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鲁,郭计东
(邹城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 邹城 273500)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1],一般为反酸、呕吐等轻微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也会出现胃出血等严重症状[2],奥美拉唑是常用治疗药物[3],本研究对服用奥美拉唑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4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全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2~76 岁。③均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对试验内容存在排斥者;③哺乳期或者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其中男76 例、女64 例;年龄23~76 岁,平均年龄(47.41±1.31)岁;消化性溃疡直径3~21 mm,平均直径(11.36±1.21)mm;溃疡类型:胃溃疡90 例、十二指肠溃疡50 例。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消化性溃疡直径、溃疡类型等)及服用奥美拉唑后的不良反应资料,包括不同系统的临床表现、出现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以及时间、针对性措施和转归情况。
数据整理至Excel,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
14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后有60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42.86%,且41~60 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多,其他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和性别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60 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占比分别为40.00%、26.67%、13.33%,其他详情见表2。
表2 60 例患者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服用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不同,且口服用药在3 d~2 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多,注射用药一般在10 分钟内和3~7 d 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多,其他详情见表3。
表3 服用奥美拉唑出现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以及时间分布
60 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对于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时可以选择减少药量、停药后一般会自行消失。对于停药后仍很严重的患者要进行针对性的抢救,患者中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然而很多患者在痊愈之后服用仍然会出现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140 例患者中有60 例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42.86%,且41~60 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多,提示要格外关注中老年人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郑芳芳等[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中老年人群的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功能逐渐减退,对于药物的代谢功能较弱,可能会使得药物动力学改变,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5]。此外,中老年人群出现联合用药的概率较大,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60 例患者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占比分别为40.00%、26.67%、13.33%,提示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为主,在用药早期要密切关注,若发现皮肤出现瘙痒、发热等症状应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分析可知,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患者胃部的pH 会有所增长,胃部环境会有所改变,抗菌药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6]。因此,建议在服用期间检测血常规,确定白细胞、血小板是否减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口服用药3 d~2 周不良反应例数较多,注射用药10 分钟内和3~7 d 不良反应例数较多,提示服用不同剂型的奥美拉唑,以及用药途径的不同,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也不同。分析原因为,口服的药物需要穿过消化道黏膜后才被吸收,且药物达到最佳浓度的时间较长[7],而注射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血液,因此口服给药相比于注射给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要长。
本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60 例患者,选择停药或减少药量后,不良反应一般会自行消失,但部分患者痊愈之后,再次服用仍会出现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可能为,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一般为4~8 周,长期服用会对体内维生素B12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异常,因此服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停药。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多,且对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程度较大,在服药过程中要频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进行血常规检查,不同剂型要注意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对于轻微、严重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要注意疾病的转归情况。但是本文中并未对奥美拉唑的不同剂量、剂型是否会增大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在日后会加大研究力度,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