病毒性疾病发生时,应进行病毒学检查,确定病毒种类,确定生猪感染的一类重特大动物疫病时不应进行治疗,而是直接淘汰处理;当生猪患有二类、三类动物疫病且症状较轻微、经济价值较高的病例可以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往往是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的原则。当生猪因细菌感染引发疾病时应进行细菌学诊断,确定致病细菌种类,再利用药敏试验确定最高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时也应优先治疗症状轻微,处于发病初期、中期的动物,这样能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当生猪患有寄生虫疾病时,应先确定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并根据寄生虫种类进行对症治疗。体外驱虫药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动物舔舐,确保用药安全。

2.2 预防

预防生猪常见疾病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猪场引种前要对当地猪场进行考察,了解其供种场的免疫程序和健康情况,选择非疫区、种质好的猪场作为引种对象,查看各类疫病的抗体检测水平,根据结果再决定引进种猪。引种前要对猪舍全面消毒,进场后隔离观察,由技术熟练的专职人员管理,待检查无任何疾病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培养。猪舍建设在向阳、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3]。

猪舍消毒可以切断传染源,因此,要及时清扫粪污,保持猪舍干净整洁,经常杀虫灭鼠,避免虫源性疾病的传播。猪舍内外的消毒并不是简单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实施,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每周应消毒3 次,由于猪病种类较多,要对各种细菌病原进行彻底消灭才可以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消毒药品应选择广谱高效、毒副作用低的消毒液,并且还要定期更换药物种类,防止细菌等产生抗药性。患病猪不但要科学使用药物,还要配有科学的消毒工作,消毒药物根据不同疾病发生情况而定,针对猪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消毒,还要对猪舍空气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如猪患有病毒性疾病可选用含碘的消毒剂。猪运动场应设有遮阳棚,在夏季能起到降温防暑的作用,冬季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在春季或冬季可在外界通往猪舍的通道中铺设生石灰或碱水消毒,夏季和秋季运用喷洒的形式消毒,对猪舍全方位、无死角喷洒,特别是粪池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要严格消毒,彻底消灭病原菌。

同时,养殖人员要对疾病有充分认识,及时对猪群进行观察检测,如发现猪粪便呈青绿色或黄绿色,食欲缺乏和面黄肌瘦的猪只即可初步诊断为消化系统疾病,第一时间对猪舍进行消毒,每天清洗食槽,科学配置猪饲料,确保猪营养充足,还要每天检查饲料,发现饲料出现发霉变质的要及时更换[4],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对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的附红细胞体病可根据其对化学药品的耐受性差这一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一般的消毒剂就可以杀灭病原体。为了有效控制病源,猪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并且场区人员不得在内部饲养畜禽,外来车辆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

在饲料配制方面,应根据生猪所处的不同生理阶段进行日粮配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保证饲料品质,不得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此基础上,完善免疫检测体系,通过检测猪只健康状况而进行非免疫是保证自身健康的有效方式,制定科学的防疫方法,做好驱虫和免疫工作,按照各地区的生猪常发疾病制定免疫程序,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疫苗,避免使用自家苗等安全性不高的疫苗,免疫必须做到“一畜一针”,注射疫苗的部位要准确,注射前要进行消毒,动作要轻柔,针头不可重复使用,避免通过针头传播疾病。注射免疫7d 前后不能使用抗菌药物[5],这样会影响免疫效果,针对不同病猪发病情况,免疫计量要精准计算,如果猪免疫性强,可适当加大药剂,发挥疾病免疫功效,保证免疫效果。母猪妊娠前期和中期不得免疫。疫苗运输及储存也十分重要,不同的疫苗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在相应条件下保存,才能不影响其质量,否则疫苗保存不当,处于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其自身效力会降低,甚至失效。

猪只疾病防治工作中驱虫是重要环节,生猪在2.5~3 月龄时即可进行首次驱虫,在驱虫前应先停止饲喂1 次,以保证机体能充分吸收驱虫药物,通常情况可在晚上饲喂时将药物与饲料混合,如果药物适口性较差,可添加少许食盐。后期对猪粪便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排出的虫卵和成虫重新回到猪体内,成猪在生长期间至少要进行3 次驱虫才能有效减少病虫侵害,保证猪只健康。为了进一步提升生猪免疫力,可以在饲料内添加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但不得添加抗生素类药物,目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以中草药为主,如黄芪多糖、板蓝根和双黄连等,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小,无残留,可以长期使用,对防御病毒感染能有一定的功效。加强养殖农户意识,提高基层兽医素质,对养殖人员和兽医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多与同行之间交流沟通,丰富自身猪疾病治疗和预防手段,多浏览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制定合理的驱虫和防疫计划,按时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树立严格的疫病监测系统,掌握最新的生猪疾病防治技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 结论

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逐步发展,生猪养殖行业也在逐步趋于规范,想要在养殖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饲养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给生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配制合理的日粮,积极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并细心观察猪群,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针对常见疾病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猪病防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才能保证猪只质量,才能促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猪只驱虫猪群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生猪驱虫正当时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