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宜敏
(1.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孝感市统计局 数据管理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孝感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孝感市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二方阵排头兵,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孝感新贡献[1],这为更好促进孝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核心任务。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某一产业结构的分析,如杨秀玉等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相关分析;[2]某一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研究,如王勇等聚焦于创业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3]王旦等基于 2004—2016 年中国 260 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4]通过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来研究某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研究,如李玉清等通过某一地区的相关政策分析,来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路径;[5]研究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如曹航等对南通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6]乔雪研究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内蒙古产业结构与调整。[7]这些研究分别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均取得较丰硕的成果。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拟通过湖北省孝感市与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定量对比分析,思考孝感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
从有关经济学理论上看,产业结构通常是从“一、二、三”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化,即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大、就业人数最多,第二产业相应次之,最后是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比重最大,第二产业稍次,第一产业最小的经济发展阶段转化[8][9]。
为更好分析孝感市三次产业结构,本文采集2016—2020 年“十三五”间孝感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并与武汉市进行同期数据对比(如表 1 所示)。
表1 2016—2020年孝感市与武汉市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单位 :亿元 )
通过Excel软件,将表1中各年度的数据描绘成曲线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十三五”期间孝感市、武汉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图1-3)和各次产业增加值的发展变化情况(图4-6)。
图1 2016—2020 年孝感市、武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图2 2016—2020 年孝感市、武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图3 2016—2020 年孝感市、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图4 2016—2020 年孝感市、武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图5 2016—2020 年孝感市、武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图6 2016—2020 年孝感市、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由以上图1-3可以看出,孝感市“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整体呈现出“大二产、扩三产,小一产”的特点,即孝感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小。2016—2020年,孝感市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分别占 GDP 的比重为17.9%、48.0%、34.2%;17.1%、48.2%、34.7%;15.0%、48.4%、36.6%;13.5%、42.7%、43.8%;15.6%、39.2%、45.1%。到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布局就基本实现了“三二一”历史性转变,即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大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
此外,由以上图4-6 数据测算可知,总体上看,孝感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呈现增加趋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第三产业曾出现明显发力情况(2019年)。
由上图1-3可以看出,武汉市“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整体也呈现出“大二产、增三产,小一产”的特点:即武汉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小。2016年—2020年,武汉市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分别占 GDP 的比重为3.3%、43.9%、52.8%;3.0%、43.7%、53.2%;2.4%、43.0%、54.6%;2.3%、36.9%、60.7%;2.6%、35.6%、61.8%,且三次产业结构布局是“三二一”。此外,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尤其大,相关数据已超过50%,到2020年,其已超过60%。
结合上图4-6还发现,从各项年增长趋势看,武汉市第一产业比较平稳(年平均增加率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曾出现明显发力(第二产业2018年、第三产业2018年和2019年)。
以上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孝感市与武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特点都呈现出“大二产、增三产,小一产”,且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尤其大。另外,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武汉市都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基于孝感市资源禀赋、外部环境、发展阶段等方面,同时对标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市,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优化中,孝感市应以“优一产、稳二产、扩三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基本思路。
优一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孝感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十大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名贵水产品生产基地,所辖 7个县市区名列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孝南区被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云梦名列“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和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孝感麻糖、米酒、云梦鱼面驰名中外,汈莲、焦湖藕、太子米、银杏、板栗、乌桕等名特优农副产品畅销全国。当前,孝感市农业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因此,今后要进一步开发优质农产品,发挥孝感特色优势,对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业产业链,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更好提高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
稳二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孝感是加速发展的科技创新城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纸塑制品、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六大重点产业,荣获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称号。因此,要促进孝感市第二产业的稳步发展,需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此外,由于孝感市是建筑之乡,因此,促进孝感市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建筑业强市”,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完善建筑业金融服务体系、制定建筑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开拓建筑市场,鼓励战略发展联盟、全力支持建筑企业走出去等。
扩三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来看,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武汉市第三产业发展数据方面看,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武汉市都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之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度显著提高。鉴于此,孝感市若要高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快提升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由于孝感是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文化是孝感建设发展的先天资本,可定期举办“孝文化”博览节,建立一个互联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养老”新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充分发挥孝文化资源优势,广植孝文化元素来打造孝文化+康养、孝文化+旅游、孝文化+制造、孝文化+农业等第三产业新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还要注重产业融合,即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并逐步融合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基于孝感市的相关情况,可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即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融合,从而形成农村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颁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10]具体说来,就是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创意农业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和田园综合体等,不断催生文化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研学农业、康养农业、电商农业等新业态,打破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边界,实现“1+1+1>3”的产业融合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统一。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做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在深化简政放权、完善监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做更多的改革创新[11],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让投资者、建设者“愿意来、高兴留、放心干”。
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优一产、稳二产、扩三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都需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其中包括农业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管理创新等。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扶持培育和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二是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从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评价、服务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多样化服务,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政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帮助在职人员及时更新掌握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使其既善于学习又掌握现代化技术、既具备管理能力又具备市场开拓能力。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实施环保设施、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生产环节工艺绿色化,鼓励现有企业开展环保产品、技术研发,加强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衔接,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以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新路径: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促进现代农业多元化、特色化、融合性发展,注重农业经济和产品、环境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休闲旅游与研学等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5G等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配套推进提速降费,完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切实落实好孝感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农业农村专项规划提出的孝感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布局结构的“五区八园七带”[12],推动孝感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