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项多杰
[提要]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推进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是根本。本文遵循经验研究路径,以西藏B村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将该村的农业发展现状和效益以及农业在乡村产业意义上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概括,认为B村的农业实践困境有二:一是缺乏对现代农业和社会化农业的认识;二是内生性发展和外部市场乏力,制约了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内生性发展角度,力图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实现社会化农业、盘活乡村内外资源、培育乡村内生性力量、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来化解当前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困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西藏位于高原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后,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乡村发展后劲不足,尤其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乡村农业振兴,是当前西藏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它关乎农民福祉、关乎农村的长远发展。
乡村农业振兴的学理研究上,国内学者已经从产业振兴的总体框架、发展方向、实施思路等领域做了详细的研究,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陈锡文,2018年)[2]“特色化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姜长云,2018年)[3]、“城乡融合发展”(叶兴庆,2018年)[4]、“产业制度供给”(张照新,2018年)[5]等,也有西藏学者基于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对“农业综合开发”(禄树晖,2018)[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刘金龙等,2021年)[7]、“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杨阿维等,2021年)[8]等方面涉猎众多。总体上看以上研究内容多元、针对性强,既有宏观的战略解读,也有微观的理论分析。但是乡村农业作为研究个案的较为缺少,为了与宏观的战略和微观学理逻辑形成一种对话,笔者选择西藏农业区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的村庄,即B村作为田野点,通过农业区的个案研究,分析产业兴旺在乡村农业振兴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乡村产业及其盘活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路径,为广大西藏农业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经验参考。
B村位于日喀则“三县一区”①地带的江孜县,是“西藏粮仓”的集中地带之一,此县依托雅鲁藏布江最大支流年楚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势,开发了西藏最为重要的农业集中区。B村位于该县的西南部,是典型的人少地多的行政村,2020年全村共有104户,共计547人;行政组织上村一共分12个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农牧业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也有部分服务业。农业耕地面积达2343.7亩,人均耕地面积4.3亩②,年耕地率达99%,年粮食产量为158万斤;目前该村的草场总面积为10716亩,年末牲畜存栏为1464头(其中:羊516只、山羊227只、牛636头、马85匹)。该草场性质属于村集体共有性质,使用权分属于每户,草场补贴从每户实际占有面积中分拨③。服务业的类型多样,有村集体的合作社,也有个体合作社和兼营经济。总体上该村产业发展并不理想,没有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走出一条由市场机制、地理优势和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区域发展道路,因此梳理该村在农业振兴的实践困境,对于新时代背景下西藏乡村农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就B村的农业发展来看,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思路基本围绕农牧业和设施农业来开展,其中作为核心的是青稞农业、设施农业、合作社经济、服务业培育,这是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要求,也符合通过农业现代化来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目标。以下将对B村的农业发展现状和成效进行分析。
对于B村来说,农业发展中,青稞种植的占比非常高,从表(1)看,青稞种植在总耕地面积中,占比在60%以上。
表1 B村青稞种植面积在总耕种面积中的比例
虽然青稞耕地面积在总耕地面积中的占比高,但从表(2)来看其收益比重偏低。
表2 B村典型户总收入中的青稞种植收入比重
究其原因,青稞的收入比重与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效有所区别,需要用在地的生计功能进行分析,具体来说青稞生产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效益。当地农户通过政府机构的科技指导,播种“青稞2000”与“喜马拉雅22号”种子,由于此种子的增产收益较好,农户出售其种子来增加现金收入。另外,农户利用青稞的优质饲料喂养畜牲,将牧产品(大部分是酥油,牛肉自己使用)进行出售来提高收入,用牛所产的牛粪来解决冬春季取暖问题,部分也充当耕地肥料。
据村民B介绍:我家有26亩地,2019年,青稞种植20亩,每亩产出550斤,良种卖出4000斤,每斤3元的价格,总收入为12000元。主要种植喜马拉雅2000号,其种子产出较高,一亩地将近产550斤,但是作为口粮和饲草,质量差。如果不按良种来出售,一般种藏青2000号,其种子一亩地约产450斤,作为口粮其糌粑的口感较好,而且长得高,可以充当饲草。饲草料好,奶牛的产出就高,2019年,我家5头奶牛,共产出400斤酥油,一斤按37元买,共收入14800元。⑤
二是生活效益,青稞作为当地老百姓的主要口粮,一方面是青稞本身的特点⑥使然,另一方面是藏族老百姓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选择的结果。老百姓利用青稞进行深加工,酿造青稞酒来满足生活需求;也用青稞来满足日常的文化需求,如过年、过节举办的众多仪式均用到青稞糌粑等。
