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的风雨历程

2022-08-10 08:34晓莉
金秋 2022年7期
关键词:斯诺谈话参考消息

※文/晓莉

《参考消息》是一张特殊报纸。几十年来,它以不同于一般报纸的独特报道内容和浓厚的参考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是中国拥有读者最多的日报之一。

《参考消息》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开国头几年,一直是仅供中共党政军领导干部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1956年冬,根据毛泽东的倡议,中共中央决定把它的订阅范围由“党内外高级领导干部”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的党内外干部”,计划将发行份数由原来的2000份增加到30—40万份。为适应发行量大增的形势,《参考消息》也由刊物型改成报纸型。

1958 年9 月,毛泽东指示:“要把《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全国的高等院校学生”。1964年6月,毛泽东在同外宾谈话中说:“《参考消息》的订阅范围,以后要逐步扩大,可以增加到50万份、80万份。只要纸张问题能够解决,做到每个公社、每个工厂都有一份,还可以发给个人。”“文革”开始后,《参考消息》的扩大发行一度受到影响。1970年夏初,毛泽东做出指示:要“把《参考消息》办好,扩大发行。”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经过认真研究和积极准备,决定从1970年8月1日起,将《参考消息》“扩大发行到工矿企业车间党支部,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解放军连队党支部,供广大干部和高等院校学生阅读。”之后,针对一些人对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非议,毛泽东说,《参考消息》可以贴到大街上的阅报栏内,让大家随便看。

1979年《参考消息》

▲最早铅印的《参考消息》现存中央档案馆,是1942年12月1日至1943年1月31日的合订本。

为什么要办《参考消息》并扩大它的发行量?毛泽东主席1957年初接连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国务会议和天津市党员干部会议上,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我们扩大发行《参考消息》,“人们会说,这是共产党、人民政府替帝国主义出钱办份报纸来骂共产党。是不是这样?看样子是这样。……(它登的)许多东西就是骂我们的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到锻炼。不要封锁起来,封锁起来反而危险。这一条我们跟苏联的做法不同……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毛主席特别指出:“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缺点,恰恰是对于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你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毛泽东还多次强调:“党内外都应受锻炼,应该见世面,要知道一点世界上的事情:敌人怎样骂我们,敌人家里的事情是怎样的。有人说这样会乱,不会乱的。”“让他们经常阅读《参考消息》,经常对比敌我两方面的宣传,让他们知道世界是复杂的,每个问题都有对立面,这样才能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受他们(指西方)的宣传影响,受帝国主义的影响而变成他们的人,我看也有可能变一二个。我们中国人多……变那么几个有什么要紧?”“是不是读了他(指蒋介石)的文章就要到台湾进他那个党呢?是不是有这个危险呢?我看没有这个危险。有那么几个人要进也可以嘛”。毛泽东的谈话、指示和批示,给《参考消息》做了明确定位,对这份特殊报纸的方针、任务和特色阐述得一清二楚,这是办好《参考消息》的理论基础。

周恩来为把《参考消息》办成毛泽东要求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也倾注了很多心血。《参考消息》长期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指导。“文革”前夕,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参考消息》的报道倾向性趋大,主要刊登赞扬我国的稿件,宣传色彩比较浓厚。针对这个苗头,周恩来1966年2月,接连两次提出批评:“《参考消息》倾向性太大。不能光登对中国好的反应,都是称赞的,也要适当登一些反面的东西,骂我们的东西”。1967年5月28日,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参考报喜不报忧”,指出:“敌人骂我们的话还是要登一些,不登一些骂我们的东西,群众、造反派就不能知道多方面的情况”。从1968年起,周恩来的指示、批示大为增多。据不完全的记载,1968年5次,1969年8次,1970年增加到15次,1971年多达24次,1972年达42次。这些指示、批示和谈话,突出强调要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比如1971年6月22日批示:“《参考消息》刊登外电,最好用原标题,让群众自己来判断不是更好吗?”1971年10月7日批示:“《参考消息》从今天起标题一概不要有倾向性,完全客观,毛主席说过多次。”

周恩来对《参考消息》的出版发行和版面编排也非常关心,并给予具体指导。1970年夏,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参考消息》扩大发行到基层党支部,这是改报以来扩大发行幅度最大的一次,整个工作是周恩来牵头进行的。1971年春,周恩来从政治着眼,提出并亲自指导《参考消息》对版面编排作了重大调整和改进。他指出:“《参考消息》编排有些问题,一个时期应一个重点……你们有时把重点打乱了,容易把人家对我们的反应插进去,例如卫星上天。这样不太好。大概是因为我们的同志喜欢听别人说我们好听的话,因此放在前面。今后一般把重点问题放在头版……至于对我们的反应,可以登在第四版。”版面按问题的重要性编排,对于纠正当时“参考”报道中反映出来的“以我为中心”“唯我独革”和“喜欢吹嘘”的思想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973年9月13日,周恩来在与法国总统蓬皮杜会谈时,详细地介绍了《参考消息》。周恩来说:《参考消息》“转载各个通讯社与世界大问题有关、与中国问题有关的稿件,不更改一个字,也不加评论。不是像其它国家那样……也许在标题上有倾向性,那是编辑加的。我们不赞成这样,要原封不动,让我们的人民自己去判断,培养其判断能力……”。

