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仙,李向红
(西南林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通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人类通过教育学习前人积累的宝贵知识财富并探索发现未知的新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改造世界。肩负民族复兴重要任务的当代大学生充满朝气和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更是继承和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提高其创新能力,对国家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中的学科竞赛是通过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综合实力,也是高校提升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参加专业比赛不仅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和综合科学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高等林业教育对建设中国生态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现林业现代化中担负着为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推手。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是西南林业大学优势学科林业工程的主要专业之一。本文以学科竞赛对西南林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林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998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指出,应用化学专业是与理工科紧密结合又偏向理科的综合学科,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系统的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化学工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应用化学综合了化学工程专业和化学专业的优点,弥补了其理论知识和化工技术知识的不足,它是连接化学和化学工程的桥梁。目前,我国有451 所高等院校设有应用化学专业,以理、工、农林院校为主,其中农林院校近20 所,约占4.4%。大多数理工院校的应用化学专业,无论在起步历史、人才培养、办学水平等方面,一般都要高于农林院校。大多数农林高校开办应用化学专业时间都不长,专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用化学兼顾理科和工科,目标是培养“应用”化学的人才。当然,不同的大学培养定位不尽相同。例如,北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更偏向于理科,主要是偏向于解决工科中的理论问题;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以解决化工工艺和技术问题为主。作为农林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找到学科建设的发展点。努力学习“农林”理念,把应用化学专业与农林学科相关专业结合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化学应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林业高校需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当下林业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林业高校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必须要有自己的办校特色才行。由于林业高校主要重视农、林等相关专业的发展,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虽然林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较慢,但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渗透到其他农、林等相关学科。应用化学专业是化学和化工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出大量富有创新精神,精通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动手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涉及的领域包括化学化工、制药、环境保护与检测、冶金、食品等行业,主要从事科研和技术检测等。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行业市场需求变化,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建立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学科竞赛活动并没有脱离教学,相反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科竞赛知识源自课堂教学,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经过探索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
学科竞赛可视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想象、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竞赛得到明显提高,观察、团队协作、自学和实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也能显著提升。学科竞赛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与全国的优秀学子同台竞技,开阔视野,通过与其他优秀学子相互学习,提升学习动力和科研热情,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创业和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学科竞赛的主要目的之一,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专业视野,构建与其他高校学子或企业的人脉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全面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推广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行业结构调整,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高校作为行业人才的培养摇篮,应积极寻求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与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相比,各大高校已经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是在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一种应用广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
创新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深化对事物发展认识的活动,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改变,使事物得以更新和发展。创新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开发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和实践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不仅需要探索和尝试,还需要艰苦的思想劳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对学生持续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参加一些竞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提升他们面对困难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在学科竞赛中,学生们通过讨论经验和设计情境,用自己的知识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互联网+”竞赛中,学生在查阅资料和设计竞赛主题的过程中结合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研究和设计实验,通过实践训练完成竞赛项目,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产生新的技能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大学学科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平台,用已经掌握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去吸收和探索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特定的意义。学科竞赛可以为学生提供掌握创新技能的经验和实践条件。技能的提高是靠在实践和实施过程中实现的。对于大学而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是为了促进一小部分“天才”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包括促进和提升所有学生的创新潜力,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国家对高校要求。针对西南林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在学院内建立学科竞赛导师团队,邀请专家为师生培训竞赛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加强以学科竞赛为主的第二课堂建设,将其融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引导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通过竞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西南林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本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四年下来其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动手等能力和科研表达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每学期都安排有实习实践环节,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生产,学习实际生产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线完整流程,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西南林业大学也逐步重视学科竞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2021 年,西南林业大学“十四五”规划出台,学校进行了学科整合,全校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提出加强学生中心建设,构建学生学业发展服务体系,推动传统服务体系向便捷化服务体系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采取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学业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校供给结构,推动传统单向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同时学校在积极创建和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学习主体和授课方式方法、加强模拟生产实践训练、组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富有社会资源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区提供给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各项学科竞赛,考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证书,为日后就业创业增加筹码。同时趁着创新创业示范高校的契机,加强培训导师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由表1 可以看出,近几年应用化学专业师生参赛作品获奖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在“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屡创佳绩,并且获奖数量和质量逐年升高。学生参加竞赛,从对竞赛题目的理解构思到参赛方案的设计制作到最后完成作品,体会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过程发现新的知识的过程。
表1 西南林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科竞赛获奖统计表
目前学科竞赛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校对学科竞赛不重视,投入不够,很多教师认为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关系不大,可参加也可以不参加;学校或学院要求的话,勉强参加,指导学生不想投入时间和精力,觉得参加就好,获不获奖无所谓;学校或学院对学科竞赛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觉得可有可无,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对参加比赛的学生指导不认真,不努力,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学校过度重视学科竞赛,过度夸大竞赛的作用和结果。为了让学科竞赛更好地促进本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对学科竞赛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参赛资源合理管理和调配,对资金投入、场地使用、设备购置等大力支持并统一管理,使各院系得到公平公正的竞赛资源配置,有利于各学院相互沟通资源共享,避免浪费。对于那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竞赛,整合各个相关学科指导老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其次,学校应该逐年加大学科竞赛专项经费投入,对学科竞赛团队建设运行经费等予以稳定支持。统筹学校条件建设经费,保障学科竞赛中各种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的需求。同时积极拓宽学科竞赛经费渠道,吸引社会、企业捐赠,扩大社企合作,鼓励节余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科竞赛经费投入体系。学校还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指导教师队伍,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指导教师队伍,在绩效奖励中,把指导竞赛的成绩列为奖励的重要依据,在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中相应倾斜,肯定指导教师对竞赛作出的努力,让指导教师感觉有动力,看得到希望,才能不断钻研业务,全心全意指导学生。这样做有利于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提高指导水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只有学科竞赛的地位和作用被充分认可,竞赛活动才有动力保障,师生才能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在本科教育学风、教风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也能体现出来,学科竞赛活动才能长久进行下去,才能常态化。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教育部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此背景下,以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这也为高校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实施途径。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