以此分析,青稞农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当地的生计和生活文化功能上。此功能在西藏农村中由来已久,其最主要的底层逻辑是“农为牧用,牧为农需”的需求关系,当地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保持此平衡度,试图利用一切内外资源,建立一个在地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此模式当地农户既可以享用天然的青稞,又可以吃到新鲜的酥油,又能满足文化的需求。所以青稞农业对于B村来说,其成效主要还是在当地的生计策略上,没有给该村带来更多的收益。
青稞农业稳定的情况下,政府主推设施农业,开始经营大棚种植。2004年,B村大面积建设大棚,当时共建25个,按照大棚的占亩量,每几户共同经营一个大棚,主要种植大白菜、小白菜、黄瓜、西红柿等,具体技术上由县政府负责派科技员指导,当地农户把蔬菜运到县城出售,发展初期大棚的种植效益较好,但是随着科技员的离开,大棚种植中途关闭,2007年大棚种植以失败而告终,也意味着B村的第一次尝试宣告终结。
2008年开始,B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即搞合作社。该村合作社经济发展进程中其主体分为两种;村集体和农户个体。调研了解,集体创办的合作社又分三种:一是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4月,合作社共计入股群众104户,共计104人,总投资186.7021万元(其中国家扶持资金66.0621万元;村民总共入股23.4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折旧97.24万元),该合作社是政府为了推动土地流转而建立的,因为B村大部分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政府为了补贴农民,提高土地流转意愿,为他们购置了农业器械,以便租给承包人来获取收入,但从表(3)看,其收益并不明显,因为农机合作社主要服务于本村,如果在后续的发展开拓周边村落,其发展后劲还是很足。
表3 B村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预算表
二是劳务派遣合作社,该合作社的成立主要是按照西藏自治区层面的政策安排,覆盖全区的一个发展举措,在全区范围内部分乡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B村的劳务派遣合作社没有具体实施内容,目前只扮演分配生态公益性岗位的角色。三是生态合作社,是县一级合作社,只在B村开办,目前只处于“名义上的”的合作社,没有实质的进展。
另外,B村也有两家个体的合作社,一是江孜县庄园农副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刚开始注册资金为5000元,没有股权划分,是该村个体经营的首家合作社,其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业(奶渣、酥油、糌粑等)。由于B村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带来较大的客流量,政府大力倡导组建农民合作社。据D某口述“起初,政府大力支持和倡导,又接近帕拉庄园,所以有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第一年经营较好,盈利1万余元,接下来的四年时间勉强经营,共收入2万元。”之后因负责人怀孕生子,主要精力放在家中,无暇照顾合作社的生意,收入逐年下降,加之2019年县政府要求规范经营农民合作社,制定规章制度,成立账户等,D某认为目前合作社盈利低,建立规章制度较为麻烦,因此决定注销合作社。这也意味着B村首家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宣告结束。二是优质民族家具加工农民合作社,是一家依靠传统技艺加工家具的个体合作社,目前来说经营良好,营利性收入达132700元。
总体而言,合作社经济发展能够适应B村的发展,现阶段主要是因为内外市场交困且乏力,很难发挥其优势,但是从下表(4)看来,未来的发展空间会很足。
表4 B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2020年上半年运营情况统计表
B村的总收入中,从下表(5)来看,农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并不是很高,而工资性收入占比相对比较高,这说明非农产业对B村的农牧民增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B村的非农产业中,除了个别的经商户和合作社的经营性收入之外,依靠生态性公益岗位和农牧业补贴收入的占比居高不下。
表5 B村典型户总收入中的非农产业比重
从上表看,B村的非农产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很高,这一方面说明B村的非农产业目前还未形成实质性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非农产业的依赖路径需要进行调整。另外,B村也有劳动力资源配置下的自我发展,如兼业经营,B村目前有12家小商店,其中8家商店属于兼业经营,从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看,收益虽不高,但起着重要作用。
案例一:
E某,今年63岁,家中共有10人,其中上有80岁的老人。儿子是村委会会计,两个女儿在商店帮忙,儿媳妇在耕种青稞,四个孙子在上学。耕地面积有27亩,其中青稞耕种面积为15亩。在1977年时,他就开始经商,那时没有固定的商铺。主要是将公家的商品带到乡村进行买卖,作为代商。1984年,江热区开建了四家公家商店,当时他被派到公家商店当销货员。月工资为20元。1987年,撤区并乡后,公家商店交给公司经营,一切收入归公司,商品由公司产销。那时的月工资100元。1990年,商店归江热乡政府所有,注册资金2万,剩下的资金,一年3000元归乡政府。2005年,注册资金交给乡政府,由乡政府自主经营,而且其商店的房租全免交给个人,那时一天的毛收入为700-800元,净收入96元,有时30元。现在商店的经营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但是依然种田,因为很多生活物质来源于耕地,而且机械化水平高了以后,减少了劳动成本,依然要进行耕种。
从这个案例来看,他们兼业经营的原因是家里的劳动力多,可以这样配置劳动力。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以后,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了,但对于他们来说,从事农牧业仍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农牧业的收益相对比较高,而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不多。
案例二:
F某,今年49岁,家中共有9口人,耕地面积为45亩,其中28亩用来播种青稞,具体产量为1亩600斤青稞,种植面积为6亩,产量为1亩550斤,豌豆和油菜种植面积为10亩,油菜一亩产量300斤。2019年,他们出售10000斤青稞,共计30000元。2000年开始经营了一家商店,那时裁缝和小商品共同经营,生意很好,一天500元的收入。现在村里商店多了,小商品出售收入有限,主要还是定做服装,经过20年的发展,有固定的客源,“氆氇”和“谐玛”订制的衣服较多。2019年,定制服装收入近30000元,小商品收入为10000元。种田收入和经营收入不相上下,但依然坚持种田,因为如果不种田,所需的日常物资要在市场上进行购买,支出较大,又因现在家里要养牲畜,没有牲畜就没有冬季牛肉、酥油和牛粪,如果没有牲畜,实际支出就会变多,裁缝店只是辅助收入的一种方式,主要还是依靠种田和养畜。
