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药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的影响

2022-08-10 11:20刘国荣赵会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达标率药师组间

刘国荣,赵会文

(1.兰陵县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临沂 2777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内分泌与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科,山东济南 25001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无根治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1]。相关研究显示,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达标率仅15%左右[2]。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或终身性进行规范治疗及生活管理,故其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管理能力在病情控制方面尤为重要。药师通过合理用药指导、用药健康教育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常规药学干预方式较为单一,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3]。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是由Fisher 等提出的一种行为改变理论模式,该理论强调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是行为改变的3 个核心要素[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92 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基于IBM 模型的药师干预对其慢病管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2 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0 mmol/L,或餐后2 h 血糖(2 hPG)≥11.0 mmol/L;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合并恶性疾病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存在智力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交流沟通困难者。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0 例;年龄51~73 岁,平均年龄(63.18±3.94)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97±1.90)年;体质量指数19.3~30.0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7±1.84)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 例,高中(含中专)17 例,大专及以上15 例;吸烟史:有15 例,无31 例;饮酒史:有21例,无25例。观察组中男28 例,女18 例;年龄48~75 岁,平均年龄(64.17±3.38)岁;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7.04±1.85)年;体质量指数19.7~29.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29±1.91)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 例,高中(含中专)16 例,大专及以上13例;吸烟史:有17例,无29 例;饮酒史:有19 例,无27例。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师干预及医疗服务。(1)住院期间:临床药师于患者入院第1 天对其进行问诊,评估患者的既往用药史,与主治医师共同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开展药物监护,内容包括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特殊给药方式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用药教育。(2)出院时:为患者发放药物教育单,内容包括出院所带药物、用法用量、饮食注意、运动指导、血糖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等。(3)出院后:每月1 次,患者来院进行药学随访,填写随访记录单,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无不良反应、有无再次住院、血糖监测情况等,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与主治医师调整用药方案。随访时间为6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IMB 模型的药师干预。(1)信息干预:成立以药师为主导、内分泌医护人员参与组成的IMB 干预小组,收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用药、饮食、康复锻炼、自我管理等,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一对一开展健康教育;出院后,建立微信群,每周定时在群内发送健康教育内容,以供患者学习。(2)动机干预:要求患者每月复诊1 次,来院进行30 min 动机访谈,对患者用药、饮食、康复锻炼及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①用药方面,强调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对于用药不规范者,帮助其分析原因并解决困难,指导患者家属监督用药,强化其用药依从性。②饮食方面,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等的摄入情况,并了解其对糖尿病健康饮食的态度,引导患者建立健康饮食的信念,告知正确的饮食结构。③康复锻炼方面,先了解患者目前的生活习惯及锻炼现状,告知规律运动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病情、体质情况等为其制订个体化锻炼计划。④自我管理方面,了解患者有无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血压等,提醒其定期复诊。(3)行为技巧干预:围绕信息、动机干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问题,包括药物治疗、血糖控制、用药不规范、饮食不规律、康复锻炼动作不规范等,药师通过随访时的示范、微信中的健康知识宣教等手段进行干预,帮助其解决困难。随访时间为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干预结束后,采用许卫华等[5]编制的《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包含医嘱用药、血糖监测、规律运动、血糖异常处理、合理健康饮食等方面,共28 个条目,采用1~5 级评分,总分28~140 分,完全依从:>125 分,部分依从:105~125 分;不依从:<105 分。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2)自我管理水平:干预前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6]对患者进行评估,共12 项条目,采用0~7 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自我管理水平越高。

(3)血糖水平:干预前后,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血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4)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标准为HbA1c 6%~7%。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依从性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SDSCA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组间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D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DSCA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DSCA 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SDSCA 评分对比[(±s),分]

2.3 血糖水平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FPG、HbA1c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FPG、HbA1c 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4 血糖达标率组间比较

观察组的血糖达标率为69.57%(32/46),高于对照组的43.48%(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1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需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需持续坚持规律用药。而糖尿病患者在院内接受的健康教育有限,无法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且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往往来源于电视、书本、广告等非正规途径,依从性相对较差,难以遵照要求进行血糖监测、定期复诊等,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7]。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慢病管理,能够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对保持血糖稳定、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危害意义重大。

临床药师负责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工作,并可通过药物治疗指导及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度,保障用药合理性[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药师干预,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SDSCA 评分、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FP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IMB模型的药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方面的效果确切。究其原因为,常规药师干预主要是由临床药师以口头讲解、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患者并不能充分了解自身状况,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难以改变现有的不良行为,影响疾病的控制。而基于IMB模型的药师干预可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3 个方面强化患者的健康认知,促使其产生控制血糖的行为动机,并通过宣教视频、门诊随访指导等途径掌握行为改变技巧,有利于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信心的提升[9]。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住院、出院期间提供持续的药物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信心,帮助其认识到规范治疗和行为管理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按时复查。药师通过动机性方案、定期随访及微信群,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信息,掌握用药、饮食、康复锻炼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积极主动地解决血糖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血糖达标率[10]。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接受基于IMB 模型的药师干预,能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血糖控制效果,获得更高的血糖达标率。

猜你喜欢
达标率药师组间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