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贺芳,田迎春,任梦娇
(1.马鞍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2.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指出,“对布局合理、条件具备、办学行为规范的独立学院,鼓励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由公办独立学院转设而来的民办高校,经济投入方式的转变导致其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教育质量成了人们更关心的问题[1]。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生源,决定了高校的生存与发展[2]。教学质量需要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体现,因此,认清目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构建适合新形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质量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达到某一标准及社会大众的满意度,包括学校的教学软硬件设施、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教学条件及教学过程质量,以及通过教学活动达到一定效果的教学成果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将有关教学工作的因素整合到一起,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升教学质量。宏观上,包括政府、社会等外部质量监控体系和学校内部质量监控系统[3]。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社会大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上,而社会大众的满意度体现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利用的知识和技能上。归根结底,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合理配套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民办高校因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对教学质量重视不够等因素,还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普遍以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试卷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抽查作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没有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节省开支,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聘请的教学督导专家都是兼职,人数较少,听课压力较大,也存在人员流失问题。
如当前一些学院主要依靠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在每学期的7~11周时对任课教师进行随机听课和对上学期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负责听课和抽查的督导专家人数少,精力有限,且存在专业不相通的情况,加上一线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不理解,在教师和督导专家之间会存在沟通不畅问题,同时给督导专家也造成了心理负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2.1 重“教”轻“学”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监控过程中也应当体现两者并存的关系。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务处或督导组织对一线教师的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监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民办高校学生生源质量不高[4],学习积极性较差,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共同配合进行激励,质量监控过程也应该将他们列入监控范围,从而提升学风、校风。
2.2.2 重理论,轻实践
民办本科高校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必须重视实践类环节。而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照搬公办学校的监控机制与手段,重点监控理论教学。在实习与实验环节教学投资不到位,未能及时建设实习基地,未能及时更新或购买实验设备和器材,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2.3.1 学生评教不够完善
很多民办高校都有学生评教系统,并将学生评教列入教师考核中。但是学生评教问卷一般由学校统一发放,且用于所有专业及课程,具有一定片面性。其次,部分学生以个人喜恶为标准进行评教,评教过程较为主观,可能会侧面引导教师讨好学生,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3.2 教师评学不够平衡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复杂,结构不够合理[5],既有自聘专职教师,又有很多从公办学校退休的兼职教师。大部分专职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辅导员和其他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客观真实地参与评学。而部分兼职教师由于身份问题,存在不重视评学的情况,造成了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的失衡。
2.3.3 同行互评不够客观
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相较公办院校较低,对同样身为民办高校的教师同行都比较照顾,在互评环节存在不得罪人的考虑,而对教学因素的评价较少,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2.3.4 管理层评管缺失
民办高校应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评管,包括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决定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方向,是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保障。而目前很少有民办高校对管理者进行评价,这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非常不利。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基于市场化的原因,对教学质量的监控重点体现在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监控上,参考企业化管理方式管理高校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民办高校该有的灵活性。同时为了节省开支,一般不会开发完善独立的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教学质量监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仅要涉及到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还要考虑到民办高校本身特征,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要针对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等不同人员,采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
其次,民办高校大多数专任教师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科研水平有限,属于教学型高校,主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中,要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监控体系要科学合理。
最后,民办高校由于薪酬待遇、稳定性和发展前景等原因,形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质量监控中,需要实行刚柔并济的管理办法。同时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还应该灵活采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师职称晋升中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帮助年轻教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全育人”的教育理论,有“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个过程要素。全员是指从校领导、院领导、一线教师;全过程是指教学的每个环节及过程;全方位是指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详见图1。
图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
从图1可以看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四级人员,即学校管理人员、院领导、系领导和普通教师,四个过程即教学管理与制度、教学方法、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教学环节。四个方位对应每个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箭头指向代表每个过程对应的影响因素或者每级人员分别对一些过程的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院校领导对教学管理与制度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起到宏观调控作用,系领导主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进行监控,任课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自我监控。综上,运用“三全育人”的思想基本构建了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运用PDCA循环理论来分解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详见图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目标和学生四个部分。以提高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战略与策划、控制与执行、反馈与改进的良性循环和螺旋式上升的运行机制。
4.3.1 设计全新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上文运用“三全育人”思想分析构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合PDCA循环理论,针对目前民办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轻“学”,评教中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的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根据专业和课程性质的不同,设计了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图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关系图
表1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计算方法
4.3.2 根据新评价体系,设计分配教学质量评价和查询权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本评价体系的主要人员和角色有:校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院级领导、教研室负责人、教师、学生组成。以上人员和角色可以根据权限对教学管理与制度、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以及11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查询,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评价和查询权限分配表
4.3.3 采用信息技术提升体系运行效率
鉴于评价项目较多,涉及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人员较多,计算方法较复杂,如果按照现在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纸质评价方法,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工作进程慢,容易出现人为的错漏,工作质量参差不齐,且评价结果难以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可以将评价表导入超星平台或微信小程序中,在对应时间点就可以及时将每项的分值情况反馈给相应人员,每级人员可对弱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体系运行效率。
4.3.4 新体系的设计运行效果预估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学校能够及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管理与制度,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在软硬件设施上确保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在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评价中采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不再仅仅以期中教学检查、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体现了客观、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同时也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也将校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院领导、教研室负责人和学生的评教相结合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根据监控系统的反馈又能以PDCA循环方式来保障教学质量。
由公办独立学院转设而来的民办高校,因其特殊性,更加需要采用创新的方法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文章采用“三全育人”和PDCA循环的理念设计并构建了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为公办独立学院转设而来的民办高校搭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