从这个案例看从事农牧业仍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农牧业的收益相对比较高,其原因也是B村没有实质性的非农产业导致的。
B村的外部商业投资较少。2020年,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开始跟日喀则市高原有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这家公司依托于日喀则市有利的地理优势、西藏青稞的主产区资源优势、“日喀则-世界青稞之乡”的地理影响优势,打造“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流域有机青稞带”的发展理念,在2019年率先实施了“日喀则市有机青稞集中连片种植项目”,得到了日喀则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机青稞种植基地也首先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正式落成。根据高原有机种植基地发展规划,现已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流转5.66万亩土地(流转期限20年)。其中,在B村涉及耕地流转面积为5000亩,每亩以1000元的流转费来结算,在这1000元中500元是实物,即是饲料形式交给老百姓,实际当地人收到的流转费一亩仅有500元,这点来看,当地人的收益量很小,目前来说此运作模式不是很成功。
从B村的农业发展中,不难看出该村整体产业的发展是国家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后,当地农户适应这一发展策略而摸索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产业发展模式。
其主要经验还是来自政策层面,具体来说,一是国家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和农业技术的力度,B村的农业收益虽低,但是相对稳定,且形成固定的生计模式。这跟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的。从1959年分产到户到建立人民公社集体耕种,直到1985再次分产到户以来,当地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大,在耕地平整项目、农业灌溉项目、安居工程项目、种子培育项目、农药化肥补贴项目,农业机械补贴、良种补贴等项目带动下,当地农户耕种其田,一方面降低投入成本和劳动成本,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现状。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整个年楚河流域较为明显,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间,不管是种子筛选、化肥使用、灌溉、收割都有科学规范的方法,而且设专门的科技特派员进行具体指导,另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B村的每一户都有剩余农机,完全满足其生产需求,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也有效提升了西藏农业现代化水平。
但是,从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而言,B村的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实践困境。
一是实施大量与农村发展无关的项目,如建设生态合作社,强拉外部资本,这些项目的初心虽然很好,但是实际效果不佳。二是发展重点不明确,产业设计不稳定,比如B村的设施农业,刚开始收益较为明显,但是随着技术员的离开没能继续而废弃,这也跟产业重点和设计的不稳定性有关。三是单纯依靠技术和机械使用率来提升农业现代化,其发展思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基础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以后,需要转变新的发展思路,在提升质的因素上多加考虑。
一是技术能人少,B村几次农业发展做出的“新尝试”,几乎以“人才流失”而半途夭折,2000年的设施农业项目大棚种植、合作社经济等,均与内部人才和内生性力量弱有关系。再加上B村所处的自然资源条件差、农村产业经济效益低、集体经济薄弱,有效盘活集体资源的难度更大。另外,B村的集体经济和兼营经济目前的态势很好,但大部分集体经济和兼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实施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等也主要是靠政府相关部门推动和监督管理,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并未有效发挥作用,缺乏合作社经营人才和流动的市场性人才。
气候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要想整体提高农业系统抗灾能力,应对气候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保证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利用气候资源的同时,也要对气候资源加以保护,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
一是县内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带动就业、收入的能力较弱,且不能打造比农牧业更能满足当地农户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产业。加之西藏本地市场缺乏活力,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上提高收入的能力有限,无法提供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也不能全产业链上建立农牧业产业加工企业与种植户的纵向联系渠道,制约了当地农户进入市场环境的机会。二是当前西藏及其全国各地,受经济转型、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双放缓”,财政收入不可能像原来那样高速增长,依靠政府的大量补贴来增加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受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求,鲜明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目标。B村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乡村产业的实践困境,既是优势,又是巨大挑战。优势是农业高质高效上已经打下了基础,挑战是“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遇到产业固定化的影响。所以对B村而言仅仅在农业上实现以上目标是艰难的。它除了政策因素外,还有海拔、气候、土壤等的制约,仅靠农业是不足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较大改善的。纵观其他省份的发展,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发展农业来实现巨大目标是不现实的,而且跟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上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再说,发达国家即使实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即便政府对农民有高额的经济补助措施,农民的收入也赶不上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收入,所以依靠农业让农民富裕和实现B村的农村现代化是很困难的,必须考虑各种发展要素问题。
江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从B村的发展经验来看,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且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虽然该村的大棚种植目前已废弃,但从该村位于江孜县郊区的区位优势来看,该村很容易与县域市场搭建好平台,只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蔬菜的自给量和市场供给量来提高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以此为基础打造和建立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配套衔接完整的产业链条,从纯粹的产品购销合作转变为融合多元的农业生产要素,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是完全可能的。二是大力发展社会化农业。目前产业发展的困境是政策引导为主,乡村参与为辅,使得社会上的力量很难进入,B村完全有能力引进多方力量参与,优势互补,弥补个体经营的局限性或不足,增强和优化农业发展的条件,拓展农业的潜力与功能,共担农业发展的成本与风险,共享收益与价值。三是注意发挥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政府要加强对以农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在产业链的环节中打造自己的特色优势,而这些具体的产业特色及优势的打造,鉴于农民的弱势性,需要政府搭建市场和交易平台来实现,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产业组织形式,以此搭建新的利益共享机制。
B村依赖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为养牧、牧为养人”的传统的生计依赖,这也是目前来说较为稳定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满足收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在未来的发展中,依然把这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基础,这也是“乡村宜居宜业”的要求。但是具体发展上,培育新的产业力量是关键,由于B村的非农产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不具有可持续性,对未来的产业选择上不能产生借鉴意义。但是从B村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一是需要大力发展有潜力的合作社经济,依托B村的历史文化背景,盘活农民手中的资产和当地优势资源,如B村依托江孜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旧“帕拉庄园”及连片的贵族庄园,以合作社的方式,大力发展旅游集体经济,并鼓励当地乡村的兼营力量进入,在大的集体经济运营下多力量共同参与发展,改变集体经济的薄弱环节,盘活农村资源。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兼营经济,从B村现有的乡村发展基础上看,农村兼营经济是一种发展方向,政府在产业扶持时,让其率先进入市场,优先为他们搭建实质性平台,提供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其发展的先导作用。
一是培养技术能人,大力培育设施农业和社会化农业的技术能人,让B 村在蔬菜大棚种植、经济作物种植上加快步伐,早日接轨市场。二是培养合作社管理人才和市场性流动的管理人才,B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缺乏管理人才,建立合作社管理的市场性人才进入农村机制,同时建立农村有愿望学习管理的人进入市场机制。三是寻求内生力量与外来力量之间的关系与平衡,培育内生力量,警惕一些外来资本力量的圈地、独享和破坏参与,这些外来力量需要有进入的伦理,这个伦理不仅是承认村民的主体性地位,更要帮助村民培育共同参与的机制,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内生活力。这样的进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各方平衡发展和长久共赢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日益呈现多元化,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生产格局已经被打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农产业成为农民的主要来源,对于B村来说,一是健全非农就业体系,提供就业保障,该村非农就业量少,主要是市场进入机制较差,对于这种情况,就业保障部门应当联合当地政府或村支部与已就业群体签订相关劳务合同,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途径。二是推动相应的扶持政策,提升乡村群体的就业水准,同时也可以拟定能够增进乡村充分就业的产业政策,积极拓展就业工作岗位。三是动员社会组织力量,增加就业方式,如可以结合乡镇政府一月公示一次适合非农就业的工作讯息,建立就业信息公众号,普及就业搜索的方式,加速非农就业信息交流和传达,让其获得更多非农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方式。另外,也可以进行培训,对农户的就业观念、就业技能、素质培养、法律维权意识等进行重点培训。
总之,B村的农业实践困境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多要素组合的结果。如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能够认识和平衡这些要素,B村离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目标将不再遥远。
①分别为康马县、江孜县、白朗县、桑珠孜区。
②以上数据来自2020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调研组在江孜县B村的100户全样本调查数据。
③以上数据来自2020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调研组在江孜县B村的100户全样本调查数据。
④选取B村的“典型户”来说明其青稞收入在B村的总收入中所占之比重。
⑤对该村村民B的深度访谈。
⑥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作物,俗称[H.vulgar(L.)],是青藏高原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作物,西藏本土适宜种植的特种作物。主要特点为生育期短、耐寒、耐旱、抗逆性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