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贵
摘 要 当前的新闻教学过度重视新闻文体相关知识的讲授,在《消息二则》中凸显了条分缕析式课堂呈现出的同质化畸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信心”作为首要核心素养,指引了《消息二则》这一革命题材作品教学要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下增进学生的“自信力”,即要在回望革命时期的波澜浩瀚中,强化青少年一代敢于进取的锐意和勇于进取的气魄。
关键词 《消息二则》 新闻教学 文化自信
当前,青少年一代流行“躺平”,就是表现为主体内心对待任何反应都毫无波澜,不做反抗、不做争取、甘心顺从。“躺平”看似是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其实也有十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群体中不潜心学问、不了解历史、不关注现实,缺乏思辨力、缺乏行动力、缺乏争取心。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从时代背景、物质环境以及文化氛围这三个方面进行审视,即当代青少年一代缺乏努力奋斗才能获取美好生活的体验、缺乏对艰苦历史重温时忆苦思甜的感受、缺乏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自信力。
新闻作为一种具备简明扼要、准确真实、叙述评议等特征的重要文体,其教学的意义绝不能仅停留在讲授新闻常识、新闻组成部分、新闻文体写法等学科本位层面,更为关键地是要发挥革命时期新闻的道德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文字中充分了解历史跌宕的波澜、在叙述之间感知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在文章整体之上生发更切乎自我感动的精神涵养的荣誉感、责任心、自信心。《消息二则》的教学就是要在回望革命时期的波澜浩瀚中,强化青少年一代敢于进取的锐意和勇于进取的气魄。从教学来看,首先应该端正态度做好《消息二则》教材研读的深入和新颖;其次是要借助文章语言搭建更为真实的情境以促进跨时空的视域融合,让学生更立体真切地感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壮阔图景;第三要基于情境展开多视域融合,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展开多元的探视和回顾,能够基于文本生成“豪迈”“激扬”等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最后,应该引导学生在总结千头万绪的“感动”,而归纳得出理性层面上“追求革命解放的伟大精神”之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锐意进取的勇气。
在新闻教学的实践中可以总结以下三个现象:首先,新闻相对于小说、散文等文体来说篇目较少,教师进行新闻教学时缺乏经验,惯于机械模仿名师课例,缺乏有关学情的具体适切性;其次,新闻的篇幅相对于其他白话文作品而言较短,教师进行新闻教学时容易走偏,教学脱离文本而着重拓展和补充文学常识等内容;第三,新闻教学囿于其在教材中篇目较为“稀有”而产生的“新颖性”特征,教师往往抓住文体知识不放,或以文体知识为纲,笼络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内容事迹、时间线程等繁琐环节,或以文体知识为目,缺乏以“立德树人”贯穿整堂课的深刻主题,从而显露出了其中“浅”与“俗”的问题。
新闻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对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把握缺少科学依据,对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方向把握存在不同程度脱离革命时代背景和革命文化深厚土壤的问题。构建异质课堂,就是要把“文化自信”作为明确指向;就是要重视“文化自信”素养指向下的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就是要通过解读与鉴赏文本,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核心素养指向下《消息二则》构建异质课堂可以通过鉴赏文章中数字背后的军事力量对比、精神意志面貌对比、对阵态势对比,分析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有准确的日期标注,有“大约”一类修饰词使用的必要性,有我军“二十四小时”突破和敌军“经营防线三个半月”的鲜明对比。在鉴赏“数字之法”中把握新闻写作的用词准确性、情境描绘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构建异质课堂还可以分析“修饰词”的情感色彩,在含有不同情感的词汇比照中感知新闻写作的立场,体会解放军南渡长江的威武和雄壯。比如“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英雄式的战斗”和“国民党反动派”“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对比间,一种豪迈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在“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的指向下,无论是以何种角度与方法设计《消息二则》教学,将皆以存正学生的“自信心”为育人主旨。《消息二则》被选入教材中的意图也是要在读者或学生间,在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中,生发当代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续写锐意进取的当代之歌。总的来说,《消息二则》作为革命时期新闻文体作品,应当充分发挥它存在的价值意义,势必要以一种“创新性”的态度设计教学,以“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为指向,以存正学生的“自信心”为育人主旨,唤醒学生的真实感动。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使得学生通过文本了解解放战争的真实史况,在新闻报道的“现场”立体地感受解放军横渡长江、斗志昂扬的波澜图景,在和平年代通过语言和言语生成对于当时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的共情。
回望波澜图景是基于新闻文体特点进行“创境”。《消息二则》绘制的图景在学生想象力有限范围内可被感受到,这有赖于新闻中对事件、时间、地点、演进路径的准确描述。在《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学生不难找到时间词“二十二日二时”“二十一日”等,不难找到地点词“长江前线”“芜湖、安庆”等,不难找到事件演进词“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向……进击”等。学生可以通过事件、时间、地点自主梳理“解放军南渡长江”战事的过程,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十万解放军南渡长江时的壮阔波澜。
复活就是融合视域借助语言生成对“艰苦”的共情心。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经历多少艰难险阻才成就数十万大军浩荡渡江的局面?我们要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将自我与解放军普通战士在情境、身份视域融合的基础上产生共情,体会“普通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一种共情心。
在创境共情的基础上,教学《消息二则》要注重培养主体间的“认同”,那么势必要通过时间、空间、自我意识三个方面的视域融合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
时间、空间上视域融合,是主体间“认同”的客观基础。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主体,解放军战士是《消息二则》中的关键主体,如果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实“文化自信”,就必须深度联系二者。视域融合在教学《消息二则》中,首先应当设置“活动探究”:“二十二日二时,我在(地点、事件、行为)”。这样通过活动、言语实践让学生在某时间某空间里,生发具体和真实的感动,增进对解放军战士英勇奋战的“认同”。
在自我意识上视域融合,是主体间“认同”的理性审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在自我意识上进行视域融合,必须在充分赏析《消息二则》文本的基础上考虑自我内心的主体之思。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了解当时敌我双方的实际力量对比;在“自我体验”层面,学生要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感受当时的革命形式;在“自我调节”层面,学生要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积极克服畏难的情绪而自信、勇敢、坚毅。主体间的共情是基于事实的合理性审视,因此学生能够产生对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认同。
解放军南渡长江能以破竹之势摧毁敌军经营了三个月的驻防工事,解放军南渡长江能以迅雷之势在二十个小时间渡江七十万人;解放军南渡长江能凭借英勇之精神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这是一场军事实力的比照,更是敌我双方英勇进取之精神的较量。胜利的取得,究其本质是源自对解放的期盼、对民主的憧憬以及对信仰的坚定,这些优秀的品质凝聚在一起形成了高尚的“革命精神”,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是武装学生头脑采取行动、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力量源泉。
[作者通联: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