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C位”办学

2022-08-11 06:03鲁利瑞策划宋艳红
教育家 2022年28期
关键词:宁静学校教育

文 | 鲁利瑞 策划 | 宋艳红

深圳市盐田区实验学校(以下简称“盐实”)创建于2016年9月,是一所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学校。建校6年来,在校长吕宁静的带领下,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大幅提升,已成为兼具环境美与人文美的“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赢在未来、有诗和远方的一座现代化学校”,勇立深圳“双区”建设的潮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学生为本,高起点办学

2016年4月,吕宁静接受组织任命筹备建立新校,单枪匹马到尚是一片工地的学校上任。他从千头万绪中理顺思路,带领陆续到位的年轻教师团队“5+2”“白+黑”地忙碌了几个月,从校舍接收、燃气开道、教室布局、二期装修到校园绿化,从招生宣传、师资培训到常规制度制定,从学校logo的设计、公众号的开设到办学方向的确定,过程繁杂而艰辛。付出终有收获,学校如期于2016年9月1号揭牌开学,教师们在几个月中得到历练,成为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盐实高起点的开办,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新开办学校的“标高”。

入职盐实之前,吕宁静已在教育领域耕耘27年,任职副校长6年,有着深厚的教育情怀和理想,是一个高超教学水平与突出管理能力兼备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和办学都有着深思熟虑后的沉淀。他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应该以学生为“C位”运转。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学生培养得怎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学校致力于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也希望学校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好的,因此将“办孩子心中最好的学校”作为办学宗旨。

吕宁静认为盐实需要坚持“以孩子为C位”。他说:“把学生放在‘C位’,首先校长要培养教师、成就教师,然后和教师一起作为引领者、指导者,努力成就学生。学生未来有良好的发展,也就成就了学校。”6年来,盐实将“以学生为C位”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踏实创新,做出特色与亮点,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幸福的人、未来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吕宁静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在未来的人生中拼搏向上,而不要消极躺平。初中是一个人储备能量的重要阶段,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修炼、蓄势,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展示自己所长。基于此,他提出了“蓄势扬长,爱拼敢赢”的校训,希望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这八个字能够深入十多岁孩子的心中成为精神基因,真正践行在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上。

党建引领,激发学校活力

盐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秉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学校各项工作品质,探索“拼管理、重研究、抓落实、赢质量”的管理路径,注重教学质量,狠抓落实。

开展“党员+教师”融合教育。实施“把名师培养成党员、让党员成为名师”的双师培养机制,通过增强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业务能力融合发展、专业岗位鼓励教师先锋模范带头学习和引领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统筹谋划,多措并举,落实责任,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学校实行大小走班,分层教学,为每个孩子赋能;以“小组合作+”为驱动,通过互助、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习真实发生,切实推动课堂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倡导“有序有声、有礼有节、有分有合”的“六有”课堂文化,让课堂有范式、有“标高”;构建“全路径”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共分为四大课程模块——乐学与合作、科学与创造、健康与生活、人文与国际。

2019年11月,盐实承办了全国第四次课堂教学会诊与超评价活动,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课堂专题研讨,来自辽宁、内蒙古、海南,广东省的中山、佛山及深圳市各区学校共150多人前来观摩交流。

2021年,盐实承办全国“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会,全国四省共30多所学校报名参加了此次大会,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全国教育专家魏超群教授、市、区教科领导,该活动获大湾区简讯转赞。

积极预防,心理健康要“治未病”

心理健康教育是吕宁静非常看重的一项工作,他认为:“从学校层面,无论怎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过分,任何时候,师生身心健康都排在学校工作首位。”

