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生存力,画好人生的“1”与“0”

2022-08-11 06:03曹霁
教育家 2022年28期
关键词:小洋孩子

文 | 曹霁

一个人从英国南部的小镇坐火车去伦敦,到机场托运行李、办理值机,中途在芬兰转机,到达上海后跟随医务人员去酒店隔离……小洋兴奋地和记者分享着他波折的回国之旅。从收拾行李、计划行程、规划时间,到最后安全无误地完成旅程,面对充满未知的旅途,这个15岁的孩子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没有丝毫胆怯,还十分享受陌生环境给他带来的新挑战。

和那些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严格要求”的家长相比,小洋的妈妈海迪可谓是“佛系养娃”,她从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从不因为孩子的特立独行而批评他,从不利用“家长权威”提要求,也从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作家庭教育的重心。她关注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在“1”后面加上更多的“0”。

所谓“1”,就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后面的“0”,则包括道德品质、精神思想、知识技能、专业成就等一切让人的发展可以更全面、生活可以更幸福的因素。想在未来取得“1+N个0”的好成绩,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生存力”。

“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海迪的哥哥当年被公派到德国留学,是不可多得的国家级人才;嫂子是妇联的优秀工作者,二人都是别人眼中“有着美好未来的人”。2007年,一场特大雪灾席卷了长江南岸,哥嫂在回家探亲的途中遭遇了车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后来,国家相关工作人员到海迪父母家中慰问,惋惜道:“国家培养了他四十年,如果能够挽救他的生命,投入多少物力、财力都值得。”那一年,小洋刚出生,家庭的变故让海迪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是渊博的学识、卓越的能力,还是辉煌的成就,如果缺少了自救等生存能力,都将化为乌有。

从小洋4岁开始,海迪就带着他参加各种野外生存夏令营。海迪记忆最深刻的,是小洋9岁那年,母子二人参加DE未来训练营“天山赛里木湖100km越野挑战赛”的经历——夕阳西下,他俩迷失在一片沼泽地里,走了五六个小时都没有走出去,小洋的神色愈发慌张,紧紧地拉着海迪的手。海迪干脆停下来,和小洋席地而坐,开始赏美景、讲故事,从将军远征讲到战士戍边,鼓励孩子“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休整过后,二人冷静下来,重新拿起地图和指南针,最终找到了公路,到达了终点。如今,小洋表示自己“可以在各种挑战中学会独立、勇敢地面对困难,能够快速冷静下来,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母亲的柔情和儿时的经历,沉淀为他宝贵的人生财富。

海迪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分水岭是孩子12岁的时候。“12岁之前,如果什么都让孩子独自面对,会让他缺乏安全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陪伴;12岁之后,他开始向往独立、自由的生活,家长可以大胆放手,只在关键时刻给他一些建议和指导,平时则让他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接受不同的结果。”

从小学到初中,海迪一直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小洋五年级时,班里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有一次,老师下发了“教师满意程度调查表”,其他同学都打了满分,只有小洋在上面写了数学老师教学和管理中的不足,结果海迪被叫到学校,被老师批评“没有教育好孩子”。回家后,海迪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取笑或批评儿子,而是肯定了他的真实和勇气。

没过几天,小洋的座位被从第一排调到了最后一排,遭受了同学或有意或无意的“孤立”,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胆小懦弱,依旧从容地和同学们相处,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勇敢地与霸凌“抗争到底”。海迪得知后,真诚地对儿子说:“你的做法没有问题,如果你当初违背自己的本意在评分表上打了满分,那你现在的处境可能会更好,但你一定会因为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而感到不安。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少数的不公平、不公正和不良规则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你要学会为你所有的决策和行为买单,鼓起勇气、直面困难。”

给孩子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和能力

“大部分父母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上,只重视知识,不重视思想和能力,是当下家庭教育最大的弊端。”海迪最成功的“育儿经”,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独立的人。“这种独立不仅仅是指行为上的独立,照料好自己的生活,更指精神上的独立,不做精神上的巨婴。”海迪说。

除了洗衣做饭等日常技能外,小洋还练就了一身野外生存的本领。“多一点本领傍身,才能更有底气应对未知。”小洋说。海迪从不干涉小洋的选择,无论小洋想学什么,她都十分支持。“家长首先要学会松绑,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尝试,生存力就是在不断试错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小洋很喜欢打游戏,尤其擅长射击类和动作类的游戏,他还曾兴致勃勃地向海迪建议自己可以“走电竞这条成功的捷径”。海迪认真地考虑了孩子的想法,还特意给电竞训练学校打电话咨询,最后给小洋布置了一项任务:“如果你三天之内能从现在的段位打到最高段位,我以后就再也不阻止你打游戏了。这三天内你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觉,一切都由你自己安排。”小洋很开心,关起门专心致志做起了任务。第一天,他十分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第二天,除了吃饭、睡觉,他依旧沉迷在游戏世界中;第三天,巨大的虚无感和紧迫感袭来,他感觉自己“玩得都快吐了”。最后,任务以失败告终。现在,小洋打消了往电竞专业发展的念头,只是把游戏当作放松的一种方式,并能做到有节制地玩。

13岁那年,小洋远赴英国开始异国求学之旅,满怀期待的同时也有些忐忑。新国家、新学校、新语言、新环境……海迪陪小洋交完学费后,就开始“示弱”:“毕竟要在这里读书、生活的是你,我没办法、也没有能力替你做决定。我只能说,尽我所能或者发挥我的优势,给你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如果你需要的话。”

海迪身边经常有人“批评”她:“人生地不熟的,你要对孩子再上心一些呀!”“他的语言理解有很大困难,他上课前你怎么不帮他预习呢?”……对于这些意见,海迪统一回复:“只有我‘躺平’了,孩子才能肩负起更多成长任务。”听不懂就问老师、学不会就反复练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咨询当地同学……令人意外的是,比起那些备受家长关爱、习惯被辅导的中国同学,小洋更能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找到了新的爱好,成了校橄榄球队唯一的亚裔成员。

一次去超市,收银员看小洋年纪小,又长着一副亚洲面孔,竟然把他的结账小票撕毁,冤枉他没有付款。面对无端的指责和众人怀疑的目光,他丝毫没有惊慌,拿出自己的手机出示了扣款证明,并要求经理调取监控,查明事实后公开道歉。一切处理妥当,他才回到学校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生活老师。海迪认为对孩子生存力的培养,要面向自然,更要面向社会,只有具有临危不乱、处事不惊的格局和批判性的、创造性的高阶思维,才能让孩子真正具有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和能力。

“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诠释国家能力建设的内涵,而这样的要求和期待,同样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小洋孩子
当13岁的他成了事实孤儿
窍门
冰舞精灵于小洋
孩子的画
汗血宝马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