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山东日照 276800)
精神分裂症是当前临床上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精神类疾病,此病病程迁延,且一旦发病将会损伤患者的社会功能,继而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1]。通常情况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较轻,其社会功能损害相对较小,且病程比较短;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而临床上通常是采取长期药物治疗。但是,大部分患者往往无法坚持用药,尤其是出院后,其用药依从性将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对患者疾病的控制极为不利[2]。鉴于此,为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且促进其身体的康复,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家庭护理干预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家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86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3 例:男22 例,女21 例;年龄20~68 岁,平均年龄(47.21±8.32)岁;病程5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96±0.26)年。研究组43 例:男24 例,女19 例;年龄19~66 岁,平均年龄(48.23±9.04)岁;病程6 个月~3 年,平均病程(2.04±0.3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且属于首次发作;年龄在18 周岁以上;临床资料完整;均对此项研究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存在内分泌异常者;存在酒精或药物依赖者;存在行为紊乱或木僵者;存在药物或烟酒依赖者;存在严重自杀倾向或攻击性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研究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保证患者能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对患者的精神行为进行动态监测,以避免各种风险事件(如自残、伤人等)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说明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在患者病情恢复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家属以更正确的态度应对自身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同时做好自我调适;若患者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家属应及时予以关心、鼓励,以防止其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出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用药情况,并叮嘱其定期回院复诊。出院后随访时间持续1 年。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组建家庭护理小组:组建由经验丰富的护师作为主要成员的家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精神状态加以观察,且对其有无异常行为或情绪加以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填写风险程度评估表,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家庭护理方案。(2)家庭随访:医护人员可定期对患者展开各种形式的随访,如可通过上门、电话或微信随访,掌握患者的病情及生活状况,其中上门随访还通过面对面地与患者交流、互动,了解其心理防御状态,并对其开展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随访期间需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用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尤其需说明坚持用药的必要性,说明用药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对于用药依从性较差者,护理人员应叮嘱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患者能定时定量服用药物。患者出院后2 个月内,每间隔15 d 对其进行1 次随访,出院2 个月后,可将随访时间改成1 个月1 次,出院6 个月后,可将随访时间改成2 个月1 次;每次随访时间在1~2 h,需持续随访11 次。其中,前3 次上门随访,可加强患者及家属对严格遵医嘱用药的认识,反复强调坚持用药对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作用;此外,部分患者出院后往往会担心被他人歧视,继而产生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对此,随访人员需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再者,随访人员还应观察患者的生活环境,指导家属为患者营造有利于其疾病康复的环境,并告知家属如何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第4 次上门随访时,随访人员可邀请家庭成员一起召开一个座谈会,对患者近2 个月的用药情况及相关表现进行说明、分析,分析其中可能存在或已经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5~7 次上门随访时,随访人员应指导患者开展社交技能练习,告知其与他人交流的技巧,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娱乐活动,引导其多参与家庭劳动,培养自身独立生活的能力。在随访人员对患者进行指导时,家属应陪同,以便家属也能掌握相关知识,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正确引导。第8 次上门随访时,随访人员可询问家属患者近期身体状况,社交技能有无进步,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康复计划进行合理调整。随后2 次随访,随访人员的重点工作为在家属的协助下引导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送报纸。第11 次上门随访,随访人员可邀请患者的家属及其邻居一起开座谈会,讨论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同时对家属等开展有关精神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优化患者的生活环境,从而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整个随访持续1 年。
(1)通过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 年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激活性、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以及思维障碍五大类,共包含18 项,分值为18~126 分。患者得分越高,则其精神症状越严重。
(2)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 年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分别对三个方面内容展开评估,即心理社会(15 个条目)、精力/动机(7 个条目)、症状/副反应(8个条目),共包含30 个评估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0~4 分。患者得分愈高,则其生活质量愈差。
(3)对两组患者干预1 年后的用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直接咨询患者或看护人的方式,判定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若患者主动定时定量用药,或在看护人提醒下定时定量用药,即可判定为完全依从;若患者需看护人督促、监督用药,则可判定为部分依从;若患者不听劝说,拒绝服药或间断服药,则可判定为不依从。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干预前BPRS 中激活性、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以及思维障碍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1 年后BPRS中激活性、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以及思维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1 年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PR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BPR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两组干预前SQLS 评分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副反应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 年后SQLS 评分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副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干预1 年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QL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SQL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干预1 年后相比,#P<0.05
研究组干预1 年后依从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度比较[n(%)]
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遵医嘱对患者予以相应的治疗,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但是,该种护理方式仅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较好精神状态,控制病情的发展,患者一旦出院,其病情极有可能复发,继而影响疾病的康复[3]。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外界环境均存在易伤害性,但是,较好的家庭护理,获得家庭的支持,对提升患者的安全感、促进病情的恢复极为有利[4]。因此,为更好地控制病情,加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护理干预中,通过对患者出院前病情的评估,可为制定出院后的护理方案提供有力参考,使护理内容更为个性化与针对性[5-6]。此外,在出院后,需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掌握其病情变化,了解其精神状态,并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帮助患者消除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刺激因素,从而为疾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7]。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干预1 年后BPRS 中激活性、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以及思维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1 年后(P<0.05),该结果与寇双[8]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寇双研究中,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20 例患者出院12 个月后的BPRS 评分为(23.80±2.41)分,实施常规护理的20 例患者出院12 个月后的评分为(28.56±2.28)分,差异明显(P<0.05)。上述结果表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干预1 年后SQLS 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副反应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1 年后,证明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1 年后依从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表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不但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升用药依从性,同时可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