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也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国家认同。”[1]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特殊文化产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完善国家认同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研究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首先需要了解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内容维度及教育价值。
国家认同是个体在确认自己具有某一国家的身份资格后,认可和悦纳该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价值系统等,进而形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行为倾向。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情感和精神信仰,是维护国家合法性和完整性的基础[2]。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个体对自己隶属的政治组织的领袖精英、政策信仰等产生的思想情感上的归属感和依附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设置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等任务群,目的是“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3]28。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编写了多个单元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选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深化对我国政治主体、政治规范和政治意识等的认同。
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国民对国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的热爱和践行。教材中的选文,除外国文学作品外,都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3]21。
三是历史认同。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决定了语文学科能够承担起历史认同的重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歌颂历史人物、记录历史事件的选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自己拥有共同的文化特质,进而唤醒和激发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历史使命感。
四是地理认同。地理认同是国民在认知和赞美本国领土内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不容侵犯的意识和情感。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对祖国名山大川的歌颂、对江河湖海的赞美、对战争遗址的凭吊、对名人故居的记叙等。这些文章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爱国主义精神。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是塑造和强化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媒介,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化价值。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信息和核心价值,能够教化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种教化作用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中介,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知身份,理解责任,进而在个体价值和国家价值的坐标系中,找准个人未来发展的参照点[4],激活“超我”的价值意识。
二是濡化价值。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那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能够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和力量,渗透作用于学生的观念行为、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完成角色定位和行为转化。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濡化作用,是教材教化功能的延续,也是提升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是催化价值。催化即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因教育教学而产生加速作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系统、助读系统和栏目系统均有机渗透了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认同元素,力求在语言品读和文化悦纳中升华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教材中的国家认同元素,需要教师这一“催化者”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速国家认同在学生精神成长中的作用[4]。
政治、文化、历史、地理四个维度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以显性直陈或隐性渗透的方式呈现于教材的各个角落。
选文是教材的内容要素,对夯实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助读系统和栏目系统是教材的形式要素,它们能够助力选文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教材形式要素中的插图,展示了多元的国家认同观念。例如,《赤壁赋》一文中插入的金朝武元直作的《赤壁图》、《师说》一文中插入的南宋版画《杏坛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插入的毛泽东肖像等,均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认同我国的文化、地理、历史和政治,增强民族自豪感。此外,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家乡的文化生活”“逻辑的力量”等专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思辨交流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国家认同感。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5]。“人文主题”是按照课文的体裁、题材、内容等特点进行单元编排,构成教材的显性主线。语文要素是将语文训练要点有机渗透到单元的各个角落,从而构成教材的隐性脉络[6]。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于一显一隐中自然渗透到教材的各个板块。例如,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古诗词可以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7]57,是用直陈的方式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教材在“学习提示”中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政治历史,在“整本书阅读”中通过活动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等,则是用隐性方式渗透国家认同的各项因子。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体现出四个基本导向:
首先,崇尚领袖、英雄,强化政治认同。教材中编选了与政治主体、政治规范和革命文化有关的课文,如《沁园春·长沙》《反对党八股》《百合花》等。这些课文,或抒发了领袖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或展示了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事业奋不顾身的事迹。它们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陶冶性情,坚定政治理想。
其次,弘扬思想精华,促进文化认同。教材中的文化因子涉及面广、跨度大,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华夏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夯实国家共同体的根基奠定坚实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教材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一种文化类型,其所传递的仁义孝悌、克己奉公、诚信友善等思想美德,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仰。
再次,感悟先贤精神,植根历史认同。教材中的历史认同教育内容,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歌颂,又有对历史事件的记叙。如《屈原列传》《苏武传》《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课文,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感受历史人物高洁忠贞的志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而激起学生献身国家建设事业的情感。
