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2022-08-11 07:38李琦丰城市精神病医院江西丰城3311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6期
关键词:泌乳素精神分裂症受体

李琦(丰城市精神病医院,江西 丰城331100)

精神分裂症作为多因素慢性精神疾病,症状复杂多样,常表现为幻觉、妄想、焦虑、抑郁、暴躁、淡漠、孤僻、行为异常、语无伦次、认知缺陷等,且具备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征,不仅威胁患者健康与安全,也增加家庭、社会负担[1]。 我国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较高,约为5.7%~6.6%,终身患病率约为1%,且近些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 对此,有必要做好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工作,不断提高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复杂,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进行患者症状改善、病情控制、功能恢复[2]。 但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时间使用,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如失眠、头痛、口干、便秘、肥胖、糖脂代谢异常、心律不齐、锥体外系功能失调、高泌乳素血症等,严重损害患者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因此,临床应积极探寻高效且安全治疗药物, 更好维护患者健康,保障患者安全。 氨磺必利、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等是临床常用药物, 本研究以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收治的70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 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 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37.54±4.22)岁;平均病程(1.35±0.14)年,平均体重指数(23.32±2.17)kg/m2。 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37.58±5.04)岁;平均病程(1.36±0.21)年;平均体重指数(23.34±2.25)kg/m2。 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精神分裂症确诊;(2)第1 次发病,且之前未服用过抗精神疾病类药物;(3)男女不限,成年患者;(4)患者或其家属知晓治疗方案,并签署同意书;(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不低于60 分。 排除标准:(1)临床诊断、治疗等资料不齐全;(2)服用依从性差;(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其他精神疾病等;(4)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5)对氨磺必利、利培酮过敏等。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10)治疗,起始剂量1 mg/d,治疗7 d 后增加至2~4 mg/d,治疗14 d 后增加至4~6 mg/d,维持剂量2~6 mg/d,具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 通常日剂量不得>10 mg,日剂量>2 mg 时,分2 次服用。 观察组口服氨磺必利(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13230)治疗,起始剂量200 mg/d,14 d 内根据患者需求逐年增加剂量,最高可增加至1 200 mg/d,维持剂量400~800 mg/d,日剂量>400 mg 时,应分为2 次服用。 2 组患者持续治疗56 d 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身体与精神状况,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运动,禁用其他抗精神、抗抑郁药物,如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用药并给予积极治疗。

1.4 临床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PANSS 评分减少率超过75%视为显效,达到50%~74%视为有效,不足50%视为无效[4]。(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阳性症状7~49 分、阴性症状7~49 分、病理症状16~112 分,总分30~210 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5]。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泌乳素、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内分泌指标表达水平。对比用药后两组组患者体重增加、 锥体外系反应、QT 间期延长、失眠/嗜睡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降低,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病理症状 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45.88±6.33*45.62±5.96*0.177 0.860 35 35 t P 24.35±2.54 24.37±2.66 0.032 0.974 11.24±2.65*11.22±3.06*0.029 0.977 22.54±3.66 22.57±3.74 0.034 0.973 12.65±2.74*12.14±3.02*0.740 0.462 35.65±4.25 35.67±4.17 0.020 0.984 22.36±4.12*21.87±3.99*0.505 0.615 82.65±5.58 82.67±5.47 0.015 0.988

2.3 两组内分泌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内分泌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内分泌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泌乳素(ug/L) 甲状腺素(ng/L)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1.44±0.25*1.67±0.24 3.926 0.000 35 35 t P 11.11±2.32 11.15±2.41 0.071 0.944 26.65±3.65*20.05±4.54*6.703 0.000 102.25±20.02 102.27±21.14 0.004 0.997 90.65±20.98*101.02±20.09 2.110 0.039 1.68±0.27 1.69±0.32 0.141 0.888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现阶段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发生与发展受遗传因素、心理压力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情绪因素等影响较大,属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因涉及患者行为、意志、思维、感知、认知、精神、情绪等众多方面,故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5]。 该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得以改善与控制,而抗精神病药物则是首选。 50%以上精神分裂症症状能够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下消失,从而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正常参与工作、学习等。目前较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氨磺必利、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而言,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对此,本次研究主要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氨磺必利)进行了探究。

有资料表明:个体的精神状况、心理状况与其神经网络存在密切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5-羟基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明显异于正常人,通过与这些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可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作用,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健康恢复[6]。

利培酮是苯丙异噁唑衍生物,属于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 该药不仅能够与5-羟基色胺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也能够与多巴胺D2 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从而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7]。 与此同时,该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组胺H1 受体、α 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镇痛、镇静、抗过敏等作用。 此外,该药口服效果较好,在用药后30 min 后血药浓度达到顶峰,且作用时间长,半衰期在180 min 左右。 但该药无法和胆碱能受体结合,且多数从肾脏排泄,长期用药容易对患者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引起嗜睡、便秘、头晕、消化不良等诸多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接受利培酮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8.57%,说明该药可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又称为“阿米舒必利”、“首利安”,是苯甲酰胺衍生物,属于选择性多巴胺D2 和D3 受体拮抗剂,即对多巴胺D2 受体、多巴胺受体D3 受体高度亲和[8]。 与此同时,该药服用剂量不同,亲和位置也不同,低剂量时可实现前额叶突触前膜抑制,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高剂量时可实现边缘系统突触后膜抑制,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9]。多数研究证实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该药表现出较高效力,临床疗效较氟哌啶醇、阿立哌唑等药物高出30%~35%[10-11]。本研究中,接受氨磺必利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29%,高出利培酮5.72%。

PANSS 量表是精神分裂症标准化评定量表,根据PANSS 量表评价结果可有效掌握患者精神分裂症类型,判断患者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本研究对比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前后PANSS 量表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彼此差异不明显,说明在症状改善方面2 种药物效果相当,与郝楷荣、纪家武等[12]学者研究相符。 也有研究表示氨磺必利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利培酮,可能与患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时间不同、研究样本量不同等相关。

泌乳素升高、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QT 间期延长等是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与多巴胺受体阻断、5-羟色胺2A 受体阻断、组胺H1 受体阻断、K+通道阻断等相关。 以泌乳素升高为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类症的关键在于多巴胺受体拮抗,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巴胺受体对泌乳素分泌的影响,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泌乳素水平升高问题。本研究中观察组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未见溢乳病例,说明氨磺必利对患者泌乳素水平影响小于利培酮,可能和氨磺必利靶向性抑制能力更强有关。以体重增加为例,抗精神药物的使用对患者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大,容易使患者出现血糖水平升高、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下降等问题,而代谢指标水平异常,不仅增加相关疾病发生风险,也造成患者体重增加。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用药后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发生改变,但观察组改变并不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指标影响较小。 这也是本研究中观察组未见体重增加病例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有学者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人存在较大差异, 具体表现为IL-6、IL-10、IL-17、IL-13、TNF-α 等水平异常[13-14]。IL-6 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对T 细胞群体活化、B 细胞分化等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对机体神经心理行为、脂代谢、胰岛素代谢等产生影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IL-6 呈高水平表达。 TNF-α 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多数具备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存在TNF-α 表达水平增高现象。 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对机体功能的损害,缓解患者阴性症状,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康复,让治疗更具安全性与有效性[15]。

综上所述,关于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可发挥确切疗效,但氨磺必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更高,应给予重视。

猜你喜欢
泌乳素精神分裂症受体
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血症1例报道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血清泌乳素检测水平研究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证治探讨
她为何老是乳头溢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