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盐实每年于11月、12月份开展全员家访,吕宁静作为校长,每年亲自到二三十个学生家中进行深入调研,不仅就学生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还向家长分享一些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更科学地了解孩子,有效避免了很多可能发生的亲子冲突,无形中大幅度减少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开展:一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要先行,校园里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浓厚的阅读氛围、课间优美轻快的音乐,都在无形中引领着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的校园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减少负面情绪,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交流,可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设置宣泄的渠道。每个人难免会有一些情绪,尤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冲动易怒,如果不能及时疏导,长期积压之下,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学校开通了一些宣泄情绪的渠道,设有宣泄室、音乐放松舒缓室,师生不开心了都可以去发泄、放松一下;专设一面墙供学生涂鸦,什么都可以写,比如我讨厌谁、恨谁,还可以表白喜欢谁;每年举办一次泼水节,泼水玩闹的过程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宣泄。疫情线上教学期间,学生无法像在校期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对此,盐实上线“心理树洞”,让师生、家长有一个倾诉、放松、解惑的平台。盐实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防患于未然。

对于一些严重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锲而不舍的关爱。盐实配备了三位心理咨询教师,为全体学生做心理预防,建立心理健康台账,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疏导和干预,给予这些孩子更多关爱和关注。

特色转化特长,播下职业理想的种子

盐实贯彻落实“实验创新,多元发展”的教学理念,除开设国家规定课程外,以少年学院的形式探索了一系列特色课程,让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一是数学学院。每个年级都有一些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学校搭建平台创设校本课程,邀请大学教授、数学名师名家来校上课或开展讲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二是外交学院。学校要求学生关注国际时事,学好英语;请专业教师开设演讲课、举办演讲节,着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带领学生学习外交礼仪、外交知识和外交策略。三是生命科学学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学校利用与华大基因邻近的地缘优势,或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家的实验室,或把科学家请到学校,开设系列校本课程与讲座,讲述生命科学的未来,特别在疫情下,让学生对生命和使命有更深刻的认知。四是艺术学院。学校成立管乐团、民乐团、舞蹈队等艺术类社团,由专业教师培训指导,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管乐团多次荣获省、市管乐团金奖。五是体育学院。学校开设排球、篮球、定向越野、赛艇、跆拳道等运动课程,强健学生体魄;开设攀岩课程,请专业教练引导学生战胜自己,勇于攀登,甚至有学生成为攀岩运动员参加赛事。值得一提的是,室内赛艇和水上赛艇项目是深圳市王牌项目,在深圳市第十届运动会(竞技体育组)赛艇比赛22个项目中,学校赛艇队荣获10个冠军。

这些课程的开设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爱好的机会,将学校特色转化为个人特长,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吕宁静希望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多做尝试,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他希望通过中学时代的学习,让学生喜欢运动、喜欢阅读,有理想、有担当,为学生埋下职业理想的种子,培养未来的外交家、医生、科学家、运动员等。

紧跟时事,关注窗外事

深圳作为发展最快、最年轻的一线大城市,一直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机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使各学科知识成为互相联系统一的整体,为学生提供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跨海工程,其沉管海底隧道规模位居全球之首,被认为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吕宁静组织全校教师,利用每个学科的特点,引领学生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究学习。如地理组从环境、水文的角度进行学习,物理组从力学角度探究大桥为什么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语文组则通过一些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例赞扬建设者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美术组就通过绘画展示大桥的美和雄姿。这样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根植于实践,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得到了培养。

再如深圳地铁8号线开通运营后,盐实组织学生展开关于地铁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分工合作,分别去了解、学习地铁施工、地铁经济、乘坐安全以及车站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地铁如何营利问题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学生们原来以为坐地铁的人那么多、车票价格高,可以赚很多钱,通过调研才发现,只靠车票并不能够支撑地铁的运营,商业物业和广告也是地铁创收的重要来源。

项目式学习不是完全对照课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地展开,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跨学科整合,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去探究,这些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学校不定期开展这些活动,依据每个项目的主题内容灵活组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吕宁静特别强调,一个新建校要“时尚”!这个“时尚”不在于做了什么标新立异、引人注目的事情,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在学校日常运转中,让校园生活跟时代气息吻合,让师生有更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氛围。以学生为“C位”办学,成就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其通过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得,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全球化思维,为学生未来奠基。

猜你喜欢
宁静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喜欢宁静
学校推介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