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绪鑫,凌宇辉,黄庆豪,王培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广东 广州510000)
缺血性脑卒中由脑动脉闭塞诱发脑组织梗死导致,是好发于老年群体的脑血管疾病。对该病干预不及时,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为促进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需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静脉溶栓术是既往临床常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措施,该术式存在严格的时间窗限制,难以有效干预病情严重患者[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是医疗操作技术和影像学仪器进步的成果。 目前在脑血管疾病中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可提升效果[2]。为进一步探讨该方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因缺血性脑卒中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采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83 例因缺血性脑卒中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依照其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应用静脉溶栓术治疗的41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42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龄61~79(69.85±4.24)岁;发病至到院时间0.5~4.5(2.68±0.52)h。 观察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62~79(70.36±4.18)岁;发病至到院时间0.8~4.4(2.85±0.35)h。 两组发病至到院时间、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缺血性脑卒中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3]相关诊断标准;年龄≥60 周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5 h。 排除标准:研究中途死亡者;脑部手术史或其他脑部疾病;伴有其他脑血管疾病;临床资料缺失或不完整;研究前1 周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合并出血倾向及凝血指标异常;合并肾肝、心脏等重要脏器病变;CT 显示存在脑梗死低密度病灶;伴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3 个月内心肌梗死或急性脑梗死病史;血糖、血压未有效控制。
1.3 方法 监测两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采用颅内CT 灌注成像检查颅内情况、病变部位情况。 对照组应用静脉溶栓术治疗:给予0.9 mg/kg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0001)静脉推注,将10%药量于1 min 内静脉推注完毕, 采用静脉泵将剩余剂量于34 min 内泵注完毕; 术后采用影像学复查,检查颅内有无出血情况。 观察组在静脉溶栓术后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静脉溶栓术药物用法与对照组相同, 将剂量调整为0.6 mg/kg;利用DSA观察颅内血管情况,于右股动脉穿刺插管,穿刺方法为Seldinger 法;利用微导丝于闭塞血管位置引导导管插入,快速推注20 ml 的0.9%生理盐水(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454)和20万U 的尿激酶 (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261); 将50 ml 的0.9%生理盐水与30 万U 的尿激酶混合,经自溶性导管泵入,速度为1 ml/min;术后采用影像学复查,检查颅内有无出血情况。
1.4 临床观察指标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评估治疗3 个月后疗效[4]。NIHSS 总分为43 分,评估上肢运动、视觉、意识等方面,评分高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若患者评分减少<18%,则定为无效;评分减少18~45%,则定为有效;评分减少46~89%,则定为显效;评分减少≥90%,则定为治愈。总有效率=1-无效率。分别于两组入院当天及治疗3 个月后检测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 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采用多普勒超声图像诊断仪测定; 外周阻力、 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采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臂踝脉搏传播速度慢于对照组,两侧踝肱指数低于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比较(±s)
组别 n 臂踝脉搏传播速度(cm/s) 两侧踝肱指数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41 42 t P 1503.47±124.61 1501.18±125.92 0.127 0.943 1326.27±106.88 1200.97±99.34 5.412 0.000 1.28±0.47 1.36±1.41 0.269 0.828 1.06±0.23 0.81±0.19 4.190 0.000 4.33±0.85 4.15±0.91 0.723 0.361 5.02±1.28 5.99±1.47 2.488 0.014
2.3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低于对照组,脉搏速度慢于对照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量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脉搏速度、脑血管平均血流量比较(±s)
外周阻力(kPa·s/m) 脑血管特性阻抗(kPa·s/m) 脉搏速度(m/s) 脑血管平均血流量(m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41 42 t P 82.45±12.39 83.87±12.02 0.289 0.745 61.48±10.35 52.82±6.33 4.143 0.000 140.74±22.11 141.52±22.48 0.153 0.847 103.38±17.48 86.38±12.54 3.951 0.000 25.68±3.41 24.15±3.51 1.563 0.048 20.87±2.34 17.21±2.04 5.849 0.000 3.29±0.38 3.12±0.59 0.825 0.747 4.05±0.82 4.81±0.88 3.242 0.007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静脉溶栓术常用的药物,该药通过与纤维蛋白结合,溶解脑内血块发挥作用,但对受损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不佳[5]。 与静脉溶栓术相比,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利用电子计算机、血管造影的摄影技术,能够清晰观察颅内血管图像,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可弥补静脉溶栓术易误伤神经组织的不足,安全性较高[6]。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该结果表明,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观察组利用导丝靶向注入溶栓药物,能够增大血块与药物接触面积,可充分清除血块,促进血管再通,有助于受损神经细胞修复,效果较好[7]。付华文等[8]研究显示:给予41 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41 例患者静脉溶栓与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本研究相似,证实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臂踝脉搏传播速度慢于对照组,两侧踝肱指数低于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检查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够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完整性、内皮细胞结构情况。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两侧踝肱指数可反映血管弹性情况。 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能够改善脑部灌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缓解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提升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表达,减慢臂踝脉搏传播速度,降低两侧踝肱指数,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恢复[9]。常馨等[10]研究显示:40 例患者经3 个月的静脉溶栓治疗,其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为(1 325.1±107.5)cm/s,两侧踝肱指数为1.0±0.2,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为(5.2±1.3)%;41 例患者经3 个月的静脉溶栓联合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其臂踝脉搏传播速度为(1 201.3±100.8)cm/s,两侧踝肱指数为0.8±0.2,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为(5.9±1.4)%,联合方案臂踝脉搏传播速度慢于静脉溶栓治疗,两侧踝肱指数低于静脉溶栓治疗,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于静脉溶栓治疗(P<0.05),该结果与本研究相似,证实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较对照组低,脉搏速度较对照组慢,脑血管平均血流量快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有助于脑血流动力学恢复。外周阻力、脑血管特性阻抗是能够反映脑血管床微循环通畅程度的指标,该类指标过高表明患者脑部血管存在堵塞。脑血管平均血流量能够反映血管状态,其水平过低表明血管存在堵塞。 脉搏速度是一项用于检查脑动脉血管的指标,该指标联合外周阻力、血管特性阻抗、脑血管平均血流量可综合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状况[11]。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使乳酸堆积,诱发酸中毒,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影响正常脑血流动力学。 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能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保证脑部血流供应充足,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脑部梗死区域神经功能损伤,提升脑部氧气、血液量。 同时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在治疗中能够依托脑血管自身弹性,使血管内径扩大,缓解脑部梗死区域血管狭窄,发挥加快血液流速、快速溶栓作用,促进血液灌注、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脑血流动力学恢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DSA 引导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