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改,张凯兵,卢 健,庞菲菲,李 珣
(西安工程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校先后经历了以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过程[1]。这种人才观的变化与我国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2]。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又经历了从“探索起步”到“试点改革”,再到“深入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3]。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教育的三张通行证:“学术资历”、“职业技能”、“创业教育”[4],此时创业教育的概念被正式提出。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回应创业教育。这一探索时期,厘清了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5]。
清华大学于1998年5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首次将创业计划大赛引入了国内大学校园,正式拉开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2008年,教育部立项建设了32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至此,全国高校进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改革阶段。
2012年教育部颁行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首次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做出规范;2015年国务院颁行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2016—2018年教育部连续三年开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认定300多所[3]。这一时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深入实施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6]等一系列创新变革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而至,给我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于2017年2月至6月先后通过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全面启动、系统部署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工科建设,并使“新工科”建设进入深化阶段。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面向国家及未来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需要重新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体系、发展趋势等问题。
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价值定位[7]。并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高晓杰[8]提出: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教育从狭义方面理解为培养学生成为创业者,在广义方面指培养具开创性思维、精神和能力的人。杨红霞[9]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育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创新创业思维和锻炼创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2017年,教育部在“复旦共识”[10]中形成高校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的结论;“天大行动”[11]中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北京指南”[12]中更是提出新工科的建设意见: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综合以上三大行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要培养一大批掌握一定新技术的实践型、跨界型、交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在政府的引领下,高校发挥主体作用,政校企合作,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并逐步形成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3]。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创建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第一课堂是按照知识内容,分布于各年级的认识性必修基础课,第二课堂是学生可选择自己专业或接近本专业的选修实践课[14],并将技术创新、技术商业化和高技术产业等情境融于课程;成立了1.65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校园创客空间[15],每年支持 3000多名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聚焦于培养勇于承担项目任务的独立意识、以目标为导向的契约精神、对自身负责的企业家精神、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业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包括本校创业教师、产业界、资本界成功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立了宣怀班、燧石星火创业训练营、各类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6];在校内形成从“创业教育—实践应用—创业孵化”的服务链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和理念。
东北大学提出实施交叉培养,坚持协同育人,从观念、环境、制度等多层面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着力构建“创意培养—创新实践—创业教育与孵化”于一体的“三创融合”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17]。
近年来有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张晨阳等[18]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思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搭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和服务平台,以及多方保障的运行保障措施;王国鹏[19]则在分析美、德、日、新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双创教育模式和经验之后,提出我国应从政策引领、协同发展、产教融合、体系重构、成果转化5个方面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双创型”职业教育模式和结构体系。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历经20多年的探索打磨已初具规模,也形成了一定的教育体系。新工科建设进入深化阶段以及人工智能大力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注入了新元素和新活力,引入了新理念,带来了新理论和新技术,也使新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了新特征和新要求[20]。因此,在应对新经济浪潮的挑战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1.课程体系不完善。我国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都以通识性基础必修理论课和“互联网+”、“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不同形式的选修实践课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但是第一课堂基本以学校公选的创新创业类理论基础课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且不能与专业课之间形成有效对接,学科之间又相互独立,难以满足新工科对人才培养中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要求。并且由于新工科建设是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建设改革,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而选修课的形式显然不能满足面向全体学生的需求。
2.师资队伍建设不全面。目前高校普遍形成了“专业教师+创业成功者或企业家”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一般由校内就业办导师或经济类专业老师传授相关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但这些老师一般为“理论型”教师,其实践经验有限。而邀请的校外兼职教师,一般以讲座形式进行案例讲解或在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兼职指导教师,但大都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创业创新需求。
3.创新实践平台不完整。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也注重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较多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园、实践基地、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等。但在对这些平台整合利用的过程也出现了众多问题。由于缺失互为主体、协同主导、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理念与合作机制,导致在“教学环节”存在多头管理、资源“分散”问题;由于实践平台建设与运行市场化程度不高,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现实诉求对接不紧密,对企业的支持和权益保障不到位,企业参与动力不足、融入不深[21],导致“实践环节”存在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离”问题[22]。
在新工科背景下,应该将创新创业能力按等级划分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及创新创业实战等逐渐递增的层次,并分阶段融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政校企合作保障的前提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实践平台搭建,加大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力度,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把创新创业教育按照能力等级划分,并将这些能力融于培养方案中,分布于毕业要求的不同指标点,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再按阶段分布于学生的不同年级,与专业课相结合,贯穿于学生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对于不同的选修实践课,也应按照能力达成的实质等效原理,使学生在选择不同学科竞赛的同时,可以达到同样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的实习实践阶段,可通过产学研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以期使其创新创业能力在真实工程情境中得以实战。如此,既能保证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可操作易实现,又能满足新工科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2.制定教师保障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可增设创新创业实践型教师岗位,完善高校优秀导师人才库建设。其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并鼓励教师多听一些学科前沿的相关学术讲座,以提高其专业知识储备,可以在指导过程中紧跟时代潮流。在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和政策方面,还可借鉴斯坦福大学的方式[23],制定协同教师参与教学和创业时间分配的管理机制,允许教师在轮休年时完全离开学校全身心进行创业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校友联盟组织,以组建校友—教师—学生联系网,校友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可以为教师带来实时动态发展前沿,为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校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不但为学生树立榜样,且为学生提供与投资人、企业家等更多的交流机会。
3.建立校内资源管理、校企合作机制,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首先,学校作为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可以整合校内现有资源,将校内已有的实践平台组成跨学科、跨院系、跨校合作的协同网络,统一部署和调控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实施,并对现有资源不断完善与改进。其次应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实际复杂工程问题为原型,面向学生定期发布创新实践项目,项目问题的合理解决以及真实情景的训练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跨学科、跨院系、跨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的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满足新工科建设对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又与真实工程应用场景紧密联系,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4.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政府层面可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同时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监督。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高校可通过制度创新,主动对接相关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组成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建的管理机构,负责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度的制定、执行与监督。以保障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创新想法可落地,创业项目可实施,创业团队也可转化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