周恩来还非常重视而且非常善于发挥《参考消息》的特殊作用。1970年10月1日,周恩来特意安排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上天安门城楼并站在毛泽东身旁。这是向美国白宫发出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外交信号。之后,毛泽东、周恩来又先后会见斯诺,并分别同他作了长时间的、极为重要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内政、外交和国际局势等许多重大问题。斯诺征得我方同意后,先后在意大利《时代》周刊和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访华文章。新华社从1971年4月下旬起陆续收到意、美报刊发表的斯诺访华文章。《参考消息》则于5月2日在头版以整版篇幅刊出《我们同毛泽东谈了话》一文。5月下旬,中央召开全国外事工作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我跟斯诺的谈话,一次讲国内问题,一次讲国际问题,两个稿子可以发表,登在《参考消息》上。毛主席接见斯诺后,斯诺写了文章,在外国登了,全世界都读。我们把它摘要登在《参考消息》上。现在《参考消息》有四五百万份。如果不够,各省可以加印,加印100万份。各省如何分配,你们自己去计算。总之,各支部都要有《参考消息》。对照来看,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估计。”6月16日早晨6时半,通宵达旦工作尚未睡眠的周恩来写信给新华社参编部:“毛主席已批准你们16日起每隔一日发表斯诺的文章一篇。我把次序改变了一下,摘要文字,我均已看过。现将摘要本给你们退去,请予照此印发。第六篇已在6月7日(也就是上星期四,4544期)发表过,可不再发。其他除第一篇不再改外,如再要修改,当由外交部主管司章文晋通知你们。”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不指名地严厉批评了林彪一伙的行径,公开表示了对当时的“副统帅”的不满。如此重大的表态,毛泽东、周恩来决定首先由《参考消息》向全国披露,使这张特殊报纸承担了一项特殊的重大使命。

毛泽东在两次同斯诺的谈话中,关于中美关系谈得最多。他向斯诺谈了一些动向情况,并作了分析。毛泽东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来中国,并将高兴同他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披露后,尼克松很快作出反应,表示很想访问中国。在周恩来精心安排《参考消息》发表斯诺系列文章的同时,中美正通过秘密外交途径接洽和安排基辛格访华。《参考消息》6月27日登完斯诺访华文章的最后一篇不几天,基辛格就来亚洲访问,并于7月9日突然在巴基斯坦“失踪”,直到中美发表关于尼克松将访华的《公告》后,外界才恍然大悟。7月17日,周恩来批示:“《参考消息》对尼克松将访华的《公告》的反应登得太少。对《公告》的反应要大量报道,正面的,反面的,都要登。当天登不完,第二天可接着登。”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于2月27日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参考消息》对尼克松访华及“上海公报”的反应报道,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很好地贯彻了“及时、充分、客观、全面”的八字方针。在周恩来指挥下,《参考消息》在中美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中美关系的大门打开后,紧接着是中日关系正常化。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荣一上台就发表声明说,“日中邦交正常化时机正在成熟”,“我们要认真地谋求日中邦交正常化”。周恩来在及时作出回应的同时,指示《参考消息》刊登关于中日外交信息的报道。1972年7月8日,周恩来批示:“日本《朝日新闻》文章《准备响应复交谈判,周总理传话给田中》可登《参考消息》。”9月22日(田中访华前三天),周恩来又批示:“田中角荣同记者的谈话,今天登《参考消息》头版头条,横贯。”9月25日田中访华,周恩来在24日就批示:“田中访华的反应(日方、日在野党和各国的反应)不登报,一律登《参考消息》”。对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参考报道,周恩来经常给予指导和督促。他还把外报外电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章、评论,批示给《参考消息》报刊登(仅1972年就有30多篇),并对刊登的版面、位置、标题字体及字号大小都作了具体安排。

毛泽东、周恩来在采取重大战略行动时,把《参考消息》作为全局中的一个棋子来调动;在平时,则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使广大党内外同志经受锻炼的重要阵地。他们对《参考消息》每天必看。新华社的几位老领导在五六十年代曾目睹两位领袖手拿放大镜,或戴着老花镜吃力地阅看《参考消息》的情景。周总理在去世前3个多月,仍在病榻上仔细阅看了9月1日-4日《参考消息》连载的港刊文章《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并批示有关负责人:找王昆仑、屈武等对有关蔡省三的材料“进行分析”,“弄清真相”。在批语末了,周恩来连写了4个“托”字,从笔迹看,批语是颤颤抖抖写成的。据记载,这是周恩来最后一次在《参考消息》上写的批示,也是他利用《参考消息》指导工作的最后一次。毛泽东在临终的前一天(9月8日)下午,由于早已不能讲话,乃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比划,先伸出三个手指,随后又伸出两个手指。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那几天很关心日本政局,分析“三个手指”和“两个手指”会不会是指“三木”和“福田”,就问主席是不是要了解日本三木派和福田派的斗争情况?毛主席点头示是。于是工作人员就把《参考消息》上有关的报道读给毛泽东听,他老人家流露出满意的表情。

猜你喜欢
斯诺谈话参考消息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