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倩倩,吴鑫磊,刘培杰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南 开封 475001)
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症状之一,会对患者身体机能、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全球每年新发恶性肿瘤中,约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初诊患者发生癌痛占比25%,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发生率达60%~80%,其中90%的疼痛可通过镇痛药物进行控制[2]。目前,阿片类药物是缓解肿瘤进展和中度疼痛的一线药物,常见类型有吗啡缓释片、羟考酮、曲马多缓释片等,但临床实践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使用的情况[3]。为此,特对本院门诊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220 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20 例、女100 例,年龄34~69 岁,平均年龄(56.82±5.37)岁。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均存在癌性疼痛;②精神意识正常。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昏迷或严重嗜睡;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遗传性代谢性疾病;④因个人信息资料丢失无法进行统计;⑤存在药物过敏者。
通过表格化问卷的问诊方法,对本院癌痛患者的口服镇痛药物使用种类、使用剂量、疗程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用药不当原因进行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见镇痛药物为强阿片类药物及复方制剂,见表1。
表1 癌痛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类型
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药品存放不当,其次为用药频次不当,见表2。
表2 镇痛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占比高达65.00%,多用于治疗重度疼痛患者或者疼痛耐受度较低的患者;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及复方制剂的癌痛患者占比17.73%,多用于治疗轻度、中度疼痛患者;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的癌痛患者为6.82%,联合用药的癌痛患者占比10.45%,多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患者。分析可知,在进行规范性癌痛治疗时,需从患者疼痛性质、疼痛程度来出发,直观、准确地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有效评估,采取合理使用药物,可按照疼痛程度递进使用弱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强阿片类药物,并辅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当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通过增强剂量再次达到镇痛效果,无最高剂量限制[4]。
研究结果显示,常见不合理使用情况分别是药品存放不当(74.09%)、用药频次不当(45.00%)、不良反应处理不当(43.64%)。分析可知,临床实践中医师、护士容易忽视对患者进行药品储存和服用的讲解,部分患者出现丢失或误服乱服、药量不当的情况,虽然大部分患者都知晓药物服用2次/d,但仍有患者因疼痛私自调整为3 次/d,未遵守间隔12 h 实施用药1 次的医嘱。同时,阿片类药物属于管制药物,具有较强成瘾性,社会上常有人高价求购,不能排除有患者隐瞒了真实的原因。不良反应处理不当的患者比例较高,可能是因为长期用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出血等[5],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有便秘、呕吐等,严重时会出现阿片中毒,从而引发呼吸抑制[6]。此外,患者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戒断反应,私自减量可能达不到镇痛效果,私自加量可能导致中毒,医务人员应及时告知[7]。
综上所述,门诊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效果较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情况,存在药品存放不当、用药频次不当、不良反应处理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需加强患者用药教育,避免不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