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康复运动对髌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2-08-10 11:20张德兵白洋杨友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髌骨分级膝关节

张德兵,白洋,杨友刚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1329)

髌骨骨折多由暴力冲击所致,可引起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甚至造成下肢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1-2]。临床针对髌骨骨折多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能够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骨折术后仍会存在关节僵硬、疼痛等情况,还需配合良好的康复治疗,以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而常规康复运动多依照康复流程进行,未能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化情况,导致部分患者康复效果欠佳[3-4]。分级康复运动是一种更为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充分考虑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运动安全性等,据此进行分级,并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分级康复运动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4 例髌骨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存在明确外伤史;符合髌骨骨折诊断标准;均接受内固定术治疗;首次骨折;意识、精神状态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骨折;为陈旧性骨折;存在神经血管损伤;存在凝血系统缺陷。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6 例;年龄27~68 岁,平均年龄(45.86±10.52)岁;体质量指数19.2~28.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8±1.86)kg/m2;骨折原因:11 例高处坠落,19 例交通事故,12 例意外摔倒;骨折至就诊时间1~5 d,平均骨折至就诊时间(2.42±0.45)d。观察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28~69 岁,平均年龄(45.92±10.57)岁;体质量指数19.4~28.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3±1.91)kg/m2;骨折原因:12 例高处坠落,20 例交通事故,10 例意外摔倒;骨折至就诊时间1~5 d,平均骨折至就诊时间(2.45±0.47)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运动。(1)术后1 d 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包括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3次为1 组,每日3 组;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反复5 次为1 组,每日3 组。(2)术后1 周指导患者进行拉伸腘绳肌等训练,增加关节活动度,需将脚跟置于40 cm 高平台上,保持与髋部平行,鞠躬向前下压,肩背部保持挺直,还需适当拉伸大腿后侧肌,每次锻炼1 min,连续3 次为1 组,每日3 组。(3)术后2~3 周开展侧卧位抬腿训练及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次练习2 min,10 次为1 组,每日3 组。(4)术后4 周开展直腿抬高练习,反复练习3 次为1 组,每日3 组。

观察组采取分级康复运动。(1)先综合评估患者术后情况,预评估术后康复情况,使用骨科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估表将患者分为3 个级别,其中得分30 分以下为Ⅰ级,30~70 分为Ⅱ级,71~100 分为Ⅲ级;Ⅰ级患者早期不适宜开展等长收缩训练,Ⅱ级患者需谨慎进行康复运动,Ⅲ级患者运动安全性高,可良好开展早期康复运动。(2)Ⅰ级患者:叮嘱患者以静养为主,可开展股四头肌低强度的等长收缩练习,待术后4~5 周复查软组织情况,若明显改善则可增加矢状面运动康复训练,每次练习30 min,运动后可冰敷,并可依据患者情况予以消肿止痛药物。Ⅱ级患者:术后即可开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反复5 次为1组,每天3 组;术后1 d~1 周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辅助主动活动等;术后1 周增加直腿抬高练习,术后2 周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3~5 周逐渐负重锻炼,并进行平衡训练、抗阻训练等;术后6 周可开展上下楼梯练习、步行锻炼等。Ⅲ级患者:术后即鼓励患者开展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取仰卧位,维持下肢立正姿势,缓慢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以下肢出现疲劳为宜,反复5 次为1 组,每日坚持3 组,并逐渐增加股外侧肌、髋关节、踝部等部位等长收缩练习,以及股四头肌收缩、抗阻练习和蹬墙面练习;术后1 周可开展负重、平衡练习;术后2~3 周可拄拐杖进行行走练习;术后4 周增加下蹲、负重行走练习;术后5 周可进行爬楼梯、抗阻力训练。

两组均持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于术后2 个月以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S)[5]评估膝关节恢复情况,85~100 分为优,70~84 分为良,60~69 分为可,59 分及以下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于术前及术后2 个月,以LKSS 评价两组膝关节功能,共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并以量角器测量膝关节活动度。

(3)于术前及术后2 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价两组疼痛情况,0~10 分,患者自行判断,得分越低表明疼痛越轻。

(4)于术前及术后2 个月,以Berg 平衡量表(BBS)[7]评价两组平衡能力,共56 分,得分越高表明平衡能力越好。

(5)统计两组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术前LKSS 评分、关节活动度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K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LKSS 评分、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2 两组LKSS 评分、关节活动度对比(±s)

2.3 两组VAS 评分及BBS 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VAS 评分及BBS 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 评分及BBS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VAS 评分及BBS 评分对比[(±s),分]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发生4 例切口感染,2 例深静脉血栓,2 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发生1 例切口感染,1 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43)。

3 讨论

髌骨为膝关节重要支撑部分,不仅能提高股四头肌力量,还具有负载弯曲力、牵张力等多种作用,一旦受到外力冲击,则可促使髌骨发生断裂,破坏髌骨完整性及连续性,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8-9]。内固定术为髌骨骨折重要治疗手段,不仅能恢复原有解剖结构,还可维持骨折复位稳定,便于术后康复。但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术后伴有活动限制,而活动量下降,易出现膝关节僵硬、肌肉挛缩等,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故术后需开展康复运动,以加快康复进程。

临床常规康复运动多按照流程进行一系列主动、被动训练,能增强下肢协调性及运动能力,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部位组织修复,改善膝关节功能[10]。但常规康复运动缺乏一定针对性,未能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训练,使得部分患者恢复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LK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术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分级康复运动能加快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减轻骨折部位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其原因为,分级康复运动依据骨科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对患者进行分级,更符合个体化原则,更好地满足患者康复需求,进而保障康复训练效果,有利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在分级康复运动中也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良好监测,依据当时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康复运动量,逐步过渡至主动训练、负重训练、抗阻力训练等,能更好锻炼下肢肌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有效滋养关节软组织,从而促进软组织、软骨等修复,提升平衡能力,增强膝关节功能。相较于常规康复运动,分级康复运动在开展前及开展过程中均进行评估、监测,可保证患者运动安全性,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二次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分级康复运动能加快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下肢平衡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髌骨分级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分级诊疗路难行?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