最后,描写锦绣河山,培育地理认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入选了多篇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如《念奴娇·过洞庭》《登泰山记》等;还有多篇涉及名胜古迹的课文,如《登岳阳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这些课文能够让学生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感受古人缔造的不朽物质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国家领土不容侵犯的意识。
厚植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教师系统思考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运用。
国家认同类文本在教材中有单篇呈现和单元集中编排两种方式。单篇课文对国家认同元素的融入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特定主题有侧重地认同某个方面。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主要表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和对党的工作路线的肯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向政治方面适当倾斜,又要兼顾文章的语言因素和文学特质,因而教学目标可落实到“理解课文中成语、俗语、对联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在反复诵读中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另一种是选文中蕴含着多种类型的认同内容。例如,《长征胜利万岁》一文融合了四项认同元素,形成了国家认同的强大合力。对于这类选文,教师在备课时可根据文本的突出主旨确认认同元素归属,并连带生发其他认同内容。具体到本文,教学目标就可制定为“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现实价值;传承革命文化,体悟人道主义精神”。
单元编排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呈现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主要方式。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单元目标,又要小处着手,将大单元目标分解到每篇课文中。例如,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作如下设计(见表1)。
教材各板块都渗透了国家认同的元素,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和作者情感。例如,在教学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有效利用注释、插图、学习提示以及课外资料等资源,让学生对地坛这一人文景观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地坛这样一个宏大的场域与“我”发生了怎样的关联?“我”在地坛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引导学生在探讨交流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在文字张力中感受母爱的深沉,增进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孝文化的理解。
表1.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多以单元为单位集中编排,整个单元从单元导语到学习提示,再到单元研习任务,形成了一个具有同质性的“类资源包”。例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收录了《<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等6 篇课文。“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知识短文”中引用了柳诒征《中国文化史》对《老子》一书的评价、萧统和吕思勉对“诸子之文”的评价以及《礼记·中庸》中的经典语句。对于这样的单元,教师要有统整意识,采取课文与链接、单元研习任务相勾连的方式,实现各板块内容的有机联动[8],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体会诸子思想对修身养性的意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升国家认同教育的效果。
运用拓展阅读法,促进政治认同。深入研读单元课文并从中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再围绕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是政治认同教育常用的教学策略[9]。例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5 篇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共同呈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奋进的精神印记。教学时,教师可以“革命文化作品的当下意义”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毛泽东著作选读》《七律·长征》,或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材料和焦裕禄的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认知循环中感受作品厚重的革命豪情,促进政治认同。
运用整合细读法,深化文化认同。深入分析单元内语文要素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将单元统整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对单元国家认同主题进行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3 篇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均是作家用文字记录与说明人类文明的文本,由此可将单元主题确定为“文明的足迹”。在这个任务的引领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足迹中体现着怎样的文明?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文明的?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探寻身边文明”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细读文本的积极性,在多元化的言语实践中,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0]。
运用对话反思法,促进历史认同。对于单篇课文,教师可运用对话反思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思辨的学习情境。例如,学习《屈原列传》一文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文章如何体现屈原的“志”?司马迁“悲”的依据是什么?屈原是怎样的“人”[11]?这三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为学生构建深度对话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复现历史场景,还原历史真实,从而理解屈原形象,促进历史认同。
运用情境体验法,强化地理认同。围绕单元主题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学习情境,能有效消除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以“山川美景”为主题的散文单元,教师可安排研学旅行,带领学生到大山中认识和发现美。在学生对美有了感性认知后,再带领学生品读课文,在朗读梳理中感受景物描写的形象美和文字的情感力量。最后通过微写作等方式表达美,深化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认知。在这个情境体验活动中,学生对中华民族独特细腻、深沉厚重的审美心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地理认同感也在寻美之旅中得到了激活和强化。
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自觉践行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教师还需要及时客观地评价教学活动。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质等进行及时诊断和反馈,以调控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例如,教学《苏武传》一文,教师可通过评价学生的朗读,增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通过评价学生对苏武形象的认知和《苏武牧羊图》的赏析,考查学生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通过评价学生对课文注释的利用,强化学生对文中涉及的政治文化和地理元素等的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的课堂评价,既符合国家认同内涵丰富的特点,又能够在鉴赏探究中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例如,教学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的文化生活”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是否积极主动”“对家乡文化建设提出的建议是否可行”[7]73-74等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意志品格,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以身体“道”,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
差异性评价。国家认同元素是多元的,学生的解读也是多样的,因而评价也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解读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师可在准确掌握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与课标精神相符的评价体系。通过差异性评价,激活学生对作品中渗透的家国情怀的认同,让学生在精神启迪和思想濡染中形成文化自觉,进而将